探究林业种苗容器育苗技术

2020-01-07 14:03严成正
种子科技 2020年22期
关键词:种苗林业

严成正

摘    要:采用容器育苗技术落实林业种苗培育工作,其不仅能够获得较为顺利的过程,还可保证育苗效果。但是,该技术操作过程中的重点较多,需要得到技术操作人员的科学配置与细节把控,例如苗圃地选择、育苗容器配置、育苗基质调配、播种催芽操作、育苗技术操作等,每个步骤都有很多要点需要重视,为保证获得更好的培育效果,技术人员应依据树种的种类科学调配操作。

关键词:林业;种苗;容器育苗技术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林业育苗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容器育苗属于最为常见且能够获得较好培育效果的树种育苗方式,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缩短育苗期,还不需要配置较大面积的场地,以保证苗木成活率。与其他育苗方式相比,该技术成本较低,可有效节约资源,并对林业种苗的质量进行水平提升。技术人员在明确了技术操作标准与规范后,还应对技术的操作环境进行综合考量,保证技术使用效果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1   苗圃地选择

在对苗圃地进行选择时,首先要考虑土质、交通、光照等因素,保证这些环境条件满足要求。例如,选择接近水源的区域作为苗圃地,节省浇灌苗圃时所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同时,还要保证种植区域平坦,拥有良好的排水布局规划,具备向阳、通风的條件,防止出现阴雨天气时长期的降水不会滞留在苗圃地内,给种植的种苗容器带来渍涝为害,降低种苗成活率。与此同时,需精确控制坡度,不得低于或高于5°,过高或过低都可能会影响种苗的生长[1]。还应保证苗圃地尽量靠近造林地,如此可以保证苗木在运输过程中不需要经历过多的颠簸,防止苗木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同时,为了加速苗圃地中的种苗生长效率,技术人员还必须配合塑料大棚,营造出良好的培育环境。在需要的情况下,还可搭建扦插床,为树苗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进而获得更高的树苗成活率。

2   育苗容器配置

在配置育苗容器时,技术人员应依据树种、品性、大小等影响科学选择容器的大小与种类。通常情况下,可选择的容器分为泥质、土质、薄膜、无纺布等类别,同时可以依据树木的大小进行规格定制。通常情况下,泥质种苗容器制作原料为土壤,借助黏稠剂,将磷肥、砂纸、土粘合在一起,这些纸一般为蜂窝状,目的是获得更好的透气效果。同时,为了获得更好的包裹效果,薄膜容器还会在内壁贴上塑料薄膜,并将容器底部进行打孔处理,保证种苗根部的呼吸和生长,及时排出滞留在容器中的水分。

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容器育苗技术同样获得了较大进步,无纺布材质的育苗容器开始成为容器育苗技术的主要物质载体。此技术不仅能够获得更好的透气效果,还具备较强的可降解性,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较大为害。与其他容器育苗技术相比,其较强的溶水、溶土功能保证了资源的可循环利用,同时,在将容器内的种苗移植到树木种植区域中时,种植人员不需要将容器扯掉,可直接带着容器开展定植工作,节约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2]。同时,还可间接保证苗木的成活率。无纱布容器为机械制作并进行量产,厚度大约0.5 mm,不仅结实耐用,还可根据种苗的苗龄进行制作规格上的调整,高度或是直径都可缩放。1年生苗木直径在40 mm左右,高度大约为100 mm,此时,技术人员可直接使用直径和高度在150 mm左右的无纺布容器进行培育。将容器苗袋放入挖好的土穴中(土穴深度大于容器),且土穴不能太过密集,防止出现影响苗木生长空间的情况,影响苗木的后期生长速率。同时,技术人员要依据苗木的实际生长需求进行水分与肥料的施用。

3   保证育苗基质适宜

科学的育苗机制能够保证种苗的需求得到全面满足,获得更高的成活率。因此,种植人员首先要依据苗木的生长特性来选择适宜的基质成分,保证容器育苗的技术优点能够全效发挥。如果基质不符合苗木生长特性,不仅无法全面提供苗木生长过程需要的营养物质,同时当各类元素比例不合理或基质受到污染时,还可能衍生出其他问题,如烂根、死苗等,导致种植农户需承受较大的经济效益损失。在对基质进行调配时,可选择的材料类别包括生黄土、锯木屑、树皮粉、禽畜粪便等,与此同时,还可依据树木种苗的种类以及实际生长需要配合适量的珍珠岩、泥炭等物质,以提升土质的透气、透水性能[3]。

为了获得更好的育苗效果与种植效果,树木种植农户通常会选择本地较为常见的树种,这些树种能够有效适应周边的自然土壤环境。因此,在配制基质材料时,尽量使用移栽地的土壤,不仅获取成本低,同时,可不限量供应。然后根据实际需要配制其他生长基质,保证容器土壤中不含有病菌或虫卵,防止病虫害影响种苗的培育效果。精确控制每个容器内的土壤量,保证具备良好的透气性与透水性。还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基肥施用,最好的基肥为有机肥料,必要的情况下,还可对应一些无机肥以获得更好的养料供应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有机肥,必须保证这些有机肥料已经得到充分的腐熟,不含有病菌或虫卵,同时不会对种苗的根部产生伤害。有机肥要先与基质进行混合,拌匀后,采用地膜加盖的方式闷盖发酵,时长至少达到96 h。有机肥料腐殖度的指标是开膜后无明显臭味。将基质调配好后,为了防止出现酸碱度不均衡的情况,还可在基质中掺杂适量的硫酸亚铁,调整酸碱度,并间接起到抑菌杀菌的效果。最后,要保证基质具备一定指数的含水量,如果在拌合过程中发现机制水分不足、湿度不达标时,技术人员应采用喷施水分的方式增加湿度,而后再将基质填充到容器内并适当压实。

4   科学播种催芽

为了有效保证种子发芽率,技术人员还可在播种催芽的过程中配合使用5%的高锰酸钾溶液,提前对种子进行浸泡消毒,浸泡时间必须达到5 min,保证种子表面的细菌已经被充分消除。同时,在确定种子的播种期和播种量时,应依据种子类型、生长特性、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等各种影响因素科学对应,防止任何一个细小的条件被忽略而致使后期的培育过程中出现烂种问题。

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播种,种子播种完毕后还需进行覆土操作,保证所有种子都被完整地覆盖上,以不存在种子裸露情形为准。而后进入到催芽阶段,当土壤水分、温度条件達到标准时,种子才会开始萌发,这个过程中不排除种子若处在休眠期,则会出现迟迟不萌发的情况。此时,技术人员可以借助科学手段,打破种子的休眠期,促使种子尽快发芽[4]。例如,可以将种子浸泡在70 ℃的草木灰水中,并在水温冷却后捞出种子,然后将种子表面的油脂蜡质进行去除。最后,使用清水冲洗,再进行催芽。如果栽种的树种是银杏这类发芽慢、生长期长的树种,为获得更好的催芽效果,技术员可以选择层积催芽法进行催芽,将湿沙和银杏树种以3∶1的比例进行混合,并分层储存在5 ℃以下、0 ℃以上的低温坑洞环境中,可在坑底进行河卵石铺设,并在距离坑沿20 cm的位置停止放种。通过该方法进行银杏树种的催芽时,相关操作技术人员必须对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进行动态性掌控,以防止种子出现霉烂的情况。

5   控制好育苗技术

为了获得更好的育苗效果,提升树种的木质化程度,技术操作人员应依据树种类型配合适宜的培育方式。例如小颗粒苗木种质可使用秧苗移栽法,以获得更好的培育效果,采用3~5片真叶期移栽方式,获得较好的成活率;中颗粒苗木种质可选择芽苗移栽或催芽直播;大颗种子使用催芽直播法,其不仅操作简单,还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成活率。

在操作容器育苗技术时,技术人员必须保证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催芽效果,同时撤除覆土后,为了防止高温与阳光直射损伤到树种的芽苗,技术人员还应该采用搭建遮阴棚的方式遮挡阳光,重视育苗容器中的水分,获得良好的保水效果。技术人员应依据容器育苗区域的实际降水情况以及植物生长特性选择适宜的保水方法,如喷灌或滴灌等。与此同时,基质装入容器之前就应达到相应的湿度,同时具备一定的保水性。所以在培育期间,可直接根据树种的生长情况定期浇水,树种移栽之前必须及时补充水分,同时,补充养分采用可溶性水肥,提高苗木的木质化程度,增强树种的生命活性。

育苗和育苗工作结束后,技术人员应依据苗木的生长习性进行整地造林,在整地造林过程中,保证对应的整地造林时间更加科学。通常情况下,我国北方地区会选择在5—6月落实整地造林工作。同时,工作落实过程中会精确控制树木移栽的洞穴尺寸,并配合科学的施肥、浇水操作,保证移栽树木的成活率。

6   结语

容器育苗在提高种子发芽率、提升育苗质量方面体现出极大的技术优势。同时,该项技术的普及应用使林业育苗更加科学化,更有利于提升营林水平。因此,科研推广人员务必要不断创新技术,体现更广阔的技术优势,以推进林业育苗技术的进步发展,激发林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 1 ] 徐华.关于林业种苗容器育苗技术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9(11).

[ 2 ] 崔磊.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与发展探讨[J].中国林业产业,2017(2).

[ 3 ] 艾尼·托乎提.试论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与发展[J].新农业,2020(8).

[ 4 ] 贾树龙.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与发展[J].种子科技,2019(2).

猜你喜欢
种苗林业
固本清源 种苗当先
林木种苗行业发展现状及管理措施探讨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运用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浅谈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
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的影响
land produces
浅谈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
苗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