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

2020-01-07 14:03王小芳车宗彩
种子科技 2020年22期
关键词:育苗管理技术栽培

王小芳 车宗彩

摘    要: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使得各行各业都在重视发展的过程中加强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林业是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渠道。但是,一些传统的育苗栽培技术和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及未来的营林造林需求。所以,我国林业部门更应加强对林业育苗栽培技术的重视程度,结合经验细化育苗栽培管理技术,加强对于新型育苗技术和方法的研究,以技术驱动林业产业向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

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项重要问题,过去,我国很多地区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保护措施不足,造成了较严重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导致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愈加严重,对地方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都构成了较大威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提出了绿色发展政策并得到了全国各地的积极响应,开始针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重建。在此过程中,林业产业一直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其中,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成为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通过阐述在林业发展中应用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主要内容,为促进我国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1   选种及种子处理

1.1   树种选择

在林业育苗栽培管理工作中,树种的选择是开展林业育苗栽培管理工作的基础,需要通过制定严格的树种选择质量标准和要求,提升林地的整体质量,也对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选择的过程中,首先,生存能力是选择树种的首要标准;其次,还要按照乔木和灌木相结合的原则,使林地整体高低一致,同时选择针叶林或阔叶林并重的栽植模式,使林地的布置能够体现出宽窄交错;最后,还应以本地原生树种为重点选择对象,以此保证树种能快速适应环境,获得更好的生长[1]。

1.2   种子处理

在种植前还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目前常用的催芽办法是水浸催芽、药物催芽和温床催芽等,能够有效提升种子的萌芽率。其中,水浸式催芽作为最常见和常规的催芽方式,根据水温的不同可以分为温水催芽和热水催芽两种方式,热水催芽需要将种子浸泡在>80 ℃的热水中,水量要超过种子重量的2倍,注意避免因热水不足造成种子萌芽率降低。同时,在进行热水催芽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进行搅拌,使每颗种子都能够被完全浸泡,当热水逐渐变凉后,把种子捞出并进行筛选,剔除其中质量较差的种子,把质地坚硬的优良种子挑出,将其放置在平地上,盖上具有保温作用的草帘,在温暖环境下放置2~3 d后便可以进行播种。而对于温水催芽方法,从总体上来说与热水催芽相差不多,但是需求的水温在50 ℃以下,当种子露出尖芽后即可播种[2]。

2   苗圃的管理和选择

2.1   苗圃的选择

苗圃是进行树苗培育的主要场所,苗圃的选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最终的育苗成果。一般情况下,选择的苗圃应拥有较好的地理环境,周围具有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以便实现树苗的高效运输。在苗圃的土壤条件方面,最好选择常规的沙土或壤土,其能更好地帮助树苗生长和发育,注意要避免在盐碱地或黏土地进行育苗工作。选择苗圃时还需要考虑其光照条件,保障苗圃的光照充足,同时能够补给足够的水分。只有营养条件好、光照和水分都满足标准的区域,才能作为育苗的苗圃,不仅能为树苗的生长速度提供保障,还能够提升栽植树苗的质量。

2.2   树苗的选择

树苗选择方面,要根据苗圃的基础条件,结合准备栽植树苗的种类,对种植基础进行调节,很多常见树种在需水量、需肥量、酸碱适宜度上都有一定的区别,在选择苗圃和树种时,要求苗圃条件与栽植的树种相互匹配,选择合适的土壤和光照条件。一般情况下,树苗的培育要在光照条件好的区域进行,将苗圃提前设置出不同的区域,再根据树苗的生长状态和具体需求及功能作为划分标准,做好不同区域内的土地管理,并对土壤条件进行调节。例如,在土壤肥力不足时为其添加一些有机肥,可以有效提升土壤的肥力[3]。

2.3   土壤管理

首先,要调节土壤的酸碱度达到平衡,如果土壤的酸性较高,可以通过加入草木灰或者石灰来进行平衡;而如果土壤的碱性较高,可以根据其碱性强度,投入对应强度的酸性肥料或其他物质进行平衡。其次,在正式播种前还要做好土地整理工作,保证实现整地的完整性和精细化,将土壤中残留的根系和杂物清除并進行翻耕,以便于新生幼苗的顺利生长。最后,还要对幼苗的营养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定期施肥以保障幼苗的营养充分。如果播种土地是第1次进行播种,则要特别重视土壤的深耕工作,保证土地的翻耕质量,但要注意不破坏完整的土层。另外,在完成土地翻耕后,还要利用消毒药品对土壤进行消毒,避免残留的有害病菌和微生物阻碍树苗的健康生长[4]。

3   播种及育苗

播种是育苗栽培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播种时间有较高的要求,应选择适合幼苗生长的时间进行播种,以保障幼苗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在土层的厚度方面,要求土层厚度均衡,过薄会使种子的营养吸收不足,而土层太厚则容易导致种子无法有效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因此,要控制好土壤的厚度,以及对应的温度和湿度条件,由于不同季节会导致温度出现较大差异,所以各个季节都应制定相应的温度管控及播种方案。

目前,营林造林工程中应用的播种技术类型很多,不同的树种也有其对应的播种方式,例如常见的榆树通常采用散播的方式。首先,一般情况下,大粒的树种会按照预先设定的播种方案,按照固定的播种点位进行排列,适宜使用点播的方式播种。其次,还有些地方在建立便利的交通条件后,会进行直接运输树苗栽培的方式。最后,在苗床育苗的过程中,一般采用高床作业的形式,不仅能够实现对育苗床尺寸的有效控制,还能避免天气带来的负面影响[5]。同时,还要尽量保障育苗床的平坦,促进幼苗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在自然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人为干预能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容器苗帮助造林时,可以借助容器为幼苗提供更好的保护和生长条件,但要注意将容器底部撕裂,方便幼苗根系的发育,或者在育苗袋上打小孔,也能帮助幼苗更好地获得空气和水分,促进其更快地发育[6]。

4   出苗期的管理

出苗期阶段的重点工作是做好水量和肥力的管理,以保证充足的水分和肥量,加快树苗的生长,为后续的移植工作奠定基础。在幼苗出土前,苗床要保持水分充足,将其中存在的杂草清除干净,在保证水分和养分的情况下,每30 d进行1次中耕除草,并根据土壤板结的情况,确定是否进行中耕除草。当苗木出齐30 d后,要准备开展间苗工作,保留其中发育状况良好的苗木,将一些生长状态差或是枯死的苗木剔除,有针对性地培养生命力较强的幼苗。同时,每年保证施肥3次,施肥的具体时间要根据苗木的不同生长时期进行确定[7]。

5   移栽过程中的科学管护

为了提升幼苗的存活率,还要控制好移植时间,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移栽工作。一般情况下,最适合移栽的季节是春季和秋季,每年的3月是移栽苗木的最佳时机。在进行移栽工作前,要对幼苗做好基本的处理,将幼苗中一些受病虫害侵袭或枯死的枝叶进行剔除,同时,还要对一些密度较高的枝叶进行清理。完成树苗运输后,在正式造林前还要将幼苗浸水2~3 d,使幼苗的根系能够有效吸收水分,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在完成幼苗移栽后,还应对幼苗周围的环境进行清理,将一些生长状况不佳或枯死的幼苗进行清除,并对幼苗的营养吸收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及时为幼苗补充水分和肥料,做好病虫害防治等,通过多种管护措施,促进幼苗的健康生长[8]。

6   小结

经过长期治理,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林业产业也在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地对林业产业的投入逐渐加大,刺激了多种新型技术和许多专业人才参与到林业发展中来。但是,在当前的林业发展工作中,对现代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阐述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術的工作要点,从种子的选择和催芽,到幼苗移植和科学管护,全面分析了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重点内容,为培育优质幼苗提供保障,进一步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森林绿化和林业资源开发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 1 ] 刘鸣镝,崔艳,李立伟.浅谈当前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J].农业与技术,2020,40(15):66-67.

[ 2 ] 邓守君.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应用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18):140-141.

[ 3 ] 张雪.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要点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6):228-229.

[ 4 ] 李丛,杨振宇,张令.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要点[J].农家参谋,2020(17):96.

[ 5 ] 田东丽.刍议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20(5):99-100.

[ 6 ] 郭伟.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应用初探[J].种子科技,2020,38(5):39-40.

[ 7 ] 田玉.探究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园艺,2020(2):27-28.

[ 8 ] 李彦.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思考与探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4):29,77.

猜你喜欢
育苗管理技术栽培
草莓的立体栽培
论林业育苗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
日本五针松的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管理技术探讨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