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的选择及提高造林质量的方法

2020-01-07 14:03费淑娟
种子科技 2020年22期
关键词:选择方法

费淑娟

摘    要:当前,经济改革及转型升级的进程正在不断推进,而且我国也针对各行业的发展提出了生态环保的发展理念,这样既能够促进各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够保障我国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其中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能够进一步推动林业的发展。而相关单位若想提高林业生态工程造林的质量,则需要对树种进行合理的选择,并且要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的掌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措施,以此提高造林质量。介绍了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的选择方法及造林质量提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选择;造林质量;方法

林业生态工程具备可持续的特点,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但是这一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其环节也相对较为复杂,而且会在较长的时间内处于非盈利的状态。

相关单位若想提高林业生态工程的质量,则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好造林工作。在造林过程中,有关单位要注意对树种进行科学选择,并且要采用合理的方式,保证所选树种的质量较优,同时要使用先进的造林技术手段及良好的造林管理模式,借此提升整个造林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1   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的选择方法

1.1   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合理选择树种

相关单位及部门对林业生态工程进行建设时,需要对树种进行合理选择,使其能够适应当前造林区域的地理环境条件,这样才能使其健康地生长,实现造林计划。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树种选择的重视,而在选择树种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先了解造林区域的地质、土壤、地形及水文等方面情况,并且要对树种的生长习性进行全面掌握,从而根据实际的环境选择适合在造林区域生活的树种,同时要保证造林区域具备树种健康生长所必需的,基本的光照、水分、温度及土质等条件,以此为林木的良好生长提供保障。

另外,相关林业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区域的气候变化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选择能够适应这一气候环境的树种开展相应的造林工作,进一步保障造林工程的质量符合标准[1]。

1.2   考虑水土保持,科学选择树种

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选择树种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当地的水土保持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据此进行树种的合理选择,使其能够在保持水土的过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借此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造林工程的生态效益。

在面对一些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且沙漠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域时,工作人员需要选择耐旱性较高且根系非常发达的树种,这样不仅能够使得树种在上述恶劣的生态环境中正常生长,还能够对当地区域的生态环境予以保护,减少水土流失情况的发生,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如有关部门可以选择胡杨树、华山松等类型的树种[2]。

在北方地区,若是面对相对较为贫瘠的土壤地质条件时,则需要选择一些枝繁叶茂的树木种类,在落叶季节,这些树木的叶子会落到其周围区域的土壤中,通过对落叶的分解增加土壤的肥力,实现对当地区域土壤土质结构的有效改良,同时能够提高对水土的保护效用,避免土地沙漠化程度的增高。

另外,由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较常见,再加上干旱气候的不良影响,导致一些树木的成活率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在选择树种时,要与乔杉、灌木等树木种类或者草种等进行搭配种植,这样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发挥其稳固水土、恢復地表植被的积极作用。

1.3   平衡经济与生态效益,合理选择树种

对于造林工程而言,其自身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并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效益。因此,在造林过程中选择树木种类时,有关部门还需要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树种进行合理选择,使其能够提高造林工程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使得二者之间保持良好的平衡。

基于此,相关部门要对造林地带的综合特点及各种影响因素予以全面考虑,同时还要参考当地农民的建议,对树木的种类进行选择,对生态林及经济林的种植比例进行科学设置,并且还要将经济林本身的生态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样既能够提高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还能够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3]。

2   造林质量提升的有效措施

2.1   科学制定生态造林工程建设方案

相关林业部门在开展生态工程建设工作的过程中,若想保证造林质量,则需要根据造林地区的具体生态环境状况及相关自然地理条件,对生态造林工程的建设方案予以合理设置,以此为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奠定良好的保障基础。另外,有关部门还要加强对生态造林的管理力度,对于选择的树种要进行严格的检查,以免出现树种携带病虫害的情况,导致整个造林工程的质量受到损害。若是发现树种存在问题,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为害其他树种。

除此之外,有关部门在实际建设林业生态工程之前,还要对造林工程所处的区域进行科学的勘测,对于这一区域的土壤结构、水土保持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对造林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保证造林带能够得到有效的建设,达到相应的造林标准。对于生态造林而言,其自身的质量与树种的选择、区域的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相关部门要选择适合树种生长的造林带,提高树种的存活率,进一步保障整个造林工程的质量[4]。

2.2   有效保障生态造林的绿化质量

当地的林业部门在进行生态工程的建设时,要承担起引导生态建设的职责,发挥出积极作用,促使生态工程得到有效的建设,并提升造林质量。生态造林本身就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因此,相关部门在开展相关建设工作时,需要长期坚持,这样才能够使得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

而在具体的造林过程中,有关部门则可以在当地原有的林业绿化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各种新型的生态绿化带,以此为基础,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予以有效改善,促使当地的生态发展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体系,提升其生态效益。

2.3   做好造林整地、清林工作

2.3.1   做好造林整地工作

在开展林业生态造林工程建设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整地这一工作环节的重视,并采用合适的方法提高整地工作质量,改善造林区域的地质条件,促使林木能够正常生长。基于此,有关部门要对林地坡度进行合理改造,避免出现水土流失这一不良现象,还要在整地的过程中,确保地块的平整性,减少其中大块碎石、硬结土块的存在。另外,还要在整地工作中,将造林区域原有的植被树木尽可能地保留下来,这样能够实现造林区域的植物多样性,为其他树种的种植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5]。

2.3.2   做好清林工作

有效的清林工作能够改善造林区域的土壤地质,促进树种幼苗的健康生长。因此,林业部门在进行造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林方法。当前常用的清林方式分为带状清林与全面清林两种,其中带状清林这一方式主要是对造林区域地面上的杂物予以清理,而且为了节省造林工程的建设成本,通常会在造林地面上保留大小合适的区域,将造林地中的杂物放在这一区域之中,同时还要使得杂物保留带与造林带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以免其对林木的生长造成影响。而全面清林这一方式就是对造林带所有的杂物进行全部清除,主要针对造林带中的灌木丛及杂草,通常会在每年的晚秋时期开展这一工作。在进行全面清林时常用火烧的方法,在使用这一方法时,需要由专人进行监督,避免出现火势蔓延的现象。

2.4   重視造林地的松土除草工作

松土除草也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工作环节,做好这一工作,对于林木的健康生长有着重要作用。基于此,相关林业工作者可以借助机械或使用人工的方式,破碎造林地的地表板结土壤,这样能够提高土壤表皮的通气性,进而达到松土的目的。在栽种完苗木之后,林业工作者需要根据当地的季节气候变化,对幼林进行科学管理,可以将降雨与松土工作结合起来,这样更能够提高地表的通气性[6]。

另外,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对造林区域的杂草进行及时、全面的清理,以免杂草与幼林争夺生长所需的水分及养分。在清理杂草的过程中,要采用合适的工具,避免其对幼林造成伤害。

3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在林业生态造林工程中,若是选择优质的树种,则能够促使林木健康生长,同时能够保证林木本身的质量,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相关林业部门在进行造林时,需要对树种的选择予以重视,按照一定的标准及规范,选择优质的树种进行培育,将其种植到合适的土壤质地中,并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林木的质量。

参考文献:

[ 1 ] 高学志.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的选择及提高造林质量的措施[J].中国林业产业,2017(2):124.

[ 2 ] 王高钟.关于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的选择及提高造林质量的措施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8):3117.

[ 3 ] 马长松.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的选择及提高造林质量的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6(33):252.

[ 4 ] 王昊.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的选择及提高造林质量的方法[J].中国科技投资,2017(11):346.

[ 5 ] 蔡其宇.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的选择及提高造林质量的方法[J].农家科技,2019(11):173.

[ 6 ] 李秋丽.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的选择及提高造林质量的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20(8):87,89.

猜你喜欢
选择方法
学习方法
探索“五选四变”对中职教育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飞机燃油系统对多路输入信号源选择的方法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应用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上台前,你用什么方法消除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