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探究

2020-01-07 14:03肖芳秀
种子科技 2020年22期
关键词:综合防治技术棉花病虫害

肖芳秀

摘    要:近年来,伴随新疆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及农业生产水平的日益提升,在农业种植方面,农作物种类越来越多,特别是棉花种植业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棉花种植生产实际出现了很多病虫害,其不但有着非常多的种类,而且还有非常快的变化特点。另外,棉花生长过程中的一些次要病虫害,近年来也有愈演愈烈之势,同时由于棉花种植地连年栽培,药剂防治不科学、不规范的用药,导致棉田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病虫害种类变化较明显,还影响到病虫害的为害特点,导致各类病虫害问题频繁发生,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更对其产量和品质构成巨大威胁。基于此,主要对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希望能为有关人士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新疆地区光照充足、日照时间较长,为棉花种植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近年来,新疆地区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单产和总产也获得了巨大提升,棉花品质优越。但是在当地棉花种植生产实际中,还时常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尤其是病虫害频繁发生,不仅对棉花的正常生长造成巨大影响,还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质量,成为阻碍新疆地区棉花产业持续稳步发展的重要因素[1]。为了进一步提高棉花种植水平,保证棉花高产、稳产,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必须对棉花病虫害防治工作给予充分重视。在棉花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采用综合性的防治技术措施,控制和减少各类病虫害对棉花产业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而推动棉花产业持续稳步发展。

1   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思路

病虫害对棉花的健康生长及其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因此对棉花病虫害加强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棉花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当树立综合性的防治思想,将“绿色植保、公共植保” 防治思路充分树立起来,加强预防和综合防治,提高棉花病虫害防治的整体水平,将病虫害对棉花正常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控制在最低水平。加强农业防治,控制和减少越冬虫源;同时重点防治棉花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虫害,针对性地应用药物防治,并选择有利时机进行棉花病虫害防治,适当保留棉田之外的杂草,构建保护带;对棉花害虫天敌加强保护与培养,提高以益控害的良好效果。在加强农业防治的前提下,联合应用生态防治及化学防治,共同提高棉花病虫害防治整体水平。

2   棉花病虫害防治的主要目标

2.1   虫害防治目标

针对长绒棉棉田防治病虫害,必须将蛀铃率控制在≤0.2%,而对于陆地棉应当为≤0.4%,并根据≤0.33 hm2面积标准控制棉蚜条田及≤0.13 hm2面积标准控制棉叶螨条田,加强防治棉盲蝽与棉蓟马等棉花害虫。

2.2   病害防治目标

对土壤深翻落实水旱轮作,针对发病较重的棉田强化防治工作,使其从≥30%发病率减少到≥10%水平,优选抗病品种,对于一些发病率在10%~30%的轻病条田,应当促进其达到≥10%增产幅度[2]。

3   对棉田病虫害加强调查、汇报及通报

对棉花生长不同阶段虫情进行认真调查,并推动群查群治,构建完善的奖惩机制,将技术员与一线职工对棉田虫情调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落实汇报及通报制度。在棉花生育期,各农业团场应当认真落实棉田虫情周测报,并向相关部门汇报每旬虫情发生情况,掌握害虫防治面积及效果。同时,当地农业农村局还应当定期召开各种棉花病虫害防治会议,促进彼此经验交流,提高防治成效。

4   有效防治棉田病虫害

4.1   棉蚜综合防治

(1)对越冬虫源予以科学控制,使害虫基数大幅减少。春季1—3月,对于花卉及温室大棚开展2~3次灭蚜工作,而且还要跟踪检查防治成效。

(2)对于棉蚜中心株及时查防。通过有效的奖惩措施,充分做好棉蚜防治任务,避免其蔓延、扩散造成更大的危害。

(3)将天敌控害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于稀蚜科学防治。依照棉田益害比合理选择药剂,对蚜虫进行防治,如果达到1∶200棉田益害比时,可以选择啶虫脒、吡虫啉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不可在一发现蚜虫时便选择广谱性的化学药剂大面积防治,减少盲目用药造成的危害[3]。

(4)强化农业防治措施,合理地灌水、施肥,科学调控,促进棉花正常生长,提高其病蟲害抵抗能力。

4.2   棉叶螨综合防治

棉叶螨即红蜘蛛,在防治过程中,应当早发现、早防治,控制和减少棉叶螨对棉花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

(1)科学设置保护带,有效防治病虫害。设置保护带过程中,应当进行两次,首次在棉花播种之前设置,对于近年来发生红蜘蛛较重的条田林、公路林及条田四周选择药剂进行喷施防治。第二次设置保护带,在5月初期进行,调查棉田周围杂草,如果杂草超过5%螨株率条田,应当在其地边设置保护带,并纳入距离地边1~2个膜的棉花,进行保护带防治。

(2)及时查防棉叶螨中心株。一般5—6月,大风天气较多,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更利于棉叶螨的传播,所以,应当在当日对于虫源及时查找,并利用药剂喷施防治。

(3)在防治棉叶螨过程中,应充分做好4方面工作:第一,高温干旱条件下更利于红蜘蛛繁殖蔓延,造成严重危害,所以防治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棉田虫情,并与天气条件充分结合,合理防治。第二,7—8月是棉叶螨发生高峰期,加强防治,提高防治效果。第三,高湿低温条件,进入潜伏期,高温干旱时,棉叶螨的发生会进一步加重。所以当出现降温降雨天气之后,气温快速回升,会导致红蜘蛛快速发展造成较大危害。第四,对于棉叶螨发生的中心株及点片状发生的条田,喷药过程中应当确保水量充足,增强喷药效果,连续喷施两次,每5 d重复喷施。喷药过程中,必须要掌握喷药技巧,交替应用药剂,根据防治效果再进行补防。及时更新换代棉叶螨防治器械,利用 “三缸泵” 防治棉叶螨,提高防治效果。

(4)对于一些棉叶螨较为严重的地块,要加强水肥运筹,控制田间湿度,促进棉花健康生长。通过科学栽培,控制和减少棉叶螨造成的危害。

(5)科学合理地选择药剂。避免应用高毒药剂,在防治过程中可以选用甲维盐、阿维菌素及虱螨脲等。

4.3   棉铃蟲综合防治

在防治棉铃虫过程中,应当以农业措施为主,并合理应用化学与生物防治手段科学防控,调查棉田虫情发生情况,加强监测,尤其是对第1代棉铃虫,应当严格控制,同时做好第2代和第3代棉铃虫防治工作。

4.3.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过程中,应当努力改善过去的工作形式,通过秋耕冬灌,控制和降低地温,增加土壤湿度,对害虫越冬环境进行破坏,合理调整农作物布局,创造不利于害虫生长的条件,减少病虫害发生概率。

4.3.2   物理防治

将不同生育期的玉米种植在棉田四周,并对喇叭口区玉米越冬成虫进行捕捉,后期阶段开展灭卵和幼虫捕捉工作。

4.3.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过程中充分考虑虫害发生现状,在高峰阶段,选择应用甲维盐、阿维菌素等药剂进行防治[4]。

4.3.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过程中,应当对棉田虫害展开全面调查,认真做好精准测报工作,对于符合防治指标的田块,利用化学药剂及时防治。

防治过程中,必须要将检查工作充分落到实处,如果残虫量控制在防治指标以上的,必须要采取有效的补防措施。化学防控工作中,会出现单一用药或者盲目不合理用药等问题,应当认真落实测报工作,选择科学防治方案,提高防治水平。

4.4   棉蓟马综合防治

6月中旬对棉田虫害加强调查,如果发现米粒大小的棉蕾有3%脱落率时,可以选择锐劲特进行药剂防治。

5   棉花枯、黄萎病防治

5.1   强化两病普查与治理

将轻重棉田和无病田合理划分,构建土地病圃档案,对于无病棉田加强保护,并科学合理地控制轻病棉田,对重病棉田加强改造。对于“两病”发生严重的棉田,优选抗病品种进行栽植,加强水旱轮作,并对土壤深翻50 cm,不断控制重病田面积[5]。

5.2   加强药剂施药试验

播种之前选择应用枯、黄萎病药剂按照1∶70的比例进行拌种,在6月初及6月底分别进行滴施,7月中旬叶面喷施,能够有效提高防治效果。

6   结语

为了确保棉花健康生长,提高其种植效益,必须要对棉花病虫害加强综合防治,通过物理、生物及化学手段的综合应用,提高棉花病虫害防治效果,为棉花产业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 1 ] 古力努尔·艾哈塔尔.棉花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J].农技服务,2016(5):77.

[ 2 ] 唐黎标.棉花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中国棉花加工,2016(5):32-34.

[ 3 ] 夏广奎.浅析棉花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10):79.

[ 4 ] 王春华.棉花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J].中国棉花加工,2018(1):35-36.

[ 5 ] 范爱华.棉花病虫害防治误区及综合防治技术[J].农家参谋,2018(24):48.

猜你喜欢
综合防治技术棉花病虫害
棉花是花吗?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雪白的棉花堡
小麦病虫害防治的误区及综合防治技术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上)
心中的“棉花糖”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