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业的培育及病虫害防治管理

2020-01-07 14:03马玉兰
种子科技 2020年22期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林业培育

马玉兰

摘    要:林业领域作为我国生态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对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促进林业资源的稳定发展,应做好培育及病虫害防治工作。当前病虫害问题对林木资源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必须加强培育及病虫害防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管理水平,使林木资源得到充分的保护。通过对林业培育管理的现状及病虫害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培育管理措施,明确病虫害防治方法,促使林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林业;培育;病虫害防治

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带来很大帮助,促进了林业的健康发展。在林业管理工作中,林业培育及病虫害防治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不能加强林业培育及病虫害防治效果,则会影响林木资源的发展。而在当前的培育及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应结合林业管理的需求对其进行改善,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林业培育水平,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促进林木质量的提升。

1   林业培育管理现状

随着林业培育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呈现出了更好的效果,但是传统培育方式仍然存在,由于方法缺少创新性,效果不理想,同时林木的生长周期比较长,病虫害问题显著,对我国的林业发展产生了影响。另外,在林业培育中,化学农药使用不恰当也对环境产生了影响。目前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针对林业培训开展了频繁的交流与合作,引进了先进的培育技术,为林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在政策以及技术的支持下,林业培育管理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2   林业病虫害产生的原因

2.1   过量使用化学药物

部分地区林业培育管理不到位,人员为了追求利益而大量使用化学药品,虽然药品能够促进林木的生长且消除病虫害,但是对生态系统的运行产生了不利影响,使其系统受到破坏。大量使用化学药品会造成土壤污染,导致土壤的肥力降低,同时,化学药品还会使害虫在短时间之内死亡,导致生物链断裂[1]。

2.2   人工造林选种单一

当前我国林业建设中一般采用人工造林的方式进行选育,其能够加快造林的速度,使林木资源得到保护,但是林业人员通常会结合个人偏好选择树种,在选择中缺少全面的考虑,导致树种单一化问题,还会造成动植物种类减少,物种缺乏多样性,对林业生态系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另外,树种的单一会使害虫产生的概率提升,导致病虫害问题越来越多。

3   林业苗木工程培育管理

3.1   合理选择育苗地

在林业培育管理时需要选择适合的育苗地,保证土壤肥力丰富和良好的排水条件。不仅需要考虑肥力条件,还应实施土壤改造工作,使土壤中的营养成分能够满足苗木的生长需求。在选择过程中综合分析阳光、温度以及土壤等影响因素,科学选择育苗地,为之后苗木工程培育活动的进行提供保障[2]。

3.2   寻找优良的树种

在选择及处理种子时,需加强工作质量,确保苗木的存活率。应选择优良的母树树种,考虑种子的外形以及抗病虫害能力等因素,其对工程育苗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做好播种前的催芽工作,将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使其能够在适合的温度环境下顺利生长。在播种过程中检查萌发率,避免种子萌发率较低而影响其成活率,为林业工程的质量提升带来帮助。

3.3   应用合适的播种技术

在选择播种技术时,需要抓住播种时机,科学规划时间及所要播种的范围,考虑到自然条件的特点,对气候进行检测,确定最终的播种时间。在播种中需要控制好温度,选择适合的灌溉方式,避免气候变化产生不良的影响,使种子的萌发温度能够符合实际要求。还应控制种子水分,当天气比较干旱时,应做好灌溉工作,保证种子能够获得充足的水分。

3.4   根据实际情况应用施肥技术

种子萌发与施肥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施肥数量及频率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结合苗木种子的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处理,选择发酵处理完成的围肥进行均勻的使用,可避免肥料浪费的问题,提升使用效率[3]。还应结合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施肥处理,在苗木生长旺盛时期做好追肥工作,使其获得充足的肥料支持。针对技术管理工作,需分析苗木的生长情况,确定技术管理工作的要求。可在育苗地设置障碍物,做好抗倒伏工作。通过给苗木提供充足的肥料和水分,使其苗木得到有效的管理,促进其健康生长。

4   林业病虫害防治管理

4.1   推广使用信息技术

随着技术的创新,信息化技术逐渐得到了应用,为社会各领域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条件,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对林业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引进先进的技术,例如,当前使用较多的技术是3S技术,其中包含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以及全球定位系统,其能够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时间及范围等情况,给防治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同时可以改善传统工作效果。在防治工作中应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及野外移动设备,建立病虫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顺利完成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将信息传输到国家的信息系统之中,提升林业管理的整体水平。

4.2   采用化学防治法

可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降低病虫害概率,这种方式需要的人力较少,可提升工作的效率,还可大大减少防治工作的成本,因此具有良好的效果。当前使用的农药基本为低残留农药,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在防治工作中,可选择简单的撒药方式,比如将药物埋在土壤之中解决病虫害问题,还可以结合实际的情况采取正确的方式,避免对土壤及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4]。

4.3   合理采用物理防治法

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物理防治方法是指采用传统方式进行人工干预,这种方式需要的人力较多,但是病虫的成活率要高于其他方法。在防治工作中,利用害虫的趋光性特点,设置一定数量的高压灭虫灯或者黑光灯,以此实现杀虫的目的。还可使用热处理或者超声波等方式来处理虫害问题,使植物得到保护。例如,利用47~51 ℃温水浸泡种根约1 h,能够起到防治桐丛枝病的效果。而对于松毛虫这类害虫,可利用其下树越冬的特点,在春季上树前在树干上扎上塑料带,避免越冬幼虫上树,减少其影响。

4.4   结合虫害特点选择生物防治方法

在防治林业病虫害时,可采用生物防治法,例如使用花绒寄甲卵卡治理松墨天牛,可发挥出有效的作用,避免对环境产生影响。也可使用益鸟等动物来控制虫害,例如一些动物以害虫为食,如灰喜鹊、 穿山甲、蛙类等。在杨树林病虫害防治管理中,可采用悬挂人工鸟巢的方式来吸引啄木鸟等鸟类,能够降低林木病虫的产生密度,满足防治的需求。

4.5   采用综合防治法

病虫害的活动时间存在不同,应对不同虫害问题进行全面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工作。在防治工作中,可将虫害分类、分季节地进行防治工作,还应了解病虫的天敌,借助生物间的食物链关系防治病虫。也可综合使用化学、物理以及生物防治方法,充分发挥出良好的作用,加强防治管理工作的质量,避免病虫害问题对林木产生严重的影响,使其得到良好的保障,为林业资源的保护提供相应的支持。

4.6   根据不同林木类型应用营林技术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中,可借助营林技术加强管理的效果,提升防治水平,例如建立生态系统、更新森林生态系统等。在具体措施过程中,首先应筛选抗性树种,保障树种具有良好的免疫能力。其次,营造多树种配置的混交林。由于刺槐混交林的土壤肥力强于油松纯林,可加快树木的生长,还可提升抗虫能力,使防治的效果更加显著。通过对树种结构的调整,可加大抗性免疫树种的比例,使生物多样性得到保障。还可根据天牛飞行能力弱的特点,使用忌避性树种作为杨树的伴生树种,改善天牛的扩散情况,加強阻隔的实际效果。最后,应加强伐根嫁接以及萌芽更新等工作,对毛白杨等抗性树种进行伐根嫁接处理,利用根系的特点,使林分快速恢复,可降低工作的成本。采用高干截头的方式,可减少虫口的密度,降低虫株率,使林木健康生长。

萌芽更新是利用伐根的萌发特点,对萌芽进行抚育管理及定干,使其在短时间之内恢复健康。清理天牛较严重的树木时,可在源头进行控制,保证治理效果。另外,应加强对中幼龄林分的抚育管理工作,及时抚育并进行修枝处理,可使树木的抗性加强,为其生长带来有效的保障。

5   结语

林业管理对我国林木资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自然资源也在减少,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应加强对林业管理工作的改善。结合林业培育及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情况,明确管理要求,合理选择育苗地,寻找优良的树种,应用合适的播种技术,根据实际情况应用施肥技术。还应结合病虫害防治的情况进行分析,采取恰当的技术,包括物理、生物、化学等措施,加强防治效果,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1 ] 龙在海.浅谈林业培育及病虫害防治管理措施[J].种子科技,2019(13):102-103.

[ 2 ] 史向东.探讨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J].种子科技,2019(12):120,122.

[ 3 ] 侯德华,顾先锋,姚伦贵,等.林业培育及病虫害防治管理对策探究[J].农村科学实验,2019(8):69-71.

[ 4 ] 贺兆平.关于林业的培育及病虫害防治管理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8(16):137.

猜你喜欢
病虫害防治林业培育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