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检测现场工作存在的质控问题及对策

2020-01-07 00:44刘晓晶朱彤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现场卫生检测

刘晓晶 朱彤

摘 要:全面结合现阶段的卫生检测现场工作状况进行分析,可知在开展质量控制这项工作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无法满足标准要求。在此背景下,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对检测现场工作具体方法、具体内容有正确认识。结合实际情况,明确定点采样点数目、强化仪器质量控制、加强检测过程质量控制,推动现场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工作质量。

关键词:职业;卫生;检测;现场;工作;质控

在如今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医疗体系得到很大进步与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职业卫生检测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但从实际职业卫生检测现场工作状况进行研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急需处理,否则将会影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创新发展。为了防止产生这项问题,需要医疗卫生部门针对职业卫生检测现场工作给予更多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為职业卫生检测现场工作的更好落实打下良好基础,从而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更好发展。

一、职业卫生检测现场工作分析

对于职业卫生检测现场工作,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与分析(如图一):

1.化学因素监测方法分析。在实际开展职业卫生检测这项工作期间,有多种不同方式可以进行选择,如化学因素检测方法就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种方式。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结合检测要求,选择具有适应性的化学因素仪器,同时也要使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多种不同类型的物质。基于此,在应用此种方法检测时,无需开展红外气体分析工作。此外,在具体应用设备仪器期间,需要专业工作人员做好校准,这样才能将设备仪器作用、优势发挥出来。在使用一氧化碳期间,要做好实验室、其他环境中的零点校正工作。在测定工作开展中,水分会在不同程度上对最终测定工作造成影响。在此种状况下,如果想要防止受到水分这项因素的影响,一定要仪器进口前端的位置上,做好干燥管架装工作,最终目的就是提升检测结果精准性。

2.物理检测方法分析。在职业卫生检测现场工作开展中,正确使用物理检测方法,要求检测人员在前期阶段,着重开展物理环境因素分析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对噪声情况进行检测、对超高频辐射情况进行检测、对微波辐射情况进行检测等。

3.测量记录分析。细致分析“测量记录”这项工作,可知一般都是针对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测量地点等多个方面的信息等进行全面记录与分析。

4.测量位置分析。对于测量位置的选择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给予更多重视,利用有害因素分析,检测人体不同部位影响情况[1]。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做好自身安全防护,推动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5.测量条件分析。为了保证职业卫生检测现场中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需要精准掌握具体的测量条件,如明确“电磁场和电流等因素,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等内容。对于测量人员而言,在日常工作期间严格标准要求,使用仪器传感器,并要根据传感器具体使用情况,对遥测方法作出明确,这对于提升测量工作准确性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为后续检测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职业卫生检测现场存在的质量控制问题

1.检测现场工作有待规范。在以往职业卫生检测现场工作落实中不难看出,质控检测方法分析需要工作人员能够根据方法选择、采样记录以及现场空白等,做好全面控制与分析工作,将职业卫生检测现场规范性、合理性展现出来。在具体工作落实中,检测人员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专业能力,保证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规定标准进行[2]。但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存在记录内容不完善、现场样品处理不规范等情况。此类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处理,那么会对最终设计结果、检测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制约后续工作的更好落实。

2.检测采样设备有待完善。为了使职业卫生采样使用设备最大程度上发挥使用价值,既要确定使用范围,也要保证设备的量程和精准性都符合要求。在职业卫生检测现场工作中,设备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需要将设备优势发挥出来。但很多检测人员并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采样设备应用的重要作用。设备经常会出现参数偏少情况,也就是说,设备无法将自身最大作用发挥出来。

三、职业卫生检测现场工作质控措施

1.明确定点采样点数目

职业卫生检测现场工作对专业性和专业性具有较高要求,如工作人员需要依据标准的工艺流程,做好采样点设定工作。比如: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为例,进行研究,了解到实际操作时会涉及到很多不同类型设备。通常情况下,一台到三台设备,可以进行一个采样点设置;四到十台设备,可以设置两个采样点。此外,职业卫生检测现场中的设备数量,大于两台并且是不同种类的设备,在同一种有害物质散逸期间,就要根据采样点具体设计情况展开,对设备附近物质浓度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做好样品设计工作,可以结合采样点数据参数情况,对项目作出明确。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落实中,需要明确物质流动范围,在这一过程中要结合工作时间与具体流动状态[3]。一般而言,每间隔十米会设置一个采样点。

2.强化仪器质量控制

为了更加精准高效的分析职业卫生现场检测仪器的运行状况,可以通过做好工作设计这项工作的方式,使灵敏度得到全面提升。职业卫生检测现场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对仪器使用规范、使用标准要有正确认识,结合实际情况,确保仪器的安全稳定运行,将仪器作用发挥出来。为促使仪器能够在职业卫生检测现场工作中发挥出自身作用,提升仪器利用率,还要构建仪器管理档案,仪器管理档案构建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对仪器类型、仪器使用、仪器故障情况、检修情况等进行全面记录,这样可以明确仪器具体使用情况。针对仪器故障情况进行准确记录,这样可以为未来仪器检修等工作的落实打下良好基础。在将仪器应用在职业卫生检测现场工作中之前,要对仪器性能情况、质量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保证仪器精准性,避免在现场检测过程中,仪器设备出现故障问题。定期做好仪器维护保养工作,将仪器存在的零件老化问题、故障问题等及时发现并解决,保证仪器设备能够在职业卫生检测现场工作中,能够正常运行,保证最终检测结果准确性[4]。延长仪器使用寿命,减少成本投入。针对维护保养工作,需要工作人员能够专门进行记录,推动后续维护保养工作的更好落实。

3.加强检测过程质量控制

在职业卫生检测现场质控工作开展中,针对整个工作过程要进行质量控制,促使各环节工作能够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标准进行,工作人员也能对自身工作行为进行约束,端正自身工作态度。在加强检测过程质量控制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工作的落实。

(1)在检测工作开展中,需要制定质量控制方案,在质量控制方案制定过程中,要根据采样地点、采样对象。采样地点要确保能够将职业场所工作特点展现出来,如果是对危害性非常强的因素进行检测,那么就要应用代表性的检测方式,如开展空间样品采集工作。在相关检测制度中已经做出明确规定,采样人员结合有害物质的浓度、强度等多项因素进行采集。比如:在实际选择空气收集器过程中,需要保证其与工作人员的呼吸带具有相同性,保证能够远离排气口。通过该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职业卫生检测现场工作质量。

(2)在职业卫生检测过程中,要对采样时段、采样时间进行合理设置,并制定控制方案。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要做好采样结果分析工作,促使采样工作构建价值性能够得到提升,进而为后续做好采样检测、完善采样质量控制体系提供保障。在选择采样时间时,要将采样待测物需求在最大程度上满足[5]。在样品待测物检测工作开展中,工作人员要根据最佳測量范围,对采样时间长短进行合理设定,通常情况下,采样时间要在十五分钟以内。在职业卫生检测期间,还要根据采样仪器性能情况,设定采样时间,促使现场检测工作质量可以得到全面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职业卫生检测现场工作,工作人员应认识到自身工作重要性,并在实际落实工作期间,要对先进仪器进行合理应用,明确工作流程与工作具体内容,实现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马青青.PTA职业卫生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J].聚酯工业,2021,34(02):52-54.

[2]李岩.职业卫生现场工作的质量控制研究现状[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4(09):49-52.

[3]郭典.职业卫生检测现场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J].石化技术,2018,25(04):215.

[4]孟亚丽,张亚梅,韩丽亚.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工作中如何做好职业卫生现场检测[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7):15226.

[5]周雪松,俞丹丹,王莉萍,许明佳,蔡庆涛,靳慧,于方圆,王丽华.上海市金山区苯及其化合物作业企业职业卫生现状[J].职业与健康,2017,33(17):2432-2434.

猜你喜欢
现场卫生检测
智取红领巾
必修二 Modules 1—6综合检测题
重组品德课堂“现场”:从生活通达心灵
“整式的加减”检测题
“整式”检测题
浅谈交通事故现场及事后处理方法
成功处理变压器现场局部放电量偏大的案例
卫生歌
讲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