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理论思考与对策研究

2020-01-08 02:08
科学咨询 2020年43期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学校

姚 翔

(邵阳学院 湖南邵阳 422000)

“互联网+”的优化和集成作用释放了组织的创新力和管理效能,推动组织管理发展进入到了一种新形态,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与输出模式提出了新要求,组织的新形态、社会的新要求为高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带来了强大的压力与动力。对比的研究表明,新生代大学生追求自主管理,强调自我激励,提升创新动能,他们参与高校管理的意向和需求表现得日趋强烈。实践证明,高等院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是学生、学校与社会三方力量动态平衡的必然结果,它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践体验—认知内化—自我提升”的螺旋循环中,增强综合能力素养,提升社会竞争能力,而且是高校拓展固化学科优势、夯实双一流建设基础、保持可持续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概念界定

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现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所谓高校管理,就是计划、组织、领导、监督和协调高校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活动,目的是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与资源,发挥各种积极因素,有效地完成教学、科研和服务任务,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培养与输送人才,提供服务。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就是在高校管理过程中既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与主体意识,又开放包容充分发扬民主,引导学生主动关心、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推动学生、学校与社会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学生的沟通、组织与管理能力,从而提高高校管理效能,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传统的高校管理是把学生作为主要的管理对象,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被割裂的甚至对立的状态。而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思想,则是把学生嵌入到高校管理的体系中,既是高校管理的对象又是高校管理的主体,学生的角色是多位一体的融合,学校与学生之间是和谐、共享、交融的。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具体包括学生个体、学生社团与高校组织三个层次,其中学生个体层次是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主要方面。学生个体层次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自觉性,促进学生思想上的教育与成熟、学习上的自觉与互助、体格上的锻炼与健全、生活上的自立与完善,培养学生成为有思想觉悟、有理论功底、有健康体魄、有完整人格,符合社会需要的“四有”青年。学生社团与高校组织层次上要引导帮助学生实现兴趣与能位的匹配,积极参加社团组织,参与社团活动与管理,通过社团平台融合学校民主管理的途径,自觉地在教学质量、教育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后勤管理等方面工作,实施参谋建议、配合执行、监督评价等一系列活动,实现参与学校管理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学生参与管理一种新型的高校管理模式,并不是追求学生的全员参与、事事参与和全程参与,而是在符合能位匹配要求下的有限参与。

从上述对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概念界定中不难发现,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特征,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主能动性特征。尽管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对高校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但这种创新充分遵循了学生的主体意愿与主人翁意识,是学生精神理性、行为自觉、意愿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充分自主完全能动的行为,它可以满足学生提升能力、完善自我的需要。二是有限独立性特征。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理念与行为独立的外在表现,但这种独立具有一定的限制性。究其原因是:首先,参与的方式必须符合学校的管理章程,参与管理的范围上也要根据学校管理类型进行确定,相对于学校管理主体处于服从与依附地位。其次,受主要的客观任务、心智模式成熟度以及时间能力学识的有限性的影响,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层次、范围、程度、人数以及具体事项等,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然后是管理的弹性特征。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同样需要正确引导强化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不能硬性规定从而避免僵化,应坚持弹性原则与能位匹配原则,只需要对参与方式、主要途径及管理范围等方面作出科学合理的制度性安排即可。最后是参与的时效性特征。一方面从学生个体的角度看,他们在校时间有限,参与高校管理受时效性的限制,同时在参与的过程中,学校也应对大学生参与管理的时间节点、时间周期等做出规范性管理,另一方面,对高校来说,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高校管理的一种制度性安排,它又是长期的,所以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表现出了有限时效与长期制度安排的综合性特点。

二、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参与高校治理的作用与意义表现在大学生个体与高校组织两个层面上。

(一)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

1.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当今社会是一个规则公平、竞争充分的社会,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提升核心竞争能力,而素质发展与能力提高又必然地源于教育、生产与管理实践。完善与提高学生的素质结构,培养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向社会输送符合需要的人才,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与立校之本。因此,高校应该从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三观”系统等多方面、多层次准确把握与定位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内容体系,努力培养学生成为理论功底深厚、专业知识扎实、职业视野开阔、思辨意识严谨、勇于开拓创新的时代弄潮儿。管理创新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过程,是管理体验与管理创新在大学生心灵土壤深处深耕播种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全面素质、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平台,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

2.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有利于学生合法权益的全面维护

大学生的心智模式与他们的年龄基本匹配,已经相对成熟,对客观事物有辨证的思维与逻辑主见,具有了较强的法律意识和参与意识,主人翁责任感的主体意识也表现得较为强烈。但高等院校原有的行政管理模式中,学生是管理对象,学生与学校管理之间保持着较大的心理距离与鸿沟,这种管理模式很难有效保障学生的切身权益。因此,高校有必要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吸纳大学生参与学校内部管理与决策,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参与高校管理,大学生的自主决策权、教育服务质量评价权和对高校有效管理的监督权才会得到充分尊重与彰显。显然,这是全面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全面调动学生自主意识、全面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必要途径与有效平台。

3.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需求能力的提升

上个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实行全面收费制度,由此,高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转化为服务者与消费者的关系。高校、学生与社会相互之间面临着双向选择的问题,高校输送的人才社会需不需要、社会满不满意是检验高校办学成果的客观标准,也是推动人才培养与高校改革的基础源动力。现在学生及其家庭是高等教育服务的主体消费者,是高等院校的主要“顾客”,这种新的思想站位逐渐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在高校管理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中也得到了广泛贯彻,是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动力因素。大学生对社会需要的适应表现在理论功底、专业知识、心智模式与管理情境四个方面的综合成熟度,参与高校治理有利于开拓大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智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管理的适应力与创新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匹配岗位要求、拓展职业发展与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

(二)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推动高校深化改革保持内涵式发展的强大动力

1.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高校民主决策管理的重要步骤

高校是国家与地方汇聚与培养知识分子的重要场所,高校管理在制定重要决策时要群策群力广纳众言,从而保障决策的合理性与公正性,保障多数人的合法权益。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作为高校权利分享机制的重要组成内容,必须从制度与行动两个层面得到贯彻落实,这不仅是发挥高校人才优势,促进高校建设与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实现民主决策管理的重要步骤,是高校管理阳光化、民主化的重要标志。所以,高校决策时多途径、多层次征求学生意见,是保证决策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意识、化解非理性行为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校园、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2.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高校履行核心使命的具体体现

与其他组织一样,高校也需要通过履行根本宗旨来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责任。高校的根本宗旨可以概括为培养人才、学术研究、服务社会、传承文化和引领创新五个基本方面,这五大宗旨的关系是,培养人才是核心,学术研究和传承文化是灵魂,服务社会和引领创新是两翼,它们之间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各自构成了高校的子目标体系,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为高校的目标网络。因此,高校始终要以人才培养为主要导向,始终围绕人才培养这条主轴线来开展工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承担起培育人才、输送人才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人才培育、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是一个体系化的过程,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是这个体系化过程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履行其核心宗旨担当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3.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保障高校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种大环境大背景的变化也给国内高校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和更大的挑战。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由量变转向质变、由数量扩张式发展转型可持续内涵式发展的大变革、大发展时期,各种矛盾、问题也逐渐显性化出来。同样,高校也是一个利益关系与利益相关者的综合体,各种个体与群体都有其相应的利益诉求,而且这些利益诉求都相应地希望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否则就会产生矛盾、冲突与内耗,降低高校管理效能。学生是构成高校的主要群体,是高等教育服务的主要消费者,因此,学生既是学校实施管理的客体对象,又是参与学校管理的主体成员。所以,高校秉持过程公正结果公平的原则,积极引导学生多层次、多方位地参与学校管理,既能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满足学生合理诉求,又可以预防或化解矛盾冲突,也能促使高校实现管理上的公平正义,最终促进高校实现其根本宗旨,履行好社会责任。

4.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学校增强凝聚力的有效途径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有利于推动高校构建活力、健康、精细、高效的管理体系,有利于民主管理、人本管理理念在高校中得到更广泛的贯彻落实,有利于聚拢人心聚合力量增强学校的凝聚力。这是因为学生、老师、管理者构成了高校的主要利益群体,彼此之间的关系交错复杂,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响应学生意愿、尊重学生意见、赋予学生自主参与权利,这样各自的位置摆正了、彼此的关系理顺了,有利于产生、传播和深化校园里彼此信任的心理氛围,可以动态发展和平衡学生、老师、管理者三方的利益关系,更好地推动教师塑造高尚的师德灵魂、学校营造厚重的育人氛围,促进学校发展以人格高尚、情感分明、学习自主、目标清晰、求真和谐为内核的校园文化建设。所有这些都会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凝聚人心,都是学校增强凝聚力提高管理效能的良好途径[1]。

三、国内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现状

目前,国内多数高校由于宣传教育不到位、参与管理的理念接受度不高以及高教改革滞后等多方面因素的叠加,导致学生参与高校管理之路仍然道长且艰。国内大学生参与高校治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主要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关法律缺位,参与管理缺乏法理基础

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人口基数庞大的特定的大学生群体参与高校治理,仍然没有单行的立法文本,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中,对大学生参与高校治理作出了一些条文性的立法规定,但这些条文性的立法规定散布在其他法律条规中,没有具体明确的实施细则。因此,尽管教育行政主管及相关部门及高校自身,在鼓励、引导、吸纳大学生参与高校治理做出了较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管理经验与实践成就,但由于法律法规层面的缺位,导致相关政策、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缺乏法理基础,可操作性较弱。

(二)理论总结滞后,参与管理缺乏理论指导

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相关制度安排、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方式,都需要相应的理论指导。管理实践缺乏正确的理论总结与指导就会迷失方向、缺乏效率,甚至出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在欧美国家普遍来说历史都比较悠久,实践经验丰富,相应的理论与制度也比较成熟。相较于西方高校,国内高校引导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则仍然是一种新事物、新实践,大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阶段。因此,国内高校引导学生参与管理,应该本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总体宗旨,矢志不渝地怀抱初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但是,国内高校在借鉴、吸纳国外管理经验与理论、丰富管理实践经验、提炼管理理念、发展成熟的管理理论与模式等方面,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的功课要做。

(三)主体意识不强,参与管理缺乏自主性

有实证调查表明,一方面,学校的管理事务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多数学生对参与高校管理的认知模糊或处于无知状态,对相关理念、制度安排及相关权利缺乏充分了解,学生参与的主体意识不强,主观意愿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受生活阅历有限、心智模式成熟度的影响,学生对学校内部管理的理解、意见与建议难以统一,加上组织领导缺乏或不力,参与过程表现出无序化、应付式、低质量的特征,学生的权益难以得到充分合理的保障。另外,受从众心理因素的影响,学生在管理过程中容易人云亦云,在管理上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缺乏也是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缺乏自主性的重要表现[2]。

(四)管理体制刚性化,参与管理缺乏实际效果

多数高校仍然延续着机械化的等级强烈的传统管理模式,管理思维僵化、管理体制刚性化的特征十分明显,学校管理层对学生参与管理持观望保守的态度,在管理方法上以强力控制为主,积极引导为辅,管理过程缺乏沟通与反馈。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学生是管理的直接客体与对象,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甚至是受压抑的,学生的热情、潜能与创造力难以被深度挖掘出来。受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制约,如能力与水平的局限性,管理经验大都停留在体验与感性认知阶段,以及对高校管理认知的偏差,导致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途径单一、机会缺少、层次偏低、程度不深,参与管理的自主性意愿不高,过程中缺乏协作意识与团队精神。众多原因叠加导致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效度不足、效果不好,甚至是流于形式。

(五)信息渠道有限,参与管理缺乏有效沟通

尽管信息化在当今世界得到了高速发展,信息与知识共享也成为人们的共同认知,但高校的信息发布与公开总是遮遮掩掩,或是步履蹒跚,与学生获取信息的意愿不能同步。大部分学生获取学校信息的渠道主要是学校官网、宣传栏告示、各种座谈会、传阅范围有限的书面文件,或是从课业教师、辅导员老师及其他同学处打听消息,有时正式的信息渠道也只是做做秀、走走过场,反而非正式渠道的小道消息不乏为部分同学所津津乐道。因此,受获取信息渠道的限制以及信息更新的滞后性影响,学生信息的可获得度低,获取信息不全面,获取的信息往往是过滤的、时间滞后的,信息质量低。信息渠道有限、信息沟通受阻,无疑会影响学生参与管理的时机、权益选择,这种状态的持续发展最终会降低学生参与管理的愿望、动机与行为,甚至会转化为一种消极的、回避的态度。这种态度的形成扩散,会压抑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阻碍学校进步,所以,无论是对学生个体还是高校组织都是一种损失[3]。

四、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对策与路径

(一)积极推进相关立法司法工作,完善顶层设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扩张发展,大学生群体规模日益庞大,如何满足他们正当合理的需要与诉求、如何保障他们正当合理的权益等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国内高校学生参与管理的实践面临管理主体不明确、权责边界不清晰、参与渠道不畅通、管理程序混乱、管理责任模糊及参与过程边缘化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其中突出的是顶层的制度安排和相关配套措施不健全、不完善等深层次问题。因此,有必要从立法与司法顶层设计开始,建立与完善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制度供给,加快推进相关配套制度改革,为高校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正确引导学生参与管理,提供根本性的制度与法律保障,这对促进大学生群体身心健康与综合素质发展,优化校园环境,促进高校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加快立法与司法的顶层设计,推动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制度供给,其关键举措是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立法与司法工作,健全与完善配套的法律制度,从根本上建立主体清晰、权责明确、程序合法、渠道畅通的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模式,从立法与司法层面保障大学生群体的合法权益;二是做好学生参与高校管理配套的制度建设,在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过程中,还涉及相关方权益保护、教育教学管理、高校行政管理、岗位设置与人员安排等诸多行政性工作,因此,完善司法与高校行政协调机制,明确政府教育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理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过程中的司法与行政关系,以及加强相关人才队伍的能力建设,将为化解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困难与问题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4]。

(二)构建与完善学生社团组织,加强管理体制建设

社团组织是高校大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众性组织,具有思想教育、培养能力、文化建设、动员资源、维护权益、满足需求和协调关系的功能。因此,高校要加强对社团组织的建设与管理,利用其自身的优势,通过大量的、多层次的、多方面的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精神风貌、社会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使之真正成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表达合理诉求的重要载体与有效途径[5]。

建设与管理学生社团组织,必须与管理体制建设同步推进。一要构建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学生代表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学代会上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等重大问题建言献策,是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二是要构建学生议事会制度,学校组织的学生议事会是一种协商机制,师生共同参与、平等对话,能够促进师生的情感沟通,也能在学校管理层与广大学生之间架起一条信息沟通、反映呼声的直通车,有利于解决学生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可实现学校民主化、人性化的管理。三要健全学生自治制度,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学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治理……”,提倡学生自治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高校传统的缺乏反馈的单向管理模式,促进高校体制改革健全管理制度,即时响应大学生的利益诉求,从而提升学生对学校管理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四要重构以学生会为龙头的学生社团组织,学生会是高校党委领导和团委指导的学生群众性组织,本质上是学生合法权益的代言人,是链接师生、校生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为此,高校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与宗旨,重构学校社团组织,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与创新意识。五要健全学生申诉制度,高校学生申诉委员会制度充分保障了学生的知情权和申诉权,凸显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学生申诉制度彰显了公平和正义,既是学生维权的合法程序与途径,又能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猜你喜欢
互联网+大学生学校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学校推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