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评价

2020-01-08 05:43刘莎莎
关键词:左心射血预见性

刘莎莎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内科,陕西 西安 710000)

冠心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导致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及心肌梗死等心脏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能够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为此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及护理十分重要,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我院为了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选取收治的76例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见正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2017年05月~2018年12月76例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方法-给予一般护理,如按照医嘱实施药物治疗等。

观察组方法-给予预见性护理,如下叙述:

(1)健康教育:先对患者介绍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等,且重点讲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等,以便于让其有个心理准备,放松紧张情绪。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及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瞳孔反射等,随后通过分析病情查看患者是否合并脑出血,一旦存在脑出血征像,则需立即实施相应救治措施。

(3)环境观察:护理人员需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在操作前后洗手、消毒,限制家属探视时间,以免引起交叉感染;与此同时为患者营造舒适环境,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且饮食以低盐、优质蛋白、高纤维素为主。

(4)并发症防治护理:该类患者常见并发症在于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为此护理人员应提前备好抢救药品及医疗器械,以便于最快速为患者实施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左心射血分数、心搏指数及收缩压。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x2与t行组间比较,采用(±s)与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以P<0.05表示有对比价值,均选择SPSS21.00软件分析。

2 结 果

比较心功能,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左心射血分数、心搏指数及收缩压相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左心射血分数、心搏指数高于对照组,而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冠心病与心肌梗死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疾病之一,可给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影响,前者疾病是由冠状动脉狭窄所引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血流流动速度,即减少流向心脏的血液,继而导致心肌组织缺血、缺氧,可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造成心肌梗死,为此以上两种疾病在临床上具有较为相似的发病原因及病理表现,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能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曾有学者研究表明: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加入预见性护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及改善心功能,而本次研究结果可证实以上说法,即观察组经预见性护理干预后的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左心射血分数、心搏指数高于对照组经一般护理干预后数据,且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该护理模式以严谨客观的科学理论为依据,通过重视患者心理及生理等方面健康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及个体化,为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及推广;除此之外,还能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预测疾病发展趋势,从而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快速把握疾病治疗黄金时机,对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3]。

总而言之,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改善心功能,值得应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左心射血预见性
陈朝金教授运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经验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护理干预措施
更 正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与心脏重构的相关性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慢性左心衰竭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