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其管理策略

2020-01-08 05:43牛翠芳
关键词:心内科重症发生率

牛翠芳

(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河北 保定 072750)

在护理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护理风险,这些都会影响到患者的病情恢复,甚至会出现一系列不安全的事件。由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大多数都是老年人,而且病情十分的复杂,变化比较快。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和年轻人有一定的区别,而且身体技能在逐渐的老化。在治疗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环境,以及自身心理的影响。所以说我们针对这些心内科危重症的患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提出了护理风险的管理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心内科重症患者,共计100例,将此10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

对照组共有男27例,女23例,年龄45~79岁,平均65岁;护理组共有男26例,女24例,年龄44~80岁,平均6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以往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是最基本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要定时定期的进行巡视,针对患者最基本的生命体征和病情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观察组又增加了护理风险管理。也就是患者在进入医院之后,要让患者知道自己所患疾病的严重性,以及不良后果。这样患者才能够充分的重视护理风险事件。在治疗的过程中,更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还要和家属沟通交流,让家属能够更理解医护人员,从而共同配合。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也要针对相关的操作制度进行静脉注射时要严格的控制,滴速过快过慢都会出现不良的情况。要规范地书写护理文书,客观的反应真实的状况。让患者能够处于一个相对安逸的住院环境。在患者经常经过的地方设置一些防滑岛的警示牌,尤其是卫生间。还有一部分患者比较躁动存在着意识障碍,我们要多关心。可以增加床挡,防止患者坠床。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住院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包括坠床、跌倒以及管道脱落等)准确记录;并根据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低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为了方便研究统计,我们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使用x2检验计数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50例患者在坠床、跌倒、药物渗透、烫伤、管道脱落等事件为4%(2/50)、4%(2/50)、10%(5/50)、4%(2/50)、4%(2/50),总发生率为26%(13/50)。

观察组50例患者在坠床、跌倒、药物渗透、烫伤、管道脱落等事件为0%(0/50)、0%(0/50)、2%(1/50)、4%(2/50)、2%(1/50),总发生率为8%(4/50)。

以上,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50例对照组中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分别为30%(15/50)、58%(29/50)、12%(6/50),总满意度为88%(44/50)。

50例对照组中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分别为34%(17/50)、66%(33/50)、0%(0/50),总满意度为100%(50/50)。

以上,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小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上文我们已经提到,大多数心内科的重症患者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人,他们的反应能力以及免疫能力都在下降。他们的病情存在着多变性,以及突发性的特点。心理科患者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的几率还是非常高的。经常会出现,因为护理不到位,引起的纠纷。如果护理工作没有做到位,不仅仅会影响到医院的形象,还会影响到患者的恢复以及术后的愈合。当前比较常见的护理风险就是坠床以及药物渗漏等等。所以我们可以在基础操作的过程中,增加更多的护理风险操作管理。针对所有的操作流程进行规范。让患者以及家属认识到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相关的类型。在住院的过程中更加仔细地照顾患者。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心血管内科的重症患者如果增加风险管理以及防护措施的护理,能够尽可能地降低安全隐患,也能让重症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提高他们在住院接受治疗期间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心内科重症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重症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