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2020-01-08 14:17
科学咨询 2020年34期
关键词:废弃物实验室生物

蒋 兰 杨 毅

(1.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 404120;2.重庆市抗肿瘤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 404120;3.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重庆 404000)

安全第一一直都是高校实验室永恒的主题。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快速发展,生命科学领域的快速提升,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尤其是医学院校开始搭建科研平台,从事一系列生物科学的研究。但随着学科的交叉越来越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由于生物实验研究对象通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风险性,实验室生物安全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实验室安全的重要部分。

一、生物安全事故案例

早在1967年,就报道有马尔堡病毒实验室感染事件,此次事件一共有三十七人,包括实验室研究人员、工人、医务人员都感染上了疾病,可引起高烧、恶心、腹泻和呕吐等各种紧急病症,甚至造成了相当一部分人死亡。经过病毒学家的快速调查,病毒来源于实验动物猴子,猴子携带了一种叫马尔堡病毒的病毒,比埃博拉病毒还要厉害。2004年4月北京等地先后发现新的SARS病例,经证实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所的工作人员违规操作导致。2010年12月,东北林业大学因做动物实验,导致28人感染布鲁氏菌,原因是实验动物没有进行防疫检验。2014年美国一所实验室没有按规定转移含炭疽的标本,导致数百人感染上了炭疽病。这一系列的生物安全事故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不容忽视[1]。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对策

(一)加强制度建设

健全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可以规范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操作。实验制度应该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化学品管理制度、废弃物处理制度、实验室安全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等,完善各种制度并严格执行,对不遵守制度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此外,还要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坚持定期对实验室的安全进行检查,及时排查安全隐患,跟踪整改,做好记录。第三,明确责任,每一个人包括负责人、管理员、实验人员必须了解自己的责任,将责任落实。最后,做好防范措施,制定合理的安全紧急预案。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可以清楚知晓处理流程,汇报电话,尽快争取上级指导,做到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二)安全培训与教育

曾有学者做了一个关于生物安全教育情况的调查,超过百分之二十的师生不具备基本的生物安全知识,24.8%的实验室没有实行准入制度,所以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与宣传。对高校师生进行安全教育,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2]。

首先应加强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作为一种常态化教育,安全教育要始终贯穿在老师和学生的实验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如可以编写《生物安全手册》将实验室安全涉及的主要问题如常见设备的操作、常见生化试剂安全知识、常见废弃物的处理、突发紧急情况的处理、近几年全国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等汇编成册,供实验老师和学生随时学习查阅;面向学生开设《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通过课程规范地学习实验室安全知识,如常见危化物品的分类、存放,常用仪器及消防器材的操作技能,了解高压容器的注意事项和使用流程,掌握紧急的应变措施。保证实验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已经具有从事相关实验的安全意识和素养,如熟悉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安全等级,实验室安全等级,在从事一项生物实验前,首先需要通过检查了解该生物的安全级别、实验室安全级别,再确定该实验室是否适合开展实验;进行安全演练,与传统的讲授方式比较,实战演练更能带动实验者的积极性,实践性更强,能让大家切身熟悉各种消防防护设施和提高处理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安全学分账户,给进入实验室的每一个人赋予一个安全分值,一旦做出了违反实验室规定的事情,便按照规定扣除相应分值,一旦低于某个值时就不被允许进入实验室,必须重新进行安全学习和通过考试才能重新进入。

此外,安全文化的缺失很容易导致安全意识的淡薄,故应积极地进行安全氛围的营造。如将实验室的各种规章制度、精密仪器操作规程上墙,在实验室悬挂警示标识,组织观看安全视频、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填写安全调查问卷、拍摄安全微视频、利用互联网信息化等手段开展安全教育,不定期邀请相关安全专家到校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派送实验管理人员外出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

(三)完善设施设备

仪器的正常运转是实验开展的基础,也是实验室安全的重要保障。生物实验与普通的理化实验不同,它涉及的实验仪器设备较为专业,如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pcr仪、细胞培养箱、冷冻离心机、液氮罐、超低温冰箱、高压灭菌锅、流式细胞仪等,甚至配有专门的细胞培养室用来培养各种细胞。这些设备一定要规范管理,建立相应的操作规程、定期保养、维护并做好相应记录,大型精密仪器还应由指定人员负责,任何人都不得违反操作规定。尤其是像高压灭菌锅这类压力容器,一定要定期对安全阀、压力表等进行检查,操作高压灭菌锅的工作人员也一定要进行安全培训并考核通过,否则此类设备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对于细胞培养室这种专门的房间,也一定要按照生物安全的要求进行消毒,做到定期用消毒液对实验地板进行消毒,用消毒酒精擦拭实验台面,对细胞培养箱消毒。实验前、实验结束后用紫外灯照射房间,进入细胞室应穿上已经灭菌好的的工作服、鞋套、口罩等。此外,实验室还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如护目镜,喷淋装置、防毒面具、生物防护服、急救药箱等。

(四)实验动物的管理

生物实验通常在进行分子实验、细胞实验的基础上,还涉及在动物身上做实验,所以对于实验动物也要进行严格管理。前面提到的东北林业大学因做动物实验,导致感染布鲁氏菌,原因就是实验动物管理不规范造成的。开展动物实验的动物应源于具有《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并附有动物质量合格证明书,不允许向无《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购买实验动物。普通实验室也不能作为饲养动物的地方,应该有专门的饲养房间,且饲养条件也应符合标准,如此才能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完毕后,实验动物尸体及废弃物等必须严格消毒、封闭包装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及时清扫实验室,保持实验室内、外清洁卫生,任何人不得随意丢弃、食用和出售动物[3]。

(五)废弃物处理

生物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如培养基、血清、生物样本、注射器、培养瓶、巴氏管等废弃物也应进行严格的管理。首先应该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废弃物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那些生物类如肿瘤细胞、微生物病原菌、血液等废弃物必须经过高压灭菌处理后才能倒入专门的垃圾回收装置,未经灭菌禁止带出实验室,避免微生物泄露,对环境造成污染。

(六)实验室设计

此外,生物实验室的设计布局和建造应该符合国家要求的标准。专业的生物实验室根据从事微生物的安全等级总共可以分成四个等级,一级最低,四级最高。其中防护设施、建筑结构特点、配备的装备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如一级、二级用于从事危害性较低的微生物及病毒实验,对成人、动植物没有危害性。区别在于前者可以不配备生物安全柜及消毒锅。三级生物实验室从事中毒危害性微生物及病毒实验,房间可与其他科研实验室在同一建筑物内,但与其他用房之间必须设一个过渡区域。四级实验室可进行高度危害性微生物及病毒实验,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害性,实验室最好设计成独立的建筑物。

三、结束语

新形势下的高校实验室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实验室生物安全涉及的不单单是实验室操作人员的个人安危,一旦出现事故,很有可能会给环境、人类和动植物带来严重危害。只有不断完善各种机制和制度,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保证实施设备的完善,正确处理废弃物,将责任落实到实处,才能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高校科研顺利开展打下基础,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

猜你喜欢
废弃物实验室生物
生物多样性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电子废弃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管理的思考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