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020-01-08 14:17
科学咨询 2020年34期
关键词:方向校企物流

杨 征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唐山 063200)

高职教育中有着丰富的技术专业。其中,高职物流信息技术专业,尤为受到家长和学生的偏爱。作为一个综合性特别强的行业,物流行业需要掌握英语、计算机、设备操作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而且,它发展前景非常广泛,不仅在国内需要物流人才,在国际上物流人才同样备受企业的欢迎。本文对高职物流信息技术专业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当下高职物流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专业教学目标不明确

上文提到物流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它的就业方向非常广泛,包括物流企业、货代公司、港口、货物集散中心和物流基地(园区)、事业单位的采购、仓储、包装等方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专一的教学方向,授课内容众多,且内容联系不深。

(二)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轨

物流行业是一个与国际经济或国内经济接轨的行业,它会随着经济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物流知识的时候,都是相对传统的、陈旧的知识内容,学生在就业以后,在校学习的知识,无法在企业中得到应用,对学生个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力。

(三)缺乏实践场地和设备

在高职学校中,其中80%的专业都需要学生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但由于学校实力、规模场地的限制,无法满足学生进行物流实践的要求,降低了学生学习动力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物流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物流人才培养方向

专业的培养方向,对学生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职教育是专业技术人才定向输出的教育机构,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首先要制定明确的培养方向,给教师和学生指明道路和方向,让学生在面对众多物流专业课程的时候,能够找到学习的侧重点,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校制定的方向,适当融入与专业发展方向有关的知识和内容,让学生能够早日了解未来的工作内容,在进入企业时更加得心应手。

例如,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可以根据学校所处区域,对本地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如高职学校处于沿海城市,可以将人才的培养方向定为港口、码头货物集散中心等和海关有关的物流内容;如果学校处于内陆地区,学校的教学侧重点,需要调整到物流的采购、仓储、包装、配送、运输等内容上。

(二)校企合作加强实践训练

在高职学校中,不少专业都会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课程内容的教授。通过校企合作联合授课的方法,能让学生在校学习物流知识的同时,接触到物流行业先进的技术和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物流技能水平,通过新旧知识的融合,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物流人才[2]。另外,在校企合作期间,学生还可以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训,让学生参与实际的物流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增加对物流专业内容的认识,明白学习物流知识的作用和重要性。

同时,在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部分企业会根据自身的实力及学校的教学水平,为学校捐献相应的实训设备、搭建产地,完善高职学校的硬件教学基础。能让学生将所学物流理论知识进行动手实践,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不断完善自身能力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物流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将来就业保驾护航。

(三)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准

在高职教育中,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不是企业,而物流专业的教师。教师个人能力的高低,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状态,到学生就业后的发展都和教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学校需要格外重视教师团队的建设。良好的师资力量能降低学生学习物流知识的难度,提升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能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掌握物流知识。

例如,学校可以采用“师工互换”的团队培训模式,赋予教师双重身份。物流教师在校期间,作为教师,负责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到企业进行培训深造时,教师可以作为员工,参与到企业的发展中,保证教师可以掌握第一手的物流前沿知识和技能。“师工互换”模式,在高职学校中的运用,既可以让教师积累更多的实际经验,又可以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及早掌握实用的物流技巧。

三、结束语

在培养高职物流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时,学校可以采用多种模式改善教学现状,提高人才定向输出效率,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方向校企物流
2022年组稿方向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