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的研究

2020-01-08 14:17潘叶林
科学咨询 2020年34期
关键词:教师应题目物理

潘叶林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陈仓初级中学 陕西宝鸡 721300)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传统教育的课堂,多以教师为主体,教师的“讲”占了绝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课堂中,多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懈怠的现象。因此,改变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模式,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逻辑思维的提高。教师积极对课堂模式进行创新,对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有重要意义[1]。

一、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面临的问题

对于刚步入初二的学生来讲,很多学生对物理学习感到困难重重,认为物理很难学懂,有些学生很吃力地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成绩没有提高,心里就出现了放弃的念头。作为一名物理教师,笔者看到这种现象不禁自问,物理真的很难学懂吗?还是教学方式出现了问题?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于新开的课程没有很好的心理准备,兴趣更是无从谈起。其次,教师应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由原来教师长篇大论的讲变成学生自己提问、自己回答,努力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二、核心素养下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注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个体认知发展规律来看,教学导入直接关系到后续的教学效果。开展有趣的课堂导入,创设与知识点紧密相关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教师应构建起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奇妙现象向学生提问,将物理中难以理解的问题生活化,拉近物理定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声现象”中,课本中对于声源、振动、介质以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定义十分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更是一头雾水。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开展情境教学,如播放一些学生喜欢的歌、一些优美的琴声等导入声音这个知识点,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声音。此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摸自己的声带发声,感受声带的振动,使学生切实感受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个概念。由此可以让学生将抽象的定理具体化,对此产生更真实的理解[2]。

(二)实施小组合作,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实施小组合作的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对物理定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将定理描述给小组成员,此举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当然,在组建小组时,要遵守优势互补的原则,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保证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对于一些较难的题目,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索。学生自己讨论出结果比教师直接宣布答案的方式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讲解九年级第十一章“认识电路”时,需要学生自己动手组装电路,这节课的顺利进行和相关的细节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仔细安排,这样才能让学生准确认识什么是电路以及串联和并联的区别。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小组合作,取长补短,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自己动手做电路,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三)设置课堂检测,激起学生学习潜力

课堂检测在一节课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检测不只是对学生掌握情况的检测,也是对教师授课情况的检测,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掌握情况很好,便不重视习题的练习,出现了眼高手低的情况,长期下去就会出现基础不扎实、拿不了分的现象。因此,适当的检测非常必要,检测后,教师可以清楚地掌握全体学生的掌握情况,哪些同学已经达到了要求,哪些同学还有待提高,在之后的课下工作中,教师可以采用相应的措施对学生“对症下药”,对于集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在课堂中统一讲解,同时也要进行反思,如自己是否清楚认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有,设置的问题是否超出了学生的现阶段水平等。对于一些较难的题目,教师可以进行指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潜力。

例如,学习九年级第十二章“欧姆定律”时,教师需要通过探索、推导向学生展现公式,之后需要学生灵活运用公式大量的练习,在这一部分的检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设置题目,有的学生“一看就会、一做就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做题不熟练,知识掌握不扎实,对此,教师要带领学生从简单题开始,逐步加深题目的难度。对于掌握好的学生,教师要适当加大题目难度,警惕学生出现认为自己已经掌握简单题便开始懈怠的现象。整体把握学生,提高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3]。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核心素养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逻辑思维的培养,初中生对于新开设的物理课程,处于懵懂的阶段,教师应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由浅入深地教学,给学生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猜你喜欢
教师应题目物理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留言板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