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2020-01-08 14:17文奚
科学咨询 2020年34期
关键词:时事热点核心

文奚 安

以“核心素养”为教学重点的新一轮初中生物教学改革已经缓缓拉开了帷幕。一段时间以来,“核心素养”“生物核心素养”成为了生物老师们重点关注的热词。自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出后,教育工作者们不断进行改革,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目标也越来越明确,主要是使学生在学校、在课堂上是学习的主体,这也对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不仅要培养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初中生物教学改革也必须提上日程。

一、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核心素养能力

初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离不开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谐温馨师生关系的建立,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想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就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时刻关注学生。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材施教,从而实现核心教养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学习的形式,同学之间互相督促,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

讲解“绿化,我们共同行动”时,可以让学生围绕怎么进行绿化进行小组讨论。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式教学,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当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可以成为小组中的一员,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课下也可以跟学生积极交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学生无话不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结合时事热点进行教学, 培养核心素养能力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进行,教学方面越来越注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及合作探究的能力。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先播放一些最近的时事热点视频,然后结合时事热点进行教学。这样可以使课本上抽象的知识点变得更具体,使课堂变得更有趣。结合时事热点进行教学,能使学生更关注社会热点,从而培养核心素养能力。

讲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时,教师可以联系时事热点——基因编辑婴儿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强调基因编辑婴儿的事件是不对的、是违法的、是违背伦理道德和科研诚信的,以此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形成正确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拓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形成科学思维

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不仅要讲好课本上的知识点,也要适当扩展,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更好地对知识内容进行理解,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为什么要培养学生初中生物核心素养能力呢?因为素养涵盖了知识和能力,处在心智水平的顶端和心智结构的核心。知识是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认知成果,能力是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而素养则是在正确的方向上稳定有效地发挥能力,它包括主干知识、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三个要素。而核心素养又是素养中的精髓和内核。比如正确的三观、卓越的创造能力、杰出的领袖才能,无疑是核心素养的要义,也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2]。

讲解“遗传病与优生优育”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遗传病有哪些?关于优生优育,我国已经实施了哪些相关政策?进而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形成科学思维。

四、结束语

根据以上探讨和分析得出的结果能够看出,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进行过程中,初中各个科目的教学都开始进行改革,生物教学也不例外。初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进行课改前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不断总结,同时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技巧,这样才能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策略。教师应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以及充分拓展生物科学知识,同时在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其全方面发展做出贡献,为祖国培养未来的栋梁。

猜你喜欢
时事热点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热点
时事半月谈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热点
时事政策
结合热点做演讲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漫画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