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探究

2020-01-08 14:17禹化雷
科学咨询 2020年34期
关键词:做作业所学教学方式

禹化雷

(山东省新泰市青云中学 山东泰安 271200)

初中生正处于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最佳时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为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基础,也是为提高数学成绩做保障。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提高数学成绩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一、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因素

(一)数学学科本身知识内容比较抽象

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逻辑性的学科,想要学好数学知识必须掌握前一节所学的内容,这样才能进行接下来的学习。但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和题目时,学生不能将旧知识和新知识进行结合,或者是旧知识没有全面掌握,导致对新知识的理解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受到打击,虽然有意识的地翻看和回忆旧知识,但却影响了学习效率,因此学生会感觉数学知识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久而久之会出现自暴自弃的心态,更别提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了。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存在问题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依旧以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为重点。在制定教学计划、设置教学内容及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都是选一些考试中比较容易考到的内容进行教学和课程设置,对那些考试中不涉及的内容和知识则没有注重讲解。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所学的知识不全面,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也会影响学习效率,虽然学生有心学习,但教师所讲内容不够全面,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也不够全面。加上教学方式基本上都是采用“灌输式”,就更加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

二、初中数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知识的学习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完成,如数据统计类的知识以及一些具有实践性的知识,这些都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才能完成。同时,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2]。例如,教学“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时,关于正方形的性质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再结合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讨论,这样不仅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知识,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小组讨论的乐趣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良好的听课习惯是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开展一些拓展性的教学,或者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仔细听讲,认真思考。例如,教学“成比例线段”时,教师讲课时可以渗透一些比较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听课习惯和思考习惯。教师可以引入地图和坐标相关的知识进行讲解,设计一些小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仔细听讲、认真思考的兴趣,进而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三)培养学生按时做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做作业的好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实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有培养学生按时做作业的良好习惯,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作业,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例如,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时,对于方程的难度教师可以划分三个等级,分别满足学习优秀的同学、一般的同学以及落后的同学,从而让他们感受到做作业的乐趣,进而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3]。

三、结束语

总之,初中数学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也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奠定基础。因此,广大初中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以学升为主体开展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做作业所学教学方式
不爱做作业的丁多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做作业
独立做作业,我可以!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非所学
非所学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