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改革艺术类专业投档规则的思考与实施

2020-01-08 19:15高志良霍永丰高振华何光伟
考试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投档艺术类平行

高志良 霍永丰 高振华 何光伟 徐 园 刘 超

近年来,随着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院校不断增加,艺术类考生规模逐年扩大,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投档规则作为考生备考参考和高校招生之间的纽带,与考生志愿填报满意度和艺术类院校专业招生质量高度相关,因此备受考生、高校和社会关注。2019 年国庆节前夕,河北省根据国家要求、考生和高校需求,结合招生工作实际,改革艺术类专业投档规则,进一步扩大平行志愿投档方式的实施范围,规则顺利推行。总结其中经验,除了规则自身的合理性外,在酝酿、公布、推行规则的过程中注重凝聚广泛的共识,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一、凝聚共识的原因

河北省艺术类专业投档规则改革主要聚焦在三个问题上,一是如何配置平行志愿与顺序志愿两种投档方式,即针对不同层次的院校(专业)使用不同投档方式的问题;二是有多少艺术类别能够以平行志愿方式投档;三是使用平行志愿投档方式时,不同艺术类别以文化、专业还是综合成绩作为依据的问题。就第一个问题而言,河北省分本科、专科两个层次,本科层次分A、B、C 三段:其中A 段使用顺序志愿方式投档,包括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参照执行院校(专业),原“211”工程院校的艺术类校考本科专业以及上述院校因未做分省计划或录取原则有特殊要求无法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艺术类统(联)考本科专业。B 段使用平行志愿方式投档,包括使用河北省统(联)考成绩并执行河北省统一投档规则的院校(专业)。C 段使用顺序志愿方式投档,包括A 段、B 段院校(专业)之外的其他艺术类本科院校(专业)。专科层次包含所有艺术类高职(专科)院校(专业),按“平行志愿组”和“顺序志愿组”并行投档,考生同一个志愿只能选择其中一组填报,不能兼报。就第二个问题而言,为扩大平行志愿投档方式的使用范围,河北省新增戏剧与影视学类、服装设计与表演类、书法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四类校际联考,与原有美术、音乐、舞蹈三大统考一共七个类别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方式,覆盖了绝大部分艺术类考生。对第三个问题,河北采用综合成绩投档,按照专业属性分两种占比形式:一是美术、音乐、舞蹈、书法学、服装设计与表演等五类,文化成绩占综合成绩的30%、专业成绩占综合成绩的70%,即“文化成绩(含政策性加分)*0.3+(专业成绩/专业满分)*750*0.7”(四舍五入保留3 位小数);二是戏剧与影视学类、播音与主持艺术两类,文化成绩占综合成绩的70%、专业成绩占综合成绩的30%,即“文化成绩(含政策性加分)*0.7+(专业成绩/专业满分)*750*0.3”(四舍五入保留3 位小数)。

规则虽然只有寥寥几段,却是千淘万漉而来。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各利益相关方对投档规则改革各有所求,特别是在扩大平行志愿投档实施范围的问题上尤为突出,其中考生较为关注的是投档时是以专业、文化还是综合成绩为依据,有哪些高校使用平行志愿投档方式两大问题,核心利益诉求是把考试成绩利用到极致;高校则因艺术类专业的录取原则与普通类专业大不相同,且艺术类专业之间录取要求也有差异,希望投档规则能够提供符合本校(专业)培养理念或适合本校(专业)培养的稳定生源;就社会大众而言,则更多地从宏观角度关注投档规则能否为考生提供多样的选择机会,认为平行志愿投档方式覆盖面大小是检验投档工作是否公平、科学、合理的重要标准;对社会培训机构等特殊利益群体而言,改革投档规则将迫使他们改变固有的培训、指导考生填报志愿方式,进而影响既得利益,甚至出现反对改革艺术类专业投档规则的声音。总的来看,虽然改革艺术类投档规则,进一步扩大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实施范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尽人皆知,但各利益相关方对改革规则的目标、方法等细节的构想并不统一。

作为投档工作的实施机构,需要省招办下功夫的绝不仅仅是简单地“大力拓展平行志愿投档方式的覆盖范围”,而是要在公平、科学、高效的总原则下,一方面思考如何完善投档规则在不同艺术类别考生和高校之间的衔接、过渡功能,另一方面考虑投档规则与专业测试设置、与不同类别层次高校录取原则之间相互影响等内在逻辑关系,系统谋划、调整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两种投档方式的格局。“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关键在于凝聚共识,没有广泛的共识,改革就难以推进,也难以取得全面成功。”[1]凝聚共识,能够激发考生和高校等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投档规则的制定,充分表达诉求,以利于规则的科学、合理和有效实施。在制定规则时,凝聚利益相关方共识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在起草规则时起保障作用

艺术类专业投档规则的条目多样,其中重要一条就是规定考生报考的心仪高校按何种成绩排序,这直接影响艺术类考生备考目标、方式和时间安排,影响高校对生源数量和质量的把控和筛选,因此有极强的导向性作用。在起草规则时根据考生现状和院校需求凝聚共识,有利于从源头避免依据不充分、有限理性、路径依赖、既得利益偏好等因素导致的规则设计不当,避免考生、高校在备考方式、招生要求上做大幅调整甚至重构,预防侵害考生利益、影响高校发展、社会稳定的情况发生。

(二)在制定规则中起优化作用

判断投档规则是否科学合理,要看其能否提高考生志愿填报的满意度、提高艺术类院校和专业选拔新生的质量、提高艺术类招生工作的效率。在制定规则过程中凝聚共识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征求考生、高校等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并对不同利益诉求进行梳理、中和的过程,能够对投档规则的结构、内容起到纠错、修正、丰富、补充的作用,即对规则进行内容优化;同时,凝聚共识的过程也是以投档规则为关键点,在报名、考试、志愿填报、录取等多环节、全程序的过程性优化,能起到避免就事论事、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等可能造成规则之间相互矛盾、冲突等隐患的作用。内容优化与过程优化结合起来,即起到优化规则的作用。

(三)在公布规则后起推行作用

对上述目标、过程的共识意味着利益相关方对投档规则结构、内容、细节和形成规则的方法、步骤的认同,意味着投档规则符合绝大部分考生和高校需求的统一综合标准,符合国家对艺术类人才培养的导向和社会对规则公平公正的要求。这样的投档规则一经公布,其批次设置、顺序志愿投档与平行志愿投档的格局、志愿数量等设置就立木南门,考生、高校、家长、社会能迅速适应规则的制度性安排,做出相应调整。

二、凝聚共识的意义

(一)从政策性认同到价值性认同

作为省级招办的决策结果,艺术类专业投档规则改革为解决艺术类考生投档问题而生,经综合考生、高校、社会等利益相关方的主张、意愿而成。在规则公布后,考生、高校对其基本安排、措施及预期成果会产生相应的政策认同。但是,艺术类平行志愿投档规则并非冷冰冰的生源筛选和输送工具,其运行不仅需要一般认知意义上的政策性认同,还需要包括行为、情感在内的价值性认同。价值性认同为规则实施提供最终的解释方式,对于高校把握好各省规则的普遍性与河北一省规则的特殊性关系、考生把握对投档规则的预期与现实效果的关系、社会大众把握规则(包括其他政策)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具有关键作用。 以充分的共识为桥梁,能够推动考生、高校和社会深入了解、把握投档规则改革的价值和意义,将推进改革的认知内化为理性自觉,实现政策与价值的双重认同,进而由被动遵守规则到主动遵循规则,最终达到提高规则设计和应用公信力的效果。

(二)从契合性认同到包容性认同

从长远和整体来看,艺术类专业投档规则改革特别是扩大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实施范围的措施必然增进各利益相关方的现实和整体利益,例如提高志愿的匹配程度、降低考生志愿填报风险、减少高校断档现象等等,此时各利益方的需求与规则改革带来的利益成果一致或较为一致,各利益相关方对规则会产生契合性认同。但艺术测试类别多样,考生个人与高校之间、各艺术类别群体之间的需求不尽相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规则实际运行效果与自身利益需求不吻合的情况,如投档过程中文化分数占比高低对不同类型考生、不同层次类别高校的影响,高校对自身所在批次(段)录取优先权的认识和看法,高校录取规则与省招办投档规则不能完全统一等问题。各利益相关方不一定会均等地感受规则改革的成效,极特殊情况下,甚至有个体对规则不满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经充分沟通、积极对话协商形成的共识,有利于也有助于推进利益相关方对艺术类专业投档规则改革,特别是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实施范围、方法的深度认知和认同,理解规则在满足共性与个性需求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获得对规则的包容性认同,在改革的实践中自觉消除与规则不吻合的观念和行为,放弃明显违背公共利益的诉求。

(三)从改革成果转为改革成效

“越是处于改革攻坚期,越需要汇集众智、增强合力;越是处于发展关键期,越需要凝聚人心、众志成城。”[2]共识经充分的交流、协商、理解而来,表明包括考生、高校在内的各利益方能够认同改革规则的目标、方法和成果,认清改革的风险、责任和义务,可使利益相关方有机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交互性主体。交互性主体因共识而具备协同行动的势能和共同推进的动能,高校“知所以破所以不破者如何”,能够协同河北省艺术类专业投档规则改革特别是扩大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实施范围的措施,合理安排艺术类专业招生的录取规则,进而实现提高艺术类考生志愿填报满意率和提高院校招生质量的双赢目标。考生和家长“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对艺术类平行志愿投档规则的实施成果和成效进行科学、理性的评估,合理超越个体利益、眼前利益以及不同艺术类别之间的诉求差异,进而缓解或降低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这样的背景下,招办系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各方精神和物质成本的耗损,实现规则实施中资源使用效率的最优化,使规则改革的成果最终转化为成效。

三、凝聚共识的方法

河北省艺术类专业投档规则改革过程中凝聚共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在范式中酝酿共识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约2/3 的省市在一定范围内对艺术类招生采用平行志愿投档方式,这为河北省艺术类专业投档规则改革提供了范式。通过梳理、分析和比较有关省份的政策文件,分批次、分类统计后可以发现,艺术类平行志愿投档规则由批次设置、文化/专业成绩占比、志愿设置等要素构成,有关省市根据国家政策、本省招生实际调整要素结构,因各要素的构成差异形成规则之间的差异。因此,掌握兄弟省市制定规则的要素布局,明确改革规则的目标、对象、路径、方法,了解发布前后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再结合河北省艺术类专业投档工作的现状,便可建立起符合艺术类招生考试规律的关键要素共识和规则草案。再通过既往录取数据模拟、检验规则草案,可形成符合国家要求及河北省实际的规则模型。

(二)在磨合中形成共识

“要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3]根据范式制定的规则模型虽然奠定了凝聚共识的基础,但只是一种理论可行的模型。在当前社会结构复杂、观念多元、自媒体等交互平台日趋多样的背景下,特别是在社会公众对政策、规则制定的影响日益深远的情况下,由制定者直接自上而下强行发布政策规则后待共识而生的方法绝不可行。共识并非凭空出现,它需要一个不同意见进行博弈、妥协、中和的平台,由规则的制定者主动引导各利益相关方表达对规则的期待、看法和利益诉求,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上下贯通观念和诉求以凝聚、形成共识。在实际过程中,河北省招办通过向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参照执行院校和有关“双一流”大学去函去电,组织省内重点骨干大学、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和艺术类职业中学、普通中学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充分了解考生和招生院校的需求及建议。在磨合中直面诉求、分析原因、阐释初衷,在修订、完善规则的过程中凝聚共识,在平等互信中增强共识,在协商协调中形成共识。

(三)在解读中扩大共识

高校作为招生工作的主体单位,对普通类别的平行志愿投档规则已有深度了解,对部分省市艺术类专业投档规则特别是平行志愿投档方式也有一定的共性认识和基础性了解,加之河北省招办在制定规则过程中已向各层次类别院校征求意见并做合理采纳,因此在推广中获得高校方的共识十分顺畅。对考生群体而言,让广大考生(家长、社会)看得见、读得懂、易理解、能监督是公布规则后扩大共识的关键,河北省招办除利用报刊、网站、微信、手机客户端等传统和现代传媒宣传规则外,还在省、市、县区招办和中学指定、培训精通艺术类专业投档、报考、志愿填报规则的“明白人”,由“明白人”负责专场解读、常态宣讲。通过宣传、解读,对规则的框架、结构、内容作全面解读,对规则的科学性、合理性、关联性、延续性作深入阐释。此举在回应考生、家长、社会对艺术类专业投档规则改革诉求的同时,也扩大了考生、家长、社会对规则的共识,最大限度地减少执行规则时遇到的阻力。

四、凝聚共识的效果

由于规则改革有凝聚共识作为基础,发布规则后,本科ABC 三段各段内院校分布,平行志愿与顺序志愿投档方式的使用范围,平行志愿使用综合成绩投档及综合成绩中文化、专业的相应比例等重要事项,均符合考生、家长的基本预期,考生、家长能快速认同规则并掌握河北省艺术类专业投档规则改革的要领,及时调整备考时间,合理组合、填报院校志愿。对高校而言,河北省艺术统考(校际联考成绩)、平行志愿或顺序志愿投档方式与本科ABC 三段所包含的院校三者之间,平行志愿投档方式中文化、专业成绩的构成与本校招生需求之间的关联基本符合基本预判,高校能够及时根据投档规则的变化,调整招生简章,研究并落实招生计划投放等事宜。凝聚共识在推进改革初衷向最终效果过渡的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的来看,河北省艺术类专业投档规则改革在为什么改、要不要改等方面已有广泛的共识,需要下功夫的是在改什么、怎么改等方面形成认识。其成功的借鉴意义在于,每一项关于高考的政策规则的设计、实施和推进都会引起广泛的关注,都将面对有广泛性、多层性利益诉求的群体,在酝酿、制定、公布、实施政策规则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的沟通、交流、互动等方式引导利益相关方对改革目标、方式、价值形成共识,可使政策规则在出台前具备前瞻性、系统性、整体性的基本特征,对于有序推行、平稳实施政策规则,强化人们的对改革的信心和信任有着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投档艺术类平行
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平行
逃离平行世界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山西省普通高考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解读
黑龙江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艺术类专访心得
2018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平行志愿填报,关键把握梯度

考试研究2020年2期

考试研究的其它文章
主持人语
稿 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