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的儿科医生短缺的困境与破解

2020-01-08 02:08王亚勤郑书易
健康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儿科医生台州市医患

王亚勤,刘 峰,郑书易,郑 琦

(1.台州市路桥区中医院 儿科,浙江 台州 318050;2.浙江中医药大学 第四临床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3.台州市路桥区政协提案委,浙江 台州 318050)

2016年1月1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落地。据有关测算[1],我国儿科医生缺口约20万人。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乃至十数年内,在延缓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同时,我国将迎来生育小高峰,婴幼儿数量和人口占比将持续递增。儿科医生紧缺问题将进一步加剧,儿科和儿科医生必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本研究以台州市路桥区为例,对区域内开设儿科专科的6家医院进行调研,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意见,以期为相关部门的资源配置和医疗改革作参考,为已经存在的儿科医生短缺亡羊补牢、为即将到来的二孩时代未雨绸缪。

1 台州市路桥区儿童人口和儿科医生现状

1.1 儿童人口数量 2017年底路桥区户籍人口45.8064万,户籍0~14岁儿童人数6.6309万,比例为14.5%。路桥区常住人口62.70万,由于常住人口儿童人数未纳入统计,如果按照户籍人口相同比例计,路桥区常住人口中0-14岁儿童人数约为9.09万;如果按照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0~14岁儿童人数人口占比16.6%(全国平均数)计,则为10.41万左右。

1.2 儿科医生人数与千名儿童比 路桥区有开设儿科专科的医院6家,共有儿科医生(助理执业医师及以上)43人,其中恩泽医院有4名儿科医生因兼顾临海、路桥两地,计半数,总数为41人。按照户籍儿童数计算千名儿童儿科医生数,为0.618,未达到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的每千儿童拥有儿科医师0.69人的目标。同时,考虑到本地儿科医生服务对象不仅仅是户籍内儿童,应该包括所有在路桥居住的常住儿童,从这个角度来说,与0.69人的目标存在有较大的缺口。

1.3 路桥区儿科医生现状 本次课题研究对43名儿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参与问卷调查的儿科医生中,男性18人,女性25人。年龄≤29岁8人,30~39岁20人,40~49岁8人,50~60岁7人,年龄段分布呈橄榄形。从最高学历看,硕士4人、本科38人、大专1人,本科占88.4%。本科阶段所学专业中,临床医学专业30人,占69.8%;儿科学(含临床医学儿科学方向)12人,占27.9%;中医学1人,占2.3%。在学习经历中有过儿科学背景的14人,占32.6%。专业技术职务方面,正高级7人,占16.3%;副高级8人,占18.6%;中级15人,占34.9%;初级13人,占30.2%。尽管每年有新的毕业生加入儿科医生队伍,但数据显示,路桥区全区的儿科医生总数每年平均增加2.5人,儿科医生流失情况较严重。成熟人才的流失与后续人才的培养不足将使儿科医师本已缺乏的现状更加雪上加霜。总体上看,儿科医生明显不足,流失严重。

2 儿科医生短缺的原因

2.1 内因

2.1.1 任务紧,待遇低,技术价值难体现 调研发现,儿科人均接诊人次在所有科室中位居前列,而同样完成一个患者的诊断或治疗工作,儿科的精细化程度更高,耗费精力更多。儿科医生在高速运转中放弃大量休息时间,但技术价值却难以得到体现,具体见表1所示。

表1 台州市路桥区6家医院各科门急诊人次数及构成比[n(%)]

从来自6家医院(其中路桥医院无妇产科病房、路桥三院无儿科病房)的三年汇总数据看,儿科住院病人均次费用在0.325 5~0.360 9万元之间,远低于内科的0.928 2~1.038 0万元,外科的0.939 8~1.001 4万元,也低于妇产科的0.444 8~0.512 8万元。其主要原因是儿童用药简单、剂量少,辅助检查少。从问卷结果看,儿科医生把收入偏低作为职业不满意的第一因素的占比最高。这与王瑶等[2]人对成都市儿科医生工作满意度的研究相一致,见表2。

表2 台州市路桥区6家医院各科出院人数及医疗费用(n)

2.1.2 病情判断难,安全风险大,执业环境差 访谈结果显示,儿科医生抱怨自己不仅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者、更是超荷载的心理负担者。每日面对就诊配合能力很低、病况描述不清的孩子,对病情的判断只能依靠医生的内在经验和孩子的外部表象,需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来判断。加之小儿病种有着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由于个体差异、未知领域的客观存在,误判的风险和误诊的压力无形中加大。此外,家长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太高,往往存在过度治疗或不愿用药的极端情况。医患沟通稍不留神,就可能招来质疑、谩骂,医患矛盾极易产生。有研究[3]表明,儿科医生的压力明显高于全院平均水平,其中医患关系紧张带来的压力最大。而部分媒体对医学知识不熟悉,为医患矛盾激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儿科执业风险并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儿科医生留下的意愿。陶骏贤等[4]研究认为,浙江省儿科医生工作满意度较低,离职意愿较高。儿科陷入“儿科医生缺编——儿童看病难——医患纠纷多——医生不愿留儿科——儿科医生更少”的循环。

2.2 外因

2.2.1 儿科学专业17年停招,人才梯队断层 1998年国家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后,儿科医学被归并到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专业自1999年开始停招,儿科医生人才补充受到影响。儿科医生培养机制变化使儿科医生要由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来担任,据秦一帆等[5]对安徽某医学院医学生就业意愿的调查,不愿意成为儿科医生的占57.55%。总量不足、分布失衡的儿科现实,容易诱发医患矛盾、加大儿科医生的职业风险[6],导致儿科医生在学术和事业上的发展受到影响,职业上升空间有限。

2.2.2 生育政策变化,孩次结构变化 从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到双独二孩、单独二孩,直至全面二孩,我国的生育政策经过多次渐进式的变化,使孩次结构有了较大变化。依据台州市路桥区卫生计生局的统计数据,在20~25岁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的情况下,出生人数稳步增加,特别是二孩出生人数明显增加,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带来的效应逐步显现,见表3。

表3 台州市路桥区2013—2017年出生孩次结构[n(%)]

数据表明,儿科医生短缺的状况将在未来若干年呈加剧态势。路桥区全区出生人数从2013年的3 886人上升到2017年的4 656人,5年间增幅19.81%,新生儿数量增加是加剧儿科医生短缺的重要因素。其次,新生儿中一孩下降明显,二孩、多孩占比不断新高,全区2013年二孩多孩出生1 429人,占总出生的36.77%;2017年二孩多孩出生2 846人,占总出生的61.13%,二孩及多孩比例的快速增长,意味着高龄产妇增加,将给出生缺陷儿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带来巨大压力,这也加剧了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

3 解决儿科医疗资源短缺的建议

3.1 加大宣传,建立认同,让儿科医生受尊重、有地位 留住儿科医生,更重要的是建立医院和社会对儿科医生的认同,使儿科医生提高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儿科工作,从而缓解儿童看病难问题。首先,由于儿科有着相当强的专业性、特殊性、实践性,应正确认识儿科作为一门完整学科体系的独立性。其次,要正确理解个体差异和科学未知领域等因素的客观存在。儿科病症表象模糊,容易混淆,给判断诊疗带来一定困难。医学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和高风险特征,对儿科医疗行为的期望值不能苛求万无一失。

3.2 薪酬上提升,职称上倾斜,让儿科医生有职业自豪感 破解儿科医生困境,需要通过提高儿科医生待遇,稳定儿科工作的人员队伍,吸引更多应届毕业生选择儿科临床工作。建议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将儿科医务人员收入水平作为各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之一,在机制上给予儿科扶持政策。在服务定价上,更多地考虑技术成本、人力成本,而不仅是药物消耗,使劳动价值得到认可和补偿。

3.3 严厉打击医闹,确保人身安全,改善医疗生态 医疗纠纷是医院临床科室的普遍问题,但在儿科显得更为严重。对待医疗纠纷,需要建立联动机制,宣传部门要掌握媒体舆论和网络舆情的导向,引导媒体客观报道涉医新闻,确保社会公众对涉医事件有客观的了解,对儿科医生工作有正确的认识。政法、公安部门应设立医疗场所纠纷预警及应急响应机制,当医患发生纠纷时,公安部门要及时到场,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保障儿科医生人身安全,引导患方依法提出诉求。对待医闹则严厉打击,通过处理一批案件,营造示范效应,还医院一个正常的生态环境。

3.4 加强儿科人才储备工作,让儿科后继有人 在儿科资源规划上,对总体数量、人才结构和人员分布和推进计划进行合理谋划,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通过“培养一批、转岗一批、提升一批”,增加儿科医生数量,逐步解决人才短缺、后继乏人问题。“培养一批”,指在目前儿科医生岗位吸引力不足的现况下,采取降低开考比例的办法吸引人才。“转岗一批”,指创造条件让有临床经验的相关专业医师转岗儿科,按照国家卫计委办公厅2015年制定的《儿科医师转岗培训方案》进行培训,在原有执业范围的基础上增加儿科执业资格。“提升一批”,指对目前在岗的低学历、低职称人员,通过送上级医院进修、进医学院校培训的方式,提升业务水平。通过以上方法,缓解儿科医生缺乏的燃眉之急,缓解二孩政策背景下儿科医生短缺的困境,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儿科医生台州市医患
汉末魏晋时期的医患关系考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书画教师作品选登
台州市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外来人员就地过年
关于实习医生医患沟通的教学调查及教学改革建议
标准化病人在培养全科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中的应用探索
92岁的儿科医生免费为病人看病
黏黏花
Efficient reading
儿科医生“荒”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