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研究

2020-01-08 02:23许娅雯徐超声
下一代 2020年5期
关键词:人格教育留守学生农村初中

许娅雯 徐超声

摘 要:随着农村人口流动到大型城市,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也成为国家和教育人士关注的重要问题。对于农村初中来说,留守少年有着特有的群体特征,语文教师该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是教师应该关注和研究的的重要问题。本文围绕这一议题进行了探讨,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人格教育;留守学生

农村学校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大问题。一段时间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不仅给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了影响,同时也直接导致了留守学生数量增多。留守学生因家庭氛围和情感的因素导致更多的教育问题出现,农村初中学校的教育工作难度增大。针对农村初中留守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是语文教师应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内容。

一、健康人格概述

人格是一個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一个人的个性,或者是一个人对情绪、情感、思维、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综合协调能力。健康的人格就是在情绪、情感、思维、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综合协调能力。健康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保障,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很多外在条件或许转瞬即逝,但是真正能够让人感受到快乐和幸福的是拥有健康的人格。在当前的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是学科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

二、农村初中留守学生人格成长的现状

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学生问题现象已经十分严重。据调查显示,农村壮年有近80%的人外出务工,家庭小孩留守在农村家庭,采取隔代抚养的方式。有近30%的孩子父母在外务工时间超过10年,也就是说小孩子的整个成长期都脱离父母。农村初中也具有大量的留守学生,这些留守学生长期离开父母的陪伴,比父母在在身边的学生更渴望陪伴和关怀。而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这些留守学生也存在生活和学习习惯差;心理不健全,性格内向孤僻;学习动力不足,成绩较差等普遍性问题。一些初中留守学生由于长时间情感缺失,感到内心孤独,很容易在网络上寻找情感的出口。但是学生们自身阅历少,很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价值观或思想意识的影响,继而反映在学生的行为表现上。比如沉迷于网络直播或网络游戏,学习兴趣越来越低,导致课程内容跟不上,陷入到学习恶性循环中,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掉,耽误了学业。

三、语文教学中培养留守学生健康人格的有效策略

语文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为此,语文教师应关注到初中留守学生这一群体,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对这部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在课程内容中融入更多的情感教育。对于留守学生来说,缺少母爱或父爱是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为此,在语文阅读写作以及语文实践活动中,融入更多的父母和子女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对父母有更多的理解。比如,设置每周一次的母子交流课,然后将母子交流课以文字、图画、音乐、诗歌等方式表达出来。对于留守学生来说,可采取网络互动的形式,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在网络中与学生的母亲进行交流,交流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见闻,促进学生和母亲的交流沟通,帮助学生和远在外地的家人建立情感连接。通过母子交流课的方式,留守学生能够感受到母亲的关爱和在乎,帮助这部分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和理解母亲的不易,帮助留守学生提高情感交流能力,树立健康的人格。

其次,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更多的分享互动内容。由于留守学生长期缺乏父母陪伴,性格大多内向孤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有针对性地多编排和组织一些分享互动类的活动内容。比如,在课堂上多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来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留守学生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愿意参与到小组成员当中,共同来完成合作任务。对于一些留守学生本来表达能力弱的情况,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鼓励,让他们能够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逐步体验到参与的愉悦度,消除内心自卑的心理,建立更多的自信心,通过这些互动教学方式的应用,帮助留守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认知并逐步养成自己与他人良好的人际互动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与留守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通过创造一些与留守学生单独交流的机会,关心和询问留守学生的心理或学习困惑,给与学生积极的建议和力所能及的帮助,让留守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理解,使他们不怕向他人表达情绪或寻求帮助,消除他们的不良认知,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建立良好的自我和他人情感交流双向反馈机制。

其三,注重对学生逆商的培养和训练。人生道路上不可能始终一帆风顺,困境和挫折是每个人成长过程必须面对的情境或时刻。对于留守学生来说,未来的发展有无限的可能,过去的经历并不能成为他们未来更好发展的阻力,而应该成为他们成长的土壤。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逆商的培养和训练,帮助学生们正确面对挫折困难,能够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敢于与困难作斗争,而不是怨天尤人,逃避困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健康人格培养的内容进行阅读或写作教学。将人格培养中的正面素材和反面素材进行对比,让学生们根据不同的案例素材进行写作,这一过程能够引导留守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对生命成长过程中的挫折和困境以及应对态度和行为方式进行反省和借鉴,有利于留守学生增进情商和逆商,能够具有更强的战胜困境的勇气。这样的训练训练不仅能够让留守学生以健康的心态来看待自己以往的成长经历,而且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愿意为了更长远的学习和发展目标而奋斗。

其四,将农村的自然环境作为健康人格教育的重要资源。农村开发项目少,拥有很多的自然环境自然,语文教学活动可将这些自然环境作为实践活动的场景。在自然实践活动中让留守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对生活充满热情,心理更加健康积极。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农村初中学校应结合留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科特征,采取适当的策略,有意识得帮助这些留守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帮助他们能够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留守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优化措施,刘花兰,《教师博览:科研版》,2019(1).

[2]人格培养目标下对语文教学活动的思考,石新春,《语文天地》,2019(5).

[3]在语文课堂上运用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汪舒悦,《亚太教育》,2019(2).

猜你喜欢
人格教育留守学生农村初中
如何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强化人格教育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与人格教育
幼儿健康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策略探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