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收夏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2020-01-09 07:03谷利敏张美微乔江方
种业导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喷药行距含水率

牛 军, 谷利敏, 张美微, 乔江方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0)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2019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达41 284千hm2,产量达26 077万t[1]。河南省玉米常年种植面积333.33万hm2以上,占河南省耕种面积的40%左右[2]。小麦全程机械化程度达到90%以上,相对而言,玉米生产过程机械化水平较低。玉米生产过程中,机械播种水平较高,达到80%,但机械化收获率仅为65%,且以机械摘穗为主[3-5]。随着对粒收关键障碍因素的研究和攻关及玉米粒收品种选育和审定,粒收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已逐步成熟。2016—2018年,河南省玉米机械粒收累计推广面积已达99.6万hm2,玉米收获机械保有量已达20万台[6]。宣传和推广粒收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为进一步解放劳动力、促进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和农业增产增效提供技术指导。

1 粒收玉米品种选择

综合考虑粒收玉米品种生育期、抗病性和稳产性,选择经国家和其他正规渠道审定的、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主要推广的宜粒收玉米品种。在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25%,倒伏率≤5%。近年来,通过国家和省级粒收玉米审定的品种有郑单309、豫单9953、云台玉39、丰德存玉10号、新单68、郑原玉432、京农科728等。水肥好的地块可选耐密高产品种;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病虫草流行情况,尽量避开可能存在的品种缺陷;在玉米穗期易遭遇高温天气的地区,尽量选择耐高温品种。

2 机械精量种肥同播

播种是保证苗期质量的重要环节,苗全、苗齐、苗壮是玉米高产高效的关键。机械化精量播种指将玉米种子按农艺栽培要求的播量、行距、株距、深度精确播入土壤,并随即适当镇压的一种综合性机械化种植技术,可一次性完成深施、播种、覆土、起垄、镇压等作业。

2.1 整地

前茬作物小麦收获后秸秆还田,麦茬高度以不高于10 cm为宜,麦秆应切碎(长度≤10 cm)并抛撒均匀,若留茬高度≥20 cm且秸秆量较大,宜利用旋耕灭茬机械及时灭茬[7]。

2.2 种子处理

选用饱满、均匀一致的高质量包衣种子,保证种子发芽率≥95%、纯度≥99%、净度≥99%。优先选择发芽势高的种子,单粒点播时要求发芽率更高。针对当地常年发生的病虫害,用对应药剂将种子包衣。播种前可将推荐浓度的辛硫磷乳油、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和多菌灵等按比例比较拌种,防治多种地下害虫和种传病害。

2.3 种肥同播

根据选用玉米品种特性和当地气象条件选择适宜种植密度[8-9],在河南一般种植密度为5.25万~6.75万株/hm2。选用免耕精量种肥同播机进行单粒播种,等行距种植,行距60~65 cm。或宽窄行种植,宽行距70~80 cm,窄行距50~40 cm。播种深度3~5 cm。肥料行与播种行应间隔5 cm以上。

3 科学施肥

夏玉米施肥应掌握追肥为主、基肥并重的原则。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含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或包膜肥料,根据土壤地力水平和目标产量进行施肥量调整。一般按每生产100 kg籽粒需要2.6~3.0 kg纯氮,中低产田取下限,高产田取上限。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P2O590~105 kg/hm2、K2O 75~135 kg/hm2。播种时,将40%的氮肥、全部磷钾肥和微肥作为基肥施入土壤。在拔节后至大喇叭口期,追施60%氮肥。追肥时可采用玉米施肥机,改传统表土撒施为深施,提高肥效[10]。

4 适时灌溉

为保证出苗质量,播种时要足墒播种,土壤水分保持田间持水量在60%~70%,土壤含水率不足时应及时浇蒙头水。9叶期前,土壤水分下限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12叶期,促进穗分化,土壤水分下限为田间持水量70%。抽雄期是需水临界期,土壤水分下降为田间持水量的70%[11]。生产中,应根据气象和植株长势,及时补助灌溉。大田中,可采用畦灌、喷灌、滴灌等方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5 机械化病虫害草防治

采用无人机或农机动力喷雾器在播种或出苗前、3~5叶期、开花期和其他必要时期进行病虫草害防治。玉米苗期病虫害发生较多,是防治的关键时期[12]。在玉米播种或出苗前,土壤温、湿度都适宜时,乙秀丁酯、乙草胺、莠去津,对水后进行喷雾封闭除草。在玉米出苗3叶前一喷多防,用吡虫啉或毒死蜱加敌百虫或辛硫磷乳油对水后对幼苗喷施,防治二点委夜蛾、玉米蚜、黏虫、蓟马、灰飞虱等害虫,同时有效预防粗缩病。在虫害发生严重时,可每隔5 d连喷3次,以提高防治效果。

目前,喷洒除草剂或农药的主要是喷杆式喷药机,喷药机在喷药作业时作业速度要匀速,4 级风力以上天气不能作业。喷药作业中尽量让喷头离地面近些,以免药液损失。在干旱情况下,要加大对水量,降低作业速度或更换大流量喷头,以增加药效。中途停车时要马上关闭喷头,避免喷药过量引起药害,地头转弯时要随着机组驶出地块而关闭喷头,避免喷药过量引起药害。

6 化控防倒伏

玉米机械粒收要求玉米倒伏率低于5%,否则玉米损失率较大。在玉米拔节前,可以使用喷洒控制株高、控制旺长的药剂,如玉米健壮素、矮壮饱、玉得乐、玉黄金、多效唑等。有些玉米品种如豫单9953,购买种子时搭配玉米伴侣,在拔节前施用可显著降低株高、缩短节间长度,增加玉米抗倒伏耐旱能力[13]。

7 机械化籽粒收获技术

随着玉米机械化粒收技术的发展,粒收品种选育和粒收机械的推广,机械化粒收技术已基本成熟。在玉米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含水率低于25%时,可采用玉米籽粒收获机进行收获,次完成摘穗、剥皮、脱粒、秸秆粉碎和秸秆还田等作业。采用能收获玉米籽粒的收获机械进行玉米收获,割台行距应与玉米种植行距相适应,行距偏差不宜超过5 cm[14]。玉米机械化籽粒收获时,玉米倒伏率不宜>5%。收获后应及时晾晒或烘干,在籽粒含水率降到14%以下后安全入仓。

猜你喜欢
喷药行距含水率
直接估计法预测不同层凋落物含水率的适用性分析
北疆杂交棉稀植等行距机采模式研究
昆明森林可燃物燃烧机理研究
基于PLC 果树喷药机控制系统设计
千针万线草幼苗出土及生长对土壤含水率的响应
果树喷药巧时期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辽宁不同生态区行距配置对玉米形态、光合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缩行扩株”对重庆丘陵山区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高温天气果园喷药有“四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