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探析

2020-01-09 10:01凌伯新
课外语文 2020年16期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语文传统

凌伯新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沙埔中学,广东 广州 510000)

传统文化是中国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不断进步所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之魂的文化瑰宝,其中包含着民族特征、民族观念、民族精神、民族理念等重要的内涵,是所有民族的精神文化。在现代较为明显的传统文化有古诗、古文、词语、书法、围棋、戏曲、对联等。另外,传统文化在涉及到文化方面内容的同时,还囊括了一些精神层面的内容,例如道德修养、为人品质等。因此,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继承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重理轻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进展缓慢。语文作为中国的国学,汉语作为中国的国语,是传播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因此,现代教师要结合自身所教科目,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内涵,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学生的文化底蕴浅薄,导致学生一直领悟不到语文学习的精髓。而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让学生在面对一些文化典故、成语、古文时不至不知晓。而在语文的教学中,将传统文化渗入其中,虽然在当下可能没有马上被用到,但是在将来涉及到有关知识点的学习时,学生就能够懂得一点。这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人文底蕴,在促进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积累了文化素材,促进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

(二)提升应试教育的人文内涵

在现代的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是十分深的,应试教育对部分教师的影响是十分重的,对此,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部分教师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导致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能够提高自身成绩上。因此,《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四大经典名著无人阅读,殊不知,这些才是能够真正提升一个学生文化内涵、语文水平的素材。因此,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有效提升应试教育的人文内涵,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三)传统文化对于初中学生的重大意义

对于一个中国学生而言,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的传统文化是当代学生所要承担的历史责任。一个中国的学生唯有学习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了解中国的伟大,才能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现在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另外,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可以让学生看到一个民族的进程,一个民族的光辉与衰败,才能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自己国家的历史,增强爱国之心,增加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一)依据课本内容,渗透传统文化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材引入了许多传统文化的知识点,教师通过对这部分的讲解,学生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有效学习,可以很好地提高自身能力。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有逻辑、有条理地为学生讲解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点,进而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以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教材内容为例,在讲解《观沧海》这首古诗词时,可以知道,这首诗是伟大的军事家曹操所写,而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人物,其思想在现代也是十分有用的。对此,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渗透曹操的性格、经历,相关治国思想,其余的诗词等,在给学生传授这些知识的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学习曹操思想中的精华,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思想高度,让传统文化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走进学生的思想,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二)依据学生写作,渗透传统文化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很重要,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在作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一个具有优秀写作水平的学生,离不开平时的阅读和积累,而领悟汉字的真正内涵,离不开阅读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少不了积累有效的传统文化素材,这样,在写作时,才能灵活运用一些成语、典故、文言佳句,从而使学生能够写出一篇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文章。以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教材内容为例,教师在讲解《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内容时,就可以以“爱国之情”作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一些古诗词。例如“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等,以此来让学生的作文更加富有人文气息。

(三)借助多媒体,渗透传统文化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师的教学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在现代的课堂中,多媒体设备的普及满足了现代学生的学习需要,多媒体等现代信息设备的应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热情,增添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对此,教师利用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传统文化学习的教学课堂,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例如学生大部分对文言文的学习感到恐惧,对此,在学习文言文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从视频、音乐、野史等角度入手,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以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教材内容为例,在学习《岳阳楼记》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和背景介绍,让学生能够对这篇文章的创作等有所了解,进而可以有深度地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促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三、总结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来所蕴含的中国瑰宝,是祖先所留给后人的重要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进而能够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闪闪发光。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精神品质,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依据自身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完善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以便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多媒体初中语文传统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