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诗词培养高中生人文素养策略探究

2020-01-09 10:01王雅琴
课外语文 2020年16期
关键词:古诗诗词人文

王雅琴

(浙江省慈溪市逍林中学,浙江 慈溪 315300)

在素质教育的逐步推广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成为了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所在,通过古诗文教学内容的深化使得学生得到人文素养培养的凭借依据,在优美语言和诗词节奏的赏析中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让学生发现人生价值的所在,在知识、技能、情感等三大目标的实现中引导学生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从而使得高中语文诗词教学得到实效性的发展,让古诗词的教学引领学生回归教育本真,让学生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最终达到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一、诗词教学对培养高中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情感

对于高中生的语文教学而言,面对高考的压力,学生的思想、情感等波动也会愈加强烈,倘若我们没有正确引导,很容易诱发学生的厌学心态。而语文教学中诗词教学的落实就不同,它不仅有着人文性的教育本质,同时也是学生情感渲染的有效途径,通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对古人博大精深哲学思想的感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饱览、对灿烂文明的传承等,使得学生在了解古人精神的同时进行自身情感的优化,从而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让学生在探究诗词这一文学成就的同时进行情感感悟,在了解古诗背景资料的同时健全人格发展。

(二)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素质教学理念的落实中,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语文文化知识,还要让学生得到语文能力的提升,诗词教学作为高中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不仅深化着学生的语文精神,同时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这一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诗词背景、含义、中心思想、所表达的哲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字词品味、徜徉、栖息的过程中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优化,让学生在诗词的学习中领悟到古诗的魅力,感悟到古诗的韵律美、字词美、和谐美,在尊重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其育人的价值所在,让学生享受语文古诗的学习,让学生乐于主动学习古诗、让学生善于欣赏古诗,在不同篇目的学习中进行学生语言与意境的统一,开启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之旅。

(三)有利于深化学生的语文素养

古诗的发展可谓是历史悠久,在唐诗宋词元曲的探究中,我们不仅可以深切感悟到其语言特色的变化,同时也可以展开语感的优化,在吸收祖国语言精华的同时使学生得到文化底蕴的积淀,更重要的是在高中教育时期,在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发展的阶段,在语文诗词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进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还要利用古诗文中所蕴含的情感、价值观、人生态度等进行学生成长发展的塑造,让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得到语文素养的提升,继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学生将来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科学化诗词解析的学习中形成知识、能力、品质等共同的发展。

二、诗词培养高中生人文素养的策略探究

(一)多元吟诵,感悟诗词语言特色,优化学生人文素养

在高中诗词的教学中,“诵读”可以说是基础所在,也是学生感悟古诗节奏美的有效途径,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是教师示范学生跟读的一种学习模式,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落实,在没有交流、单一枯燥的学习过程中极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态度,为此,当我们在进行这一教学时,为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让学生对诗词的语言特色有一个深入的感悟,我们可以通过多元化吟诵活动进行课堂学习氛围的创设,让学生在这一灵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古诗学习的乐趣所在。例如在进行《琵琶行》这一诗词教学时,为有效提高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优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吟诵时我们可以为学生开展“定位合作吟诵”的活动,我们可以将这一古诗词进行情感划分,在这一科学划分的基础上为学生制定角色定位合作,如第一,闻琴者;第二,聆听者;第三,弹奏者;第四,诉说者,在这一吟诵的学习中使得学生体会诗歌描写手法的艺术特色。或者,我们也可以为学生开展“情感朗读擂台赛”,让学生就欢乐篇“轻拢慢捻抹复挑”沉思篇“幽咽泉流水下滩”悲愤篇“银瓶乍破水浆迸”这三部分展开诗词的情感诵读比赛,在多元吟诵活动的开展中深化学生的诗词语言,让学生对此诗词的语言特色展开探究分析,在学生诵读兴趣的激发下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字词探究,解读诗词语言深意,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对于古诗词的学习而言,要想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其字词的探究便是重要的基础所在,在古诗字词背后的解析中,我们不仅可以领悟作者情感的变化,同时也可以掌握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方向,在解读诗词语言深意的同时使得学生得到人生价值观的塑造,实现健康思想道德情感的优化。例如在进行《虞美人》这一诗词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对其字词的探究分析,为学生展开情感的深化,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在这一句中对于“了”这个词,本意上是指了结、完结,但是当我们进行诗词内容的整体感知时,便会发现一个“了”字深入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色彩,本是春花秋月的美好景象,作者却用了一个“了”字进行完结,不仅表达了其人生的绝望之感,同时也活化了作者的内心活动;又如“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一句中的“月”,诗词两次提到了“月”,在这一深入的映射中,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怀念,同时也与作者锦衣玉食的生活与囚徒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可见,字词的分析对学生思想、情感、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性所在,为此,我们一定要深入字词的探究,在解读诗词语言深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证。

(三)情感分析,领悟诗词语言思想,深化学生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具有多元性,同时也更加具有情感性,这也就说明当我们在进行诗词作品的教学时,要注意其深层次的人文底蕴,在民主、开放、平等的教学氛围中,为学生开展诗词情感教学探究,使得学生在诗词情感分析的过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塑造,进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进行《声声慢》这一诗词教学时,古诗整体的基调是围绕一个“愁”字展开的速写,那么在进行这一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对李清照的人生际遇进行情感分析,通过对作者人生历程的了解分析,通过知人论世从而使得学生感悟作者坚韧孤高的灵魂,在了解诗歌作词的背景情感中带领学生走进诗中主人公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在“淡酒、晚风、孤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所构成的意境中走进作者苦闷复杂的心灵,通过情感的分析以及诗词语言思想的勾勒,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在诗词情感的解读中进行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发挥诗词教学的育人价值。

三、结语

在诗词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素养,我们不仅要做到教材内容的深化,还要遵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性,在活动中进行思想的渲染、在情感分析中优化学生个性品质,从而使得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塑造,在古诗词的探究中完善人格,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

猜你喜欢
古诗诗词人文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诗词之页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