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2020-01-09 11:53李康乐
课外语文 2020年18期
关键词:写字识字文字

李康乐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

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知识储备不足。在识字、写字过程中,学生难以通过感观感受而将知识要点有效渗透于内心深处。识字、写字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识字、写字习惯几个方面出发。循序渐进,从简单易懂的地方切入,让学生在识字、写字中有发现,有收获,才能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入到学习中。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有效性思考

(一)以形促思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古老的华夏民族,雄踞东方大地,早于公元前4300年即出现了表示文字的符号,而商代的甲骨文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文字体系。汉字来源于甲骨文,甲骨文属于象形文字,又称之为表意文字。区别于表音文字,表意文字通过原始的图画来表达信息。自文字诞生起,汉文字不断发展、变化。沧海桑田,时至如今,汉文字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依稀可从文字的“形状”上找寻到原始文字的蛛丝马迹。儿童阶段的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而抽象思维能力较为欠缺。在识字写字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利用文字形象的特性,以形促思,强化学生的识字印象。比如在一年级教学认识简单的文字时,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卡通图片形式向学生介绍如下简单的文字:“山”字,图片显示连绵起伏的山脉,山峰有高有低,错落有致。“月”字,图片显示弯弯的月亮,与“月”字十分相似。“日”字,图片显示出圆圆的太阳公公,为了书写方便,圆圈形的“日”,就演变成为今天的“日”。那么,“日”字中间的一横是怎么来的?人们在观察太阳时,阳光刺眼,光感细胞暂时性失明。此时,直观的视觉感受就出现了黑影,“日”字中间的一横也即代表视觉中出现的黑影。

(二)寓教于乐

在小学生识字教学过程中,游戏教学能活跃课堂氛围。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识字,思维更加发散,记忆更加深刻,教学效率更高,能达到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如何进行趣味教学?一言以蔽之,游戏教学。一提到游戏,学生的热情立刻就被激发了出来。例如为了巩固学生对所学生字、错别字的认知,我组织了“啄木鸟治病”的小游戏。具体为:出示一张卡片,卡片上画上一棵大树,大树的树叶上挂满小卡片,卡片上写字,有对的字、错的字。这时,我对学生说:“同学们,这棵大树生病了,因为树上长了错别字。现在,假如你们是啄木鸟医生,你们需要怎么办?”学生兴趣很高,纷纷说道:“要找出错别字。”利用这类小游戏的方法,同样能达到巩固训练生字的目的,但却比传统的“抄写10遍”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猜字谜”“欢乐对对碰”“夺彩旗”也是不错的识字游戏活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写字教学有效性思考

(一)兴趣激发

儿童阶段的小学生,拥有浓郁的好奇心,热情洋溢,反应敏捷。喜欢故事是儿童的天性使然。曲折的故事情节,鲜活的故事人物,丰富的故事内容,能快速而全面地吸引学生群体的注意力,使其全程投入于故事情境之中。在津津有味听故事的过程中,学生情随意动,思绪纷飞,头脑中幻化出故事的场景,想象故事中的画面。故事除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还拥有良好的引导功能,让学生在听完故事后有书写字词的欲望。故事直击学生内心,引发学生自然情绪的发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故事促使学生思考,启迪智慧,发人深思。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一个好故事,既可作为语文教学的手段,也可作为学生写字学习的初始点。在课堂导入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学主题,实施故事导入法。事实上,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大量的教学主题即是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如神话故事《女娲补天》、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语文教材中的故事,或出自名家之手,或节选自古典名著,文笔优美,立意高远,极具可读性、趣味性。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就知识要点向学生讲故事,也可组织学生默写简单的小故事。

(二)教室环境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率,与班级环境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不言而喻,教室内窗明几净,空气新鲜,整洁典雅,无疑能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极大的愉悦感,而这样的愉悦感可有效转化为写字学习的动力,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学习兴趣。倘若教室内拥挤不堪,光线昏暗,总给人昏昏欲睡之感,则自然难以有效开展教学工作。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有意识地优化教室环境,不是教学所必需的物品,应将其移出教室,而必须使用到的教学辅助性器具,则应当归类存放,排列整齐,从而提高教室的空间使用率。有的班级内,桌椅之间间距过小,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很小,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在教学管理中结合实际情况而优化调节。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教室内应尽量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排出教室内的二氧化碳。课间休息时,应尽量避免学生在教室内嬉笑打闹,而应当鼓励学生到操场、草坪等区域做游戏,活动身体,通过劳逸结合的方式,保持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应注重通过眼神、肢体语言向学生传递信息,避免因细节方面的问题而导致课堂写字练习间断,从而影响到写字教学效率。

(三)学习习惯

学习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写字同样如此。因为学习大部分是逆向的过程,与学生“趋利避害”、活泼好玩的本性背道而驰。不言而喻,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则学习效率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而学习成效也不能让人满意。小学生年龄小,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识字量的积累和写字能力的提升,更能助力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语文学习,是一种品质,一种能力,一种精神,同时还可以是一种习惯。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积极开动脑筋和按时写字练习等多种良好的学习品质,无疑对学生语文课程的深入学习大有裨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写字,杜绝懒惰思想,尤其是对于学生的课堂练习和写字作业检查,应一以贯之加以重视和监督。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勤于动手,对于不懂的问题及生字词,应主动查询工具书或者从其他渠道开展学习。对于所学习的主题,要善于多方搜集学习资料。敢于在课堂上质疑问难,认真踏实,学习一丝不苟,从而才能通过语文学习而获得受益终身的良好学习习惯,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良好的习惯转变为一种积极昂扬的精神品质。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识字、写字氛围的营造,识字、写字教学中,融入生本理念,鼓励学生在识字、写字后大胆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识字、写字感受,交流互动,质疑问难,加深识字、写字感悟,扩大识字、写字量,增广见闻,积累知识,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写字识字文字
我学写字
学写字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我学写字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