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森林培育中提高森林质量的有效途径

2020-01-09 15:19周世勇
花卉 2020年20期
关键词:陵区培育森林

周世勇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林业局,湖南 永州 425100)

森林培育关乎林木质量。零陵区位于永州市中西部,地处湘南,南部为双牌县,北部为冷水滩区,西为全州县,西北部为东安县,东部为祁阳县,总面积为1964.42hm2。零陵区作为湖南省重点林业保护区之一,林地面积约为176 万亩,约为国土面积59.8%,其中竹林面积为21.1 万亩,乔木林面积约为94.68 万亩,油茶林面积约为30.42 万亩,约有44.83 万亩公益林,全区森林覆盖率约为55.94%,森林蓄积量为259.92 万平方米,活力木蓄积量为263 万平方米,74.77%为湿地保护率,其面积约为4531.7hm2。基于此,为确保零陵区森林资源得以保护及利用,探析提高林业质量有效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1 新时期森林培育中提高森林质量的必要性

1.1 提高森林综合效益

通过对零陵区森林资源现况进行分析可知,其有大面积竹林、油茶林等林地,可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为利用森林生产林副产品及木材给予支持。零陵区降水丰沛,在2020 年4 月零陵区石伏塘山体滑坡,在暴雨频发季节还容易出现泥石流、洪涝灾害等现象,为此需通过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质量,发挥森林涵养水源、牢固土壤、保护耕地等作用,改善当地自然环境,体现森林生态效益。森林是地球的“氧吧”,能有效净化环境,同时零陵区建有县级湿地保护区、何仙姑省级森林公园,可为当地创产增收,解决就业问题,通过提高森林质量能吸引更多游客,助推湿地保护区及森林公园稳健发展,将森林公园视为地区名片,提高地区知名度,使零陵区可在森林社会效益加持下与时俱进。

1.2 助推森林培育工作稳健发展

森林培育工作需契合实际,囊括森林主伐更新、森林抚育、森林营造、苗木培育、良种生产等工作内容,主要工作对象为天然林及人工林。零陵区人工林及天然林面积均较大,为此需在森林培育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探索新方法、新技术、新理论,提高森林质量,使森林培育工作朝着区域化、科学化、针对性方向发展,为打造具有导向性的森林培育体系奠定基础,达到不断优化本地区森林质量的目的,凸显新时期森林培育活动创新争优背景下提高森林质量的必要性[1]。

2 新时期森林培育中提高森林质量的关键

2.1 可持续经营

在零陵区不仅有大面积公益林,兴建省级森林公园,还有油茶林、竹林等可以获取经济效益的森林,这说明新时期森林培育需赋予效益综合性,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等效益兼顾前提下紧抓“可持续经营”关键,能在提高森林质量基础上增强零陵区森林服务功能、保护水土功能、生态保护功能、非林产品及木材生产功能、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多样性等功能,在生态化培育模式加持下提高零陵区森林综合质量。

2.2 集约化

在区域建设发展新时代森林资源需求量上涨,森林培育手段需将“集约化”视为发展关键,在提高森林质量过程中用到地力维持、密度控制、立地控制、无性系造林(遗传控制)、短轮伐期人工林培育等技术,保障短期、中长期林木效益得以增加,继而达到高产出、低投入森林培育的目的。

2.3 定向化趋势

零陵区森林培育具有生态性、经济性兼顾特点,推行定向培育、分类经营方案,主要分为公益林、商品林两大类,其中零陵区公益林面积约为44.83 万亩,94.68 万亩的乔木林面积、21.1 万亩的竹林等,使森林培育与当地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等因素关系紧密,旨在立足实际提高当地森林质量,发挥森林培育优势,助推零陵区可持续发展[2]。

3 新时期森林培育中提高森林质量的难点

3.1 森林培育理念陈旧

通过对零陵区森林植被特点进行分析可知,当地植被类型丰富,主要植被有竹林、灌木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阔叶林及以油茶为主经济林,主要培植品种有毛竹、湿地松、马尾松、杉林、柑橘、油茶。然而,2019 年零陵区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将自然韵有机茶基地建设视为重点,确保油茶18 万亩,完成人工造林2万亩任务,并未积极丰富当地具有生态价值、经济等价值的林木品种,不利于当地森林培育活动朝着可持续性方向发展,无法有效提高森林质量。

3.2 森林质量提高模式有待创新

创新是攻克新时期森林培育中提高森林质量难关的内驱动力,通过对零陵区森林培育模式进行分析可知,仍以传统培育手段为主,这无法持续提高森林质量,为此零陵区职能部门工作人员需积极学习先进技术手段,如立地控制、密度控制等技术,加强专项研究,找准森林高质量培育模式创新实践立足点,为更多先进技术理念、科学技术的优化配置给予支持,继而解决本地区森林培育难题。

3.3 森林培育缺乏体系性

森林培育是系统性工程,任何培育活动均无法一劳永逸,为通过培育提高森林质量零陵区需明晰森林培育工作要点,立足实际发展森林培育体系。受培育理念陈旧、培育模式有待创新等因素影响,当前零陵区森林培育体系有待改善,影响森林培育综合成效[3]。

4 提高森林质量的有效路径

4.1 转变森林培育理念

通过对零陵区森林培育工作进行分析可知,受培育理念陈旧因素影响,该区域森林整体质量有待提高,为解决这一问题零陵区需实事求是、科学发展、因地制宜,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行科学培育理念,规避森林资源过度浪费不良影响,摒弃“靠天吃饭”滞后理念,深入分析新时期零陵区森林培育优势及劣势,用人工举措恢复森林,养成良好森林培育习惯。打破以往部门之间及部门与人民群众相互割裂森林培育局面,加大科学发展观及森林培育理念宣传推广力度,树立正确森林培育意识,使各部门及人民群众能共同肩负森林培育责任,围绕同一目标展开森林培育工作,提高各部门工作衔接效率。根据上一年森林培育成绩制定下一年提高森林质量工作任务,如坚守林地红线、抓好重点项目等,对于新时期零陵区来讲,重点项目主要为工程造林、油茶产业等项目,赋予森林培育工程性、系统性,用整体思维看待零陵区森林培育及综合管理战略,继而在科学培育理念指引下提高森林质量,突出零陵区林业特色,助推零陵区森林资源综合管理活动可持续发展。

4.2 创新森林培育方法

①推行林下经济生态种养模式。零陵区在新时期推行产业生态化发展、生态产业化建设理念,因地制宜培育森林并发展林下经济,探索林畜、林禽、林蛇、林果等综合型森林培育模式,在2019 年零陵区林下经济面积约为35.6 万亩,综合总产值高达20亿元,有效增加当地森林培育经济效益;②推行“行动+督查”模式,做好森林培育及资源保护工作。组织开展破坏森林植被专项整治行动,如“绿卫2019”等行动,将森林培育与监察督导关联在一起,为森林培育营建稳定氛围,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森林质量;③立足信息时代运用高新科技提高森林培育质量。零陵区应兴建数据库,用以存储与当地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开发等方面有关的数据信息,在此基础上运用大数据技术,针对海量森林培育信息进行存储、统筹、分析、挖掘,旨在明晰新时期零陵区森林培育发展规律,了解各部门工作短板及创新需求,运用大数据分析结论遵循前瞻性原则制定森林培育方案,通过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质量。除运用大数据技术外,在森林培育工作中还可运用无人机技术、数字化建模等技术,旨在通过森林培育模式创新释放技术红利,立足新时代不断提高零陵区森林质量[4]。

4.3 优化森林培育体系

①提供政策保障,立足新时期推行导向性政策,提高森林培育有效性。永州市在零陵区积极推行“生态立区”战略,加大森林减伐、禁伐工作力度,加强森林资源保护,达到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双增长的目的,重点生态部位及重要生态区林相明显改观,根据《零陵区森林禁伐减伐实施方案》组建三年行动领导工作小组,通过层层压实责任解决森林火灾、乱占林地、乱捕滥猎、乱砍滥伐等影响森林质量的问题,继而在政策引领下打开零陵区森林培育新局面,奠定新时期提高森林质量工作基调,使森林培育工作有据可依;②明确目标任务,监督完成情况,积极总结归纳,旨在持续提高森林培育质量。以2019 年零陵区森林培育目标为例,要求封山育林2 万亩,人工造林2 万亩,加大国土绿化行动实践力度。在年末总结时发现造林工作完成率100%,中交自然韵有机茶项目建设工作未能完成,主要源于土地流转矛盾突出,水力、环保、农业、自然资源等部门手续尚不齐全,通过总结看清本地区森林培育工作短板,客观上为本地区森林培育体系持续优化指明方向,继而提高零陵区新时期的森林质量[5]。

5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零陵区森林培育工作具有特殊性,为提高森林质量零陵区需紧抓集约化、定向化趋势、可持续经营关键,转变森林培育理念,使各部门及当地民众能共同参与森林培育工作,在总结以往森林培育经验基础上创新争优,不断丰富森林培育模式,引入高新科技,颠覆传统森林培育形式,同时优化森林培育体系,在培育工作中提供政策保障,明确培养目标任务,确保森林培育工作具有目的性、可行性、指导性,在提高当地森林质量基础上助推零陵区林业科学发展。

猜你喜欢
陵区培育森林
零陵区:“两考”工作平稳顺利
零陵区:消除583个大班额
永州市零陵区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
“共享村落”萌芽——高陵区开发闲置民房资源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