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悲剧因素的新解读

2020-01-09 19:32王岳俊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莎翁鬼魂哈姆雷特

王岳俊

(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哈姆雷特(Hamlet)》是由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 年至1602 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夺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剧中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的斗争,象征着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与反动的封建王权代表的斗争,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同英国黑暗的封建现实之间的矛盾,揭露了英国封建贵族地主阶级与新兴资产阶级之间为了争夺权力而进行的殊死较量,批判了王权与封建邪恶势力的罪恶行径[1]。莎士比亚创作《哈姆雷特》时正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进入了 “人” 的觉醒的时代。面对这样一个热情而又混乱的时代,人到中年的莎士比亚,已不像早期那样沉湎于人文主义的理想给人带来的乐观与浪漫,而表现出对理想与进步背后的隐患的深入思考,《哈姆雷特》正是他对充满隐患而又混乱的社会的一种审美观照。

一、哈姆雷特命运的 “错位” 发展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若要产生预想的效果,必须传达恐惧与怜悯,他把怜悯定义为 “不应得的不幸”。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正是切实遭遇了“不应得的不幸”。

哈姆雷特是一个出身高贵的王子,拥有地位、名誉、权力和爱情,从小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备受父母的宠爱和民众的爱戴,接受了良好的贵族教育。他的人生经历使其很少有机会能接触到社会的黑暗面,因此其形成了一种趋于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的性格。他相信世间的真善美,向往美好的亲情、爱情、友情与和平安乐的社会。如果一切按部就班地发展,哈姆雷特最终肯定能够成为一位受人爱戴、颇有作为的君主。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哈姆雷特的美好理想与残酷的现实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冲突。父王的猝死,母亲的迅速改嫁,接二连三的重大打击,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突然间把一个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的年轻王子推向了人生彷徨的悬崖。如果仅此而已,哈姆雷特应该还算有着一个不错的前程。因为从其叔父克劳迪斯的口中我们得知,他希望哈姆雷特能够将自己当成父亲,且哈姆雷特仍然是王位的直接继承人。

但哈姆雷特最终是和新国王克劳迪斯同归于尽了。哈姆雷特杀害克劳迪斯的原因是他得知克劳迪斯是自己的杀父仇人,而告诉哈姆雷特真相的正是死去的国王的鬼魂。倘若老国王的鬼魂不把真相告诉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最后就不会走上绝路。所以,从某种层面而言,哈姆雷特的死是自己的父亲间接导致的。虽然这样的结论让人难以接受且倍感 “荒谬”,但这就是作品所反映的现实,或所谓 “不应得的不幸”。哈姆雷特作为未来的王储,却落得一个 “众叛亲离” 的下场,这本已经是大大的不幸;他在逆境中还要背负“为父报仇”的重任且最终走向灭亡,这是不幸中的大不幸。

《哈姆雷特》这部话剧是莎翁根据8 世纪丹麦历史传说改编的,根据历史传说的论述,阿姆莱瑟斯(哈姆雷特的原型)的父亲被其叔父杀害的事情,阿姆莱瑟斯从一开始就知道,且主动装疯躲避叔父的迫害。这与剧中鬼魂显灵的情节大相径庭。在剧中哈姆雷特与真相之间横亘着一个鸿沟,沟通他们的“桥梁” 是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如果莎翁把戏剧情节处理成哈姆雷特一开始就知道事情的原委或者由他人告诉哈姆雷特真相,即使最后哈姆雷特再如何众叛亲离、再如何历经苦难,都只能给观众以感官上的、浅层的伤感体验。可一旦把情节处理成,由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告诉哈姆雷特事情的原委从而激发哈姆雷特的复仇心理,其悲剧意味就大大加强了。这种悲剧意味是更为深层次的,因着人物关系导致的因果带来的 “荒诞感”,使观众在获得伤感体验的同时产生了一种错愕、感叹之感。

二、哈姆雷特复仇 “延宕” 之说的再讨论

哈姆雷特在复仇这件事情上的犹豫和延宕,历来颇受学者关注。在此,笔者对哈姆雷特复仇“延宕” 的原因提出两点看法:

一是哈姆雷特得知父亲暴死的真相是父亲的鬼魂告诉他的,然而,他对这样的真相是持有怀疑态度的。剧中,哈姆雷特有这样两段台词:“我所看见的幽灵也许是魔鬼的化身,借着一个美好的形状出现……也许他看准了我的柔弱和忧郁,才来向我作祟,要把我引诱到沉沦的路上……”“当那幕戏正在串演的时候,我要请你集中你的全副精神,注视我的叔父,要是他在听到了那一段戏词以后,他的隐藏的罪恶还是不露出一丝痕迹来,那么我们所看见的那个鬼魂一定是个恶魔,我的幻想也就像铁匠的砧石那样黑漆一团了……我也要把我的眼睛看定他的脸上;过后我们再把各人观察的结果综合起来,给他下一个判断。”[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哈姆雷特在知道真相后的第一时间虽然肝肠寸断,但仍然保持着十足的理智,他无法判断父亲的鬼魂是真实的鬼魂还是恶魔的假象以此借刀杀人,所以他才没有立刻报仇。

二是在哈姆雷特确定真相之后,他本有一次绝佳的报仇机会,那时克劳迪斯正独自一人跪地祷告。但就在他准备下手时,理智又再次唤醒了他:“一个恶人杀死我的父亲;我,他的独生子,却把这个恶人送上天堂。啊,这简直是以恩报怨了……现在他正在洗涤他的灵魂,要是我在这时候结果了他的性命,那么天国的路是为他开放着,这样还算是复仇吗?不!收起来,我的剑,等候一个更惨酷的机会吧……” 老国王是在睡梦中被其弟弟杀害的,没有给他 “一个忏罪的机会”[3],使老国王 “在没有领到圣餐也没有受过临终涂膏礼以前,就一无准备地负着全部罪恶去对簿阴曹”,以至于老国王 “生前孽障未尽,被判在晚间游行地上,白昼忍受火焰的烧灼,必须经过相当的时期,等生前的过失被火焰净化以后,方才可以脱罪”。而此时克劳迪斯正在跪地祷告,正在净化他的灵魂、洗涤他的罪行,如果此时就将其杀害,是将他送上了天堂。他虽然身死了,但是他的灵魂却永远进入了天堂,这与自己备受折磨的父亲的灵魂相比是多么大的反差。所以,哈姆雷特收住了复仇的手。而在此之后,哈姆雷特就因为误杀波洛涅斯而被克劳迪斯送往英国,再也没有更好的复仇机会了。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哈姆雷特刺杀克劳迪斯而不得” 的桥段将作品推向了一个小高潮,矛盾冲突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整部话剧正是围绕 “王子复仇” 的中心展开的,鬼魂的显灵、哈姆雷特的装疯卖傻甚至戏中戏,都是为了哈姆雷特复仇而存在的戏剧因素。当观众跟随着哈姆雷特的脚步,一步一步接近行为的目的时,当杀父仇人就在眼前而复仇大业即将实现时,哈姆雷特却因为不愿仇人的灵魂上天堂而收手,戏剧冲突就在一瞬间戛然而止,且从这里开始哈姆雷特的复仇可能性急转直下,机会愈发渺茫。作为观众,此时不得不发出一声哀叹。

通过深入分析文本背后隐藏的情感,笔者认为这一幕是莎翁的神来之笔。虽然哈姆雷特刺杀失败让人扼腕,但如果只是因为外力而受阻(如忽然有人闯出,可类比曹操献刀杀董卓的桥段),也只会给观众单纯遗憾的感受。可莎翁偏偏把情节处理成哈姆雷特自己主动收手,原因竟然还是不愿克劳迪斯的灵魂上天堂。莎翁在这里给哈姆雷特设置了一个两难的命题:要么在肉体上消灭仇人,却送他的灵魂上天堂;要么放弃这一个绝好的复仇机会,再另找机会(其实就是没有机会)。莎翁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中又安置了一个隐形的戏剧冲突,即哈姆雷特个人的内心冲突,大大丰富了戏剧冲突的层次,深化了人物的悲剧意味。

三、人文主义的失败与胜利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形象的典型代表。他一向认为人是 “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4]这一形象贯穿于剧本的始终,这是哈姆雷特复杂的性格中最为重要的特征。表面上看,哈姆雷特对抗的是克劳迪斯及其背后的宫廷势力,实际上这是莎士比亚这类人文主义者对封建主义旧势力的反抗与斗争。在这样的斗争中,哈姆雷特是那样的孤立而无助:父亲暴死,母亲投入了敌人的阵营,自己心爱的女子和从小的玩伴也无意识有意识地成为敌对势力的棋子,自己身边只有一个除了 “善良的精神以外,身无长物” 的朋友。在这样的斗争中,哈姆雷特命悬一线,只能靠装疯卖傻来保护自己。凡此种种,预示着人文主义者在开拓与前进的道路上所遇到的种种的困难。甚至在最后,哈姆雷特与克劳迪斯同归于尽,也暗示着人文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遭遇挫折,甚至是灭亡。而这样一个寄托着深刻意义的正面典型形象的灭亡,所带给人们的 “悲剧” 的感受自然是更深层次的。这样一种悲情,需要观众、读者站在历史的高度去俯瞰,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去感悟。

但在最后,莎翁仍然给人文主义以一丝希望。霍拉旭看到哈姆雷特将死,便猛然拿起毒酒准备跟随着哈姆雷特而去,却被哈姆雷特拦了下来。哈姆雷特要求霍拉旭活在这个世上,把哈姆雷特所经历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大众,好让他们知道事情的原委。所以,即使在哈姆雷特(新势力)与旧势力同归于尽之后,仍旧把新的希望流传了下来。这体现了人文主义在发展过程中虽然会经历曲折但前途一片光明,而旧势力虽一时消灭了新生势力但总体而言正在走向灭亡。这正是在一整场 “死” 的悲剧中给人以 “生” 的希望。

猜你喜欢
莎翁鬼魂哈姆雷特
表演哈姆雷特的经历
对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哈姆雷特延宕问题再思考
鬼魂的作用:评《唱啊,曝尸鬼,唱》
莎翁故居梦游记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英国争论孩子要不要读莎士比亚
453
依旧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