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县家禽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0-01-09 20:46张蓝艺樊世芳文令毛同辉刘云飞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万羽德江县存栏

张蓝艺 樊世芳 文令 毛同辉 刘云飞

(1,贵州农业职业学院 550025;2,贵州省铜仁市生态家禽专班 554300;3,贵州省德江县生态家禽专班 565200)

德江县地处黔北,属铜仁市市辖县,是贵州贫困县之一,2019 年实现整县脱贫。近年来,该县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和部署,实施“八项要素” 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响应“推动一场深刻的工业革命,振兴农村经济” 号召,成立工作专班,狠抓生态家禽产业,实现家禽产业快速发展,助推脱贫攻坚。文章就德江生态家禽的发展现状、优势、制约因素等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1 发展现状

1.1 数量不断增长

2017 年,全县实现家禽存栏81.8 万羽、出栏103.39 万羽,禽蛋产量3512.77t,产值9575.66 万元。2018 年,生态家禽存栏106.62 万羽、出栏191.33 万羽、禽蛋产量3885.01t,产值16091.33 万元。2019 年家禽存栏108.64 万羽、出栏302.3 万羽、禽蛋产量4519t,产值2.25 亿元。

1.2 规模经营主体不断壮大

2016 年,全县有家禽规模场20 个、家庭牧场15 个,最大规模场仅存栏蛋鸡1.2 万羽。2017 年,全县有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5 个、规模养殖场28 个、家庭牧场51 个,引进贵州优绿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存栏2 万羽蛋鸡场1 个。2018 年,全县有家禽规模场36 个、家庭牧场72 个,存栏蛋鸡1 万羽以上规模场4 个,出栏肉鸭5 万羽以上规模场1 个。2019 年,全县有家禽规模场40 个、家庭牧场80 个,存栏蛋鸡1 万羽以上规模场4 个,其中存栏5 万羽1 个、3 万羽1 个、2 万羽2 个,出栏肉鸭5 万羽以上规模场1 个。

1.3 养殖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家禽养殖设施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养殖及环保设施逐步完善,尤其是贵州优绿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蛋鸡场采用了自动化设备投料、捡蛋,鸡粪通过发酵罐处理等现代化生产引领全县家禽产业发展;以连英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林下家禽养殖经营主体队伍逐步扩大,养殖设施逐步完善。

1.4 产业扶贫效果显著

自2017 年以来,家禽产业累计带动贫困户3295 户12040人,其中:2017 年带动贫困户1132 户4526 人,2018 年带动贫困农户1193 户4014 人,2019 年带动贫困农户970 户3500人,人均增收3000 元以上。

2 发展优势

2.1 成立专班,制定出台了相关政策

德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畜牧业建设,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牵头的生态畜牧业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2019 年,德江县整合财政资金150万元扶持散户家禽养殖,整合180 万元用于林下家禽养殖示范场建设。此外,加强家禽投保工作,加大家禽保险政策宣传,分别为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一般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保费实行70%、90%、100%的财政补助政策,使政策性保险覆盖率达50%以上。

2.2 支持经营主体培育

为提高家禽产业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重点加强本土规模经营主体的培育。鼓励农户壮大企业养殖实力,将到户项目资金入股规模场、合作社;鼓励公司、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农户” 模式加强利益联结,壮大养殖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带动农户发展家禽养殖,如惠民公司等。

2.3 支持产销对接,助力精准扶贫

“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搭建农商对接平台,拉近农与商距离,是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的重要途径,是精准脱贫的一项重要举措”[1]。德江县供销社成立营养餐蔬菜配送公司,部分鸡蛋进入校园;德江县电商办建立了“德江助农联盟” 等禽蛋网络直销;组织家禽经营主体参加省、县举办的农交会,建禽蛋直销店2 个(优绿美公司德江县城黑沙坝直销店和金绿林下养殖专业合作社德江县城城南直销店)。

2.4 大力推广良种良法,促进农民增收

全力推进品种良种化,加强本地土鸡、绿壳蛋鸡、乌骨鸡、长丰旱鸭等优良品种的培育和引进,良种推广率达45%以上。充分利用优越自然生态环境,开展林下生态禽养殖,以短养长,促进林牧同步发展,打造有机、绿色高端禽产品,养殖效益显著提高。

2.5 支持品牌创建和“三品一标” 认证

制定奖励措施,鼓励企业加强“三品一标” 认证和品牌创建。目前,已有13 个企业通过“无公害产品/产地” 认证,创建了林下柒土、通尔坪绿壳鸡蛋、绿优优、焕河鸡蛋等鸡蛋品牌和太豪皮蛋品牌。

3 制约因素

3.1 养殖成本偏高

通过数据的分析和测算,贵州省家禽养殖成本普遍高于其他省份。如种苗购进成本3.8 元,比国内均价高0.8 元[1]。德江县无大型鸡苗孵化企业,鸡苗多数从外省购买;饲料价格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仅今年第一季度,玉米、豆粕价格每吨分别上涨30、600 元,相同饲养周期内,饲料花费增高;要以大宗商品形式进入外地市场,加上运输成本,几乎没有价格优势。

3.2 产业链短,品牌效应不够

受消费习惯和市场半径影响,目前家禽仍以活禽销售为主,从事家禽产品精深加工的企业偏少,鲜活产品易受市场波动影响的短板难以快速补齐;品牌培育、市场开拓意识和产品营销能力还有待提高[1]。虽然林下肉鸡肉质鲜美,但未形成品牌效应,产品在省内外的知名度不够,目前仍以本地销售为主[2]。

3.3 疫病防疫和监督能力有待加强

由于鸡苗多数从外省购买,不仅会因长途运输应激反应造成部分鸡苗死亡,同时存在传入疫病风险;饲养形式从散养走向集约化的转变,养殖中全自动化高层笼养模式在逐渐增多,增加了鸡群发病概率,加大了发生疫病后控制难度;部分养殖场疫病防控意识不强,防疫体系不健全,疫情监测难度大,存在疫情风险;基层兽医人才短缺,技术指导服务薄弱,流行病控制薄弱,与促进家禽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之间仍然存在差距。

4 发展对策与建议

4.1 优化产业布局,控制养殖成本

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推动基地建设,明确主导品种和重点区域,引导鼓励相关产业集群发展,打造肉鸡产业带,逐步形成区域化发展优势;大力实施以优化品种、提高品质、创建品牌为核心的“三品” 战略,加大对家禽良种繁育场、扩繁场的政策性投入,降低引种风险;帮助企业在降购苗成本、降融资投入成本、降物流成本、降饲料成本、降环保成本等方面着力,拿出可行的措施和办法。

4.2 加快产品开发,着力打造品牌

加大“三品一标” 申报力度,加大品种研发力度,培育具有质量优势的品牌核心竞争力。可通过已有的“梵净山珍?健康养生” 品牌,进一步提高地域特色品牌影响力。支持合作社,企业等对省级以上知名品牌(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等)进行评估和鉴定,支持优质家禽的发展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电视、微信、微博、视频等媒体进行销售和宣传,加大营销力度,增强品牌影响力。加快发展生态禽类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发展休闲食品和旅游产品,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市场需求,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3 推动全产业链同步发展

加强产销各环节链条连接,形成家禽养殖产业“本地育苗、规模饲养、饲料配套、定点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精深加工” 的完整链条,提高养殖综合效益。

4.4 健全服务体系,提高防疫能力

通过开展专题技术培训、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覆盖乡镇技术人员、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企业、贫困户的培训,提高养殖生产技能;以大数据为依托,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组织开展肉鸡蛋鸡产品抗生素、重金属、药残监测工作,推进大数据+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链、证据链、信息链有效叠加,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与可追溯体系;创新投融资渠道,积极推广混合所有制投资模式,采取“县级平台公司+实体企业+产业链条” 的方式,提高抵押担保能力和贷款规模,推进政府风险金担保贷款方式发展产业;完善保险制度,可以参照生猪价格保险模式引入蛋鸡、肉鸡价格保险,最大程度保证企业利益,降低风险。

猜你喜欢
万羽德江县存栏
蛋鸡规模养殖现状调查报告
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77.3 万头环比下降0.2%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爸爸·我·山城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双重疫情下上杭县家禽业的“危”与“机”
杜雄飞 藏石欣赏
宏 藏石欣赏
海南临高蛋鸡养殖扶贫项目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