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创新强校协调推进办公室的演进

2020-01-09 20:59王鹏远王一冰
科教导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广东省

王鹏远 王一冰

([1]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广东·珠海 519085;[2]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南京 210023)

2013年,广东省发布《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我省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的意见》(粤府〔2013〕17号),标志着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进入筹备实施阶段。2014年,随着广东省教育厅、财政厅发布《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实施方案(试行)》与《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正式实施。为响应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的建设实施,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于2014年11月决定成立创新强校工程协调推进办公室。

1 创新强校工程协调推进办公室历史沿革

1.1 设立起源(—2014年11月)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创新强校工程协调推进办公室(以下简称“创强办公室”)的雏形,可以说滥觞于学校在2013年3月实施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2011计划”又称“2011协同创新计划”,是国家于2012年5月启动实施、以协同创新中心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战略工程。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立足实际,将实施“2011计划”的总体目标设置成汇聚一批高端人才队伍,构建一批多层次、多类型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养一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形成持续稳定发展的、具有学校特色的协同创新体系。

从国家宏观层面上看,“2011计划”在以学科导向转变为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以优势学科为基础搭建创新平台,以重大项目引领,建立系统的组织管理制度等体制机制方面做了诸多探索。[1]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为完成该计划分步分类培育组建各类协同创新中心的重点任务,也为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探索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健全寓教于研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标准,建立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等七项要求。

作为“2011计划”实施保障,学校先后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由职能处室及相关学院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以及挂靠在科技处,作为领导小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推进协同创新工作的具体实施、组织、协调、服务和考核工作的“2011计划”办公室。

1.2 初期发展(2014年11月—2016年6月)

2014年1月,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联合发布《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实施方案(试行)》(粤教高函〔2014〕8号),将“创新强校工程”的建设内容分为体制机制改革与协同创新、高水平大学及特色高校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六方面。

2014年上半年,学校按照《广东省教育厅关于编制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2014-2016年建设规划的通知》(粤教高函〔2014〕16号)要求,编制了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创新强校工程”2014-2016年建设规划。在建设规划中,一方面成立领导小组,总体统筹,另一方面将各项目与职能处室一一对应,分工负责。在具体分工上,体制机制改革与协同创新类项目由学院办公室负责,高水平大学及特色高校建设项目由教学评估办公室负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项目由人力资源处负责,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由教务处负责,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项目由科技处负责,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由国际交流处负责。“创新强校工程”二级管理机制初具雏形。

2014年12月,创强办公室成立,挂靠部门为学校教务处。在随后进行的年度考核中,教务处依据考核指标,对分工做了微调,主要调整为体制机制改革与协同创新类项目改为由学院办公室与科技处共同负责。从“2011计划”办公室发展到创强办公室,虽然挂靠的职能处室发生了变化——从科技处到教务处,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割裂的过程,这一点在《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创新强校工程”项目建设及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总结报告》(2015)中得到确认:一是明确之所以创强办公室挂靠在教务处,是由于学校把“创新强校工程”视为自2012年以来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的延续,质量工程由教务处统筹负责;二是明确“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是“创新强校工程”体制机制改革与协同创新类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存在延续性。虽然体制机制改革与协同创新类项目在2015年报告中被划分为体制机制改革项目,与协同创新项目,并由学院办公室、科技处分别统筹负责,但是在“2011计划”的框架之下,两者是密不可分、有机统一的。

1.3 “十三五”时期(2016年7月至今)

2016年7月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广东省“十三五”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总体方案(试行)》,经过一系列论证,学校于2017年4月发布《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十三五”“创新强校工程”实施方案》,标志着“创新强校工程”进入新时期。

在新印发的《广东省“十三五”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总体方案(试行)》中,正式将建设内容调整为体制机制改革,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培养创新性、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推进国际及港澳台交流合作等六大板块。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调整后的体制机制改革类中,其内涵包括却不仅限于协同创新体制改革,而是涵盖了学校内部顶层设计、人事、教学、科研、财务、资源分配等全方位改革,极大地拓展了“创新强校工程”在学校发展中的全方位引领与导航作用。有鉴于此,创强办公室自2017年后挂靠处室由教务处更改为学院办公室(校办),旨在利用学院办公室的定位优势,发挥校办统筹协调作用,为“创新强校工程”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便利。

2 创新强校工程协调推进办公室的横向发展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创强办公室自成立以来,除了承担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的组织、申报、考核等工作以外,还承担了学校申请的珠海市重点项目与广东省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试点项目的组织、规划工作。因此,学校的珠海市重点项目办公室、应用型转型办公室与创强办公室合署办公。

2.1 北理工珠海学院珠海市重点项目办公室

2014年6月,《中共珠海市委、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意见中指出要推动优势学科、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加强优秀人才队伍建设,创建珠海市协同创新中心。2015年3月,学校召开了关于珠海市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准备会,会议成立设立在教务处的珠海市重点项目办公室,同时,将会议结果报送学校学术学位委员会,由学术学位委员会进行项目初审。

珠海市重点项目是以专业学院为核心,在2018年之前珠海市重点项目办公室的日常办公经费,都是依托“创新强校工程”的日常办公经费与评审经费,进行办公活动,两者实现实质上的合署办公。

2018年7月,学校开始组织校级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正式发文设立校级重点项目办公室,划拨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经费,挂靠在学院办公室,与创强办公室合署办公,负责校级及市级重点项目的组织工作。

2.2 北理工珠海学院应用型转型办公室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2016年6月,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启动转型发展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在深入开展“创新强校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启动学校转型发展建设项目立项申报工作。2016-2017学年,学校成功入选“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

2017年5月公布的《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推进“创新强校工程”、应用型转型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7-2018)》中,明确规定成立学校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转型办”,与创强办公室合署,是校转型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

应用型转型工作自项目启动便与“创新强校工程”紧密相关,转型发展办公室是在创强办公室的基础上进行人员分工细化,办公室工作经费同样从创新强校工作中列支,考核工作与创强同步,两者合署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项目建设。

3 结语

就一般而言,“创新强校工程”的建设,面临着多重困难:首先必须接受双重或者多重行政领导,因此,这些举措的出台和实施是比先要获得行政许可后方可执行;其次是行政主管部门干预“创新”的方式,卡口集中体现在人事尤其是项目审批和财政经费方面;再次是不同层级的主体和要素对接之中存在灰色地带甚至是空白地带,这些区域既是实现“创新”的突破口,也是风险管控的雷区。[2]创新强校工程协调推进办公室的设立,在调动各行政职能处室参与到学校顶层设计、提高行政沟通效率的同时,也为打通学校教学科研、统筹管理提供了便利。

猜你喜欢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广东省
珠海 革命风云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延安精神 坚定走好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红色育人路”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编读往来
这条鱼今日在珠海掀起热浪!7.7亿诠释珠海水产业发展新态势
海滨城堡
国家航天立法研讨会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
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圆满落幕
广东省第一届高中男子篮球联赛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