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儿生长发育和睡眠的影响

2020-01-10 06:43李玉周敏朱雪凤吴宏伟
安徽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病儿脑病缺血性

李玉,周敏,朱雪凤,吴宏伟

作者单位:1无锡市儿童医院儿科,江苏 无锡214000;2徐州市儿童医院儿科,江苏 徐州221006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指新生儿围产期内窒息引起其脑组织缺氧缺血与脑血流量减少进而导致的脑损伤,为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且该病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而幸存者也常出现脑瘫、共济失调及智力障碍等症状,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具有较大影响[1-2]。因此,需给予HIE病儿较为有效的治疗与措施,以改善治疗效果及病儿预后。常规干预通常关注病儿的吸氧、纠正酸中毒等情况,对病儿缺少肢体接触,未能与病儿建立亲密的情感关系,而穴位按摩通过按摩病儿背部、臀部、四肢及胸腹部等,促进病儿生长发育,并有效改善预后[3]。为探究应用于HIE病儿的更为有效的干预,本研究将穴位按摩应用于HIE病儿中并探究其对病儿生长发育、睡眠质量和行为神经的影响。结果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给予常规干预的HIE病儿47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给予穴位按摩的HIE病儿47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胎龄范围为37~42周,胎龄为(38.67±1.34)周;日龄范围0.5 h至5.0 d,日龄为(2.65±0.73)d;其中轻度17例,中度21例,重度9例。观察组男24例,女23例;胎龄范围为37~42周,胎龄为(37.98±1.09)周;日龄范围为0.4 h至5.0 d,日龄为(2.73±0.52)d;其中轻度18例,中度19例,重度10例。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儿近亲属知情同意,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入选标准 均符合HIE诊断标准;5 min Apgar评分为3~7分;均为足月新生儿;病儿短时间内出现易激惹、呕吐、肌张力异常及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

1.3 排除标准 早产;先天畸形;先天性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近亲属不予配合。

1.4 方法

1.4.1 对照组 医护人员除了给予病儿吸氧,酸中毒纠正及控制病儿脑水肿抗惊厥等措施,同时采用国内改良简易按摩法,对病儿头、腹、手腕及踝足等部位进行揉按。确保室内温度为28~30℃,湿度为50%;由接受过专科培训的医护人员对病儿进行按摩,在按摩时医护人员使用润肤油涂于手部,播放较为轻柔、舒适的音乐,并注意与病儿的眼神交流。干预时间为1个月。

1.4.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结合中医穴位推拿,按背部-臀部-四肢-头面部-胸腹部顺序进行按摩,干预时间为1个月。

1.4.2.1 按摩条件 医护人员按照病儿实际病情为其安排较为合理的按摩时间表。对于轻度HIE病儿,医护人员给予早期干预;对于中度、重度HIE病儿,在其惊厥得到控制、颅内压降至正常水平及脑干相关症状得以消除,在其病情稳定后,遵医嘱在病儿情况允许情况下,给予早期干预。医护人员确保病儿病房内安静、整洁,其温度保持在25℃左右,每次按摩时间以20 min为宜,2次/天,持续进行1~2周。按摩时间安排在病儿洗浴后、午睡或晚睡前,或在病儿进食1h后,并确保病儿在接受按摩时处于清醒状态下。此外,备好被子与换洗衣物,在按摩后及时给予替换。

1.4.2.2 按摩方法 (1)背部:医护人员给予病儿俯卧位,两手沿病儿脊柱两侧从上至下、从内至外进行揉按,再通过拇指、食指及中指等三指捏拉病儿脊柱两侧皮肤及皮下组织,并沿脊柱两侧从下至上、从内到外进行捻动上移,确保动作小心、轻柔,采用三捏一提拉的方式进行。在其腰背部进行按摩时,揉按病儿背部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穴位,每次揉按20次,反复进行5次。(2)臀部:医护人员使用双手从病儿臀部中央至两侧进行环状按摩。(3)四肢:医护人员两手交替从病儿上臂、前臂至手、大腿、小腿及足进行揉按,在进行四肢按摩时,使用揉捏按摩手法,稍加用力,并确保按摩过程中,能够准确按摩病儿手腕合谷穴、手掌劳宫穴、足踝足三里穴及足心涌泉穴等穴位,按顺时针方向且使用指腹进行揉按,每次按摩揉按15次。(4)头面部:病儿采取仰卧位,护理人员使用两手拇指指腹从病儿前额正中向两侧滑椎并推至太阳穴,采取顺时针方向进行揉按15次,再使用两手掌从病儿前额发际线推按至枕后,医护人员两手手掌随后按摩病儿头、面及颈等部位,并做洗头、洗脸状等按摩。(5)胸腹部:医护人员两手分别从病儿胸部前外下方向其双侧上方进行交叉推进,在其胸部划成交叉状,再使用两手从病儿左下腹至右下腹进行交替按摩。

1.5 观察指标

1.5.1 生长发育 医护人员观察并记录干预7 d后、干预1个月后病儿的体质量、身高、摄入奶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1.5.2 睡眠质量 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干预前后病儿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7个维度,即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睡眠质量、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共有19项条目,每项评分为0~3分,0分为“没有困难”,3分为“非常困难”。得分越高表明病儿睡眠质量越差[4]。

1.5.3 新生儿行为神经 采用新生儿20项神经行为测定(NBNA)对护理前后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进行测定,评分为37~40分为正常,≤36分为异常[5]。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生长发育、睡眠质量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数据均采用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生长发育对比 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生长发育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对比 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睡眠质量、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干预前后新生儿行为神经对比 观察组干预7 d后、干预1个月后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不同干预前后生长发育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不同干预前后生长发育指标对比/s

?

表3 两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不同干预前后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对比/(分,s)

表3 两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不同干预前后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对比/(分,s)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t=2.327,P=0.022,bt=10.337,P=0.000;ct=24.580,P=0.000,dt=28.742,P=0.000

?

表2 两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不同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评分对比/(分,s)

表2 两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不同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评分对比/(分,s)

注:两组与干预前组内比较,均P<0.01

?

3 讨论

HIE为新生儿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病病情轻重与窒息程度密切相关,病儿通常在出生后12 h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6-7]。轻度HIE病儿表现为激惹、嗜睡等,而中度或重度HIE病儿极易出现意识障碍、反应迟钝、肌张力低下及昏迷等表现,严重时可引起中枢性呼吸衰竭、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等,对病儿的生长发育带来极大不利影响,而部分存活病儿还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发展成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8]。因此,在给予病儿有效治疗后,还需给予病儿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有效促进病儿生长发育,改善预后。而穴位按摩作为早期干预的手段,通过对病儿背部、臀部、四肢、头面部及胸腹部等部位进行按摩,有效促进病儿脑细胞恢复,进而促进疾病康复[9]。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生长发育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穴位按摩应用于HIE病儿中,可显著促进病儿生长发育。在裴金霞等[10]研究中表明,通过穴位按摩,能够达到健脾和胃、增进食欲及镇静安神等作用,并且能够通过抚触按摩使病儿吸收消化食物的能力增强,快速恢复因疾病而下降的体质量。而在本研究中,穴位按摩通过对病儿的背部、头部及四肢等进行揉按,对其皮肤进行较为轻柔的刺激,有效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并且能够使皮肤感受器将信息传至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中,再经中枢神经将信息传遍病儿全身,有效促进机体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等,从而有效促进病儿生长发育[11]。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睡眠质量、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穴位按摩应用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病儿中,可显著改善病儿睡眠质量。在陈志燕[12]研究中表明,抚触与按摩有助于改善新生儿的睡眠。在本研究中,医护人员确保病房内安静、整洁,并在病儿入睡前实施穴位按摩,除了皮肤抚触,还通过眼神交流,使病儿情绪稳定,减少其出现哭闹得现象,而在病儿睡前对其进行穴位按摩,能够有效延长病儿的慢波睡眠时间,延长其睡眠时间,从而改善病儿睡眠质量[13]。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7 d后、干预1个月后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穴位按摩干预应用于HIE病儿中,可显著改善病儿行为神经。在陈丽娟[14]研究中表明,实施抚触按摩干预治疗能够对病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起促进作用,改善预后情况。在本研究中,通过对病儿进行穴位按摩,刺激其皮肤表面感受器,进而刺激其神经,促进病儿脑细胞生长,达到促进脑功能恢复的目的[15]。HIE病儿通常表现为兴奋、激惹及肌张力增高等症状,而穴位按摩通过对相关穴位进行揉按,疏通经络、健脑醒神,减轻其颅内压,并有效改善脑组织血氧供给,进而有效改善病儿行为神经[16-17]。

综上所述,穴位按摩应用于HIE病儿中,可显著促进病儿生长发育,并有效提高其睡眠质量,改善病儿行为神经,促进疾病恢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病儿脑病缺血性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家庭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孤独症中的效果观察:一项随机、对照、开放研究
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66 例分析
Vojta 疗法联合语言认知训练在全面发育落后儿童中的临床应用
儿童药物不良反应1 103 例分析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