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青中藤药治痹“七情”配伍规律探讨

2020-01-10 11:55杜朝飞丘青中张一霖邢振龙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七情痹证筋骨

杜朝飞 丘青中 张一霖 邢振龙

1.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广东佛山 528200;2.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632

痹证之病名首见于《内经》[1]。《内经》[1]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病因多为外感风寒湿邪侵袭及瘀血痰湿闭阻关节经脉,临床表现为筋骨、肌肉的疼痛、麻木。若痹证日久不愈,则累积肝肾,导致肝肾阴阳气血的亏虚,出现患肢关节变形僵硬,肢体萎缩,筋肉不用的痿证。痹证若由浅表之经络入里之脏腑,则病情多凶险且预后不良。西医学中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骨关节炎等疾病皆可归类于此疾病中[2]。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丘青中教授师从已故国医大师石仰山教授,从事骨伤科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一套独特的治疗骨伤科疾病的理论体系。运用藤药治疗痹证效果突出,现总结丘教授运用藤类药物治疗痹证经验介绍如下:

1 知其所性,尽其所用

丘教授认为用药需从经典著作中溯本求源。掌握每味药物的共性与个性,所长与不足,取长补短巧妙配伍,临证中才能左右逢源。

1.1 大血藤

味苦,性平。归大肠经。祛风活血止痛,清热解毒。《简易草药》[3]谓:“治筋骨疼痛,追风。”医家多取其善清大肠热毒、消痈止痛特性,用于大肠之热毒疮痈治疗[4]。丘教授认为本品清热解毒之功在诸藤药中较强,多用于风湿热痹见热毒之侯治疗。

1.2 青风藤

味苦,性平。归肝、脾经。祛风通络,利小便。《本草纲目》[5]言:“治风湿流注,历节鹤膝,麻痹瘙痒。”功效与海风藤相似,常相须为用。丘教授认为本品善走表之肌肤,治痹证客于肌表致麻木不仁,皮肤瘙痒之症,且有消肿之功。

1.3 海风藤

味苦,性微温。归肝、脾经。《本草再新》[6]称:“行经络,和血脉,宽中理气,下湿除风。”丘教授多取其善走里之筋骨之性,配伍羌活、独活,治疗寒痹留滞筋骨,所致关节冷痛、筋脉挛缩等。

1.4 雷公藤

味苦,性大寒;有大毒。归肝、肾经。祛风除痹,活血止痛消肿,清热解毒。《滇南本草》[7]载:“治筋骨疼痛,风寒湿痹,麻木不仁,瘫痪痿软,湿气流痰。”丘教授认为本品是疗顽痹要药,治疗顽痹日久、肿胀不消、关节变形等。但本品有大毒,中病即止,久服多配伍甘草、黄芪等制毒、辅正之品,防止耗伤正气。

1.5 丁公藤

味辛,性温;有小毒。归肝、胃经。祛风除痹,消肿。丘教授多将其调配成酒剂外用。本品除祛风除湿功效外,且有消肿之功,多治风寒湿痹兼有肿胀不消等症。

1.6 络石藤

味苦,性稍寒。归肝、肾经。祛风通络,凉血消肿。《本草纲目》[5]谓:“其功主筋骨关节风热痈肿。”丘教授多用本品治疗风湿热痹较轻的患者。本品归肾经,疏经通络同时,有祛除腰膝酸痛之效,除痹证外其他疾病,兼见腰膝酸痛,加入本品也多收良效。

1.7 夜交藤

味甘,性平。归肝、肾、心经。养血安神,通络。《本草正义》[8]言:“治夜少安寐。”丘教授认为本品疗痹功效较弱,其独有养血安神之效,可用于痹证思虑日久,情志不舒而致失眠多梦等症[9]。

1.8 鸡血藤

味甘,性温。归肝、肾经。活血补血,调经通络。《本草纲目拾遗》[10]称:“活血,暖腰膝,已风瘫。”《饮片新参》[11]云:“去瘀血,生新血。”本品活血补血之效可用于补养筋骨。对于痹证肢体萎废不用,丘教授多与黄芪、当归、地龙等补气养血通络之药配伍使用。

1.9 忍冬藤

味苦,性寒。归肺经。清热解毒,通络止痛。《医学真传》[12]云:“乃宣通经脉之药也。通经脉而调气血,何病不宜。”丘教授认为本品清热之功强于大血藤,弱于雷公藤,多用于风湿热痹治疗。

2 注重配伍,增强疗效

2.1 表里相助,透达内外

痹证可由表浅之络脉深入筋骨,又可致顽痰瘀痹,给治疗增加难度。藤药需配伍蜈蚣、全蝎等虫药搜风通络,引药深入,化痰开痹。丘教授认为即使痹证深入筋骨,藤药使用仍有必要。《本草纲目》[5]载:“风邪深入骨骱,非用蔓藤类之品搜剔不克为功。”首先,藤药可祛除浅表之外邪,防止浅表之邪气深入。其次,藤药善行表之经络,可疏通浅表经络,恢复经络正常的气血津液的输布,利于肢体恢复,又可给深入骨骱之邪以外出之道。最后,虫类药物长期使用,则其攻窜之性可耗损人体之气阴常中病即止,后期调摄须以藤药善后。

2.2 疏通经络,疼痛尤宜

丘教授认为藤药使用应贯穿痹证疼痛治疗的始终。痹证早期疼痛多由损伤、寒凝、气滞、血瘀致经络闭阻,属“不通则痛”。治以“通则不痛”,通法不能仅针对病理产物,治以祛瘀化痰等,应有疏通经络之治本之法。《本草便读》[13]言:“凡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藤药善行经络,则可治病求本,配伍行气化瘀等药标本兼治。痹证后期,肝肾两亏、筋骨失养,“不荣则痛”。藤药如鸡血藤等有补虚止痛之效,用于痹证后期“不荣则痛”的治疗,配伍当归、牛膝等药物效果更佳。

2.3 调畅情志,安神助眠

痹证日久不愈忧思气结,可致肝气郁结、情志失调之证[14]。《类经》[15]云:“情志之伤,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肝郁化火,致心火亢盛伤阴,加重肝肾阴血亏虚,导致痹证进一步加重。七情内伤则多伤心神,忧思伤脾,致生化乏源,形成心脾两虚或心神失养[16]。《景岳全书》[17]云:“初病宜顺为开,久病宜修宜补。”丘教授对于痹证所致情志病,药物常以夜交藤为基础,针对病情治以补益心脾、镇心安神、滋补肝肾等法。

2.4 通补兼施,补益肝肾

痹证后期多损及肝肾二脏,藤药补益肝肾较弱,丘教授临床以藤药配伍益气养血、补益肝肾、养肝舒筋等,随证加减。常用药物配伍有气血亏虚,麻木痹痛:当归、鸡血藤、黄芪、川芎等;肝肾不足,腰膝疼痛:杜仲、肉苁蓉、桑寄生等;肾阳虚衰,筋骨痿废:淫羊藿、巴戟天等;风寒湿痹,麻木痹痛:独活、附子等。

2.5 依照部位,引经选药

丘教授认为藤药遵藤蔓散布之天性,疏通经络同时难达病所,需借助引经药直达病所[18]。丘教授引经药选用崇《张氏医通》所载之引经药。《张氏医通》[19]云:“臂之前廉痛者属阳明,升麻白芷干葛为引经。后廉属太阳,藁本羌活。外廉属少阳,柴胡连翘。内廉属厥阴,柴胡当归。内前廉属太阴,升麻白芷葱白。内后廉属少阴,细辛当归。腿痛亦属六经。前廉为阳明,白芷升麻干葛为引经。后廉太阳,羌活防风。外廉少阳,柴胡羌活。内廉厥阴,青皮吴茱萸。内前廉太阴,苍术白芍。内后廉少阴,独活泽泻。”实际中丘教授也常借助针灸等非药物疗法,疏通经络达到引经的效果。

3 病案举隅,举一反三

患者女,35 岁,2017 年10 月7 日首诊,患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中西医结合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风湿科住院,后来我院骨科就诊。症见:精神差,急躁易怒,双手多指间关节红肿热痛,呈对称性,伴晨僵,活动欠佳,胃纳可,眠差,二便尚调。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略弦。类风湿因子175 U/mL;双手正斜位未见异常。治以清热通络,消肿止痛。处方:防己15 g、杏仁12 g、滑石9 g、连翘9 g、栀子6 g、半夏9 g、薏苡仁15 g、晚蚕沙10 g、赤小豆12 g、夜交藤20 g、忍冬藤15 g、柴胡6 g。6 剂煎服。

10 月13 日二诊:肿痛稍减,眠仍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弦。治以清热消肿通络,佐以重镇安神。处方:首诊处方加生龙骨20 g、生牡蛎20 g。5 剂煎服。

10 月17 日三诊:肿痛明显缓解,关节仍晨僵,夜间可入睡,昨日月经来潮。舌稍红苔黄,脉滑弦。治以通络止痛消肿。处方:伸筋草15 g、川牛膝15 g、制川乌10 g、制草乌10 g、红花12 g、艾叶10 g、木瓜20 g、忍冬藤15 g、海风藤15 g、青风藤15 g。5 剂外洗。

10 月22 日四诊:关节少许疼痛,晨僵明显减轻,与人争吵心情不佳,纳眠较差。舌淡红苔略黄,脉数弦。治以消肿通络,解郁安神。处方:二诊处方调整柴胡15 g,加海风藤12 g、青风藤12 g、黄芩12 g。10 剂煎服。

11 月2 日五诊:关节无肿痛,稍许晨僵,纳眠可。舌淡红苔白,脉滑微弦。处方:继续外洗方15 剂,嘱宽心勿怒。来电告知无晨僵,类风湿因子正常。

12 月20 日六诊:受凉后隐觉手指发凉僵硬,恐类风湿关节炎再发。治以通络散寒、除湿消痹。处方:五诊外洗方调整制川乌20 g、制草乌20 g,加丁公藤15 g。10 剂白酒水煎外洗。后电话随访至今未再发作。

按:首诊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明确;中医为痹证,证属风湿热痹。宣痹汤为基础,配伍夜交藤安神,忍冬藤清热消肿,佐柴胡、连翘引经。二诊肿痛减轻治疗有效,眠差加龙骨、牡蛎重镇安神。三诊月经来潮,恐药动血,予外洗方加入青风藤、海风藤表里相达解除关节僵硬。四诊疼痛僵硬明显减轻,加入青风藤、海风藤继续解除麻木僵硬;患者抑郁、纳差,属小柴胡汤证[20],加大柴胡用量、加入黄芩取小柴胡之意。五诊予外洗方巩固善后。六诊感受寒湿之邪,加大温经散寒药物量,加丁公藤、白酒取其温通经络之功。

4 小结

丘教授临床中强调辨证运用藤类药物治疗痹证的重要性。丘教授注重分析痹证不同阶段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的不同,具体分析藤类药物的功效、主治特点,以及在痹证治疗中与其他药物相互配伍的规律。丘教授临证中或以藤类药物为君药及臣药,治疗主病和主证;或以藤类药物为佐药和使药,辅助其他药物治疗次要兼证、引药入经直达病所,临床中常收获良效使许多痹证患者受益。

猜你喜欢
七情痹证筋骨
左权将军的“七情”
从“营卫倾移”角度探讨痹证的中医理论机制
你的筋骨为什么那么容易受伤?
筋骨 道德 温度
北海之殇
中医学治未病养生理论运用于七情发生学的研究探讨
祛邪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痹证92例
仲景痹证药对略谈
舒筋立安汤内服并外敷治疗痹证160例
七情皆听命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