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句法的高校新老校园规划比较研究
——以安徽池州两所高校为例

2020-01-10 07:33池州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安徽池州247100
安徽建筑 2019年12期
关键词:池州环网轴线

刘 洋 (池州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安徽 池州 247100)

1 引言

1.1 高校校园建设背景与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校园建设与改造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在校生人数的增加而不断推进,相对于高校老校区在建设发展中面临的诸多土地、资源、周边环境的现状限制,另辟新址建设新校区,“腾笼换鸟”,成为了缓解扩招压力、促进高校建设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各高校新校区的规划和建设,无一例外地受到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指导和影响,其在校园总体规划、功能分区布局、经济技术指标、各项人均面积等方面,均与老校区有较大差异。因此对新老校区的规划建设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差异进行研究,可以为校园规划建设的深入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具有较为现实的指导。

1.2 研究对象讨论

文章选取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池州学院的校园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池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为池州师范专科学校旧址,建设年限已近40年。池州学院校园为2008年开始投入使用的新校园。选取上述两所校园的原因是:校园在一座城市范围内,地理环境差异不大,同时由于建设年限、设计思路的差异较为显著,具有较为明显的对比性。同时,相对皖南其他一些建设年限很短的新校区,池州学院校园使用已超过10年,在运行中已积累和暴露出了一些现象和问题,可以为现状校园建设与深入的优化提供依据。

由在实际走访可知:池州学院和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路网布局、功能分区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如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用地布局相对紧凑,路网布局上个环网就能串联学校各部,同时校园与周边自然水体、丘陵等环境结合较为紧密,校园内绿化覆盖率较高。在功能分区上,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的宿舍区、教学区、服务设施分布都较为分散。在单体建筑的造型、立面形式上,可以看出风格样式的多变和历史的印记,以上种种现象充分说明了该校园是在较长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池州学院的校园则由南京大学鲍家声教授主持设计,采取较为严格的功能分区、中轴对称的风格,整体布局较为分散,留有较多的待开发用地。在路网形式上,池州学院的校园采取环状路网与方格网相混合的方式,导致住宿区与教学区的间距较远,学生上课的步行距离普遍在1km以上。同时为了突出校园主轴线,在教学区采用大面积铺装广场、水池,较少布置绿化植被。

1.3 空间句法分析思路与研究变量

1.3.1 空间句法分析思路

对校园空间使用的评价分析常见的问题是只能从现状观察和定性角度去讨论,缺乏精确的定量分析,而空间句法理论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点。空间句法是一种通过对包括建筑、聚落、城市甚至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和方法[1]。由伦敦大学学院教授比尔·希利尔创立。空间句法的具体分析方法有网格视域分析、线段分析、轴线分析,由于文章将其应用于范围较广的校园区域,因此优先选择轴线模型分析法:通过绘制两所校园的轴线模型图,导入Depthmap软件,选取整合度、选择度、连接度、平均深度、协同度等数值进行分析对比[2],讨论两所校园在这些数值上的差异,并分析构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1.3.2 空间句法研究变量

①整合度:是全局深度的倒数。全局深度表示其它空间到目标空间的步数,因此全局深度数值越大,则整合度越小,表示该空间越难以到达。因此,整合度衡量了一个空间吸引到达交通的潜力,是空间句法研究中最为核心的变量,当整合度的值越大时,则表示该节点在系统中便捷程度越高,公共性越强,可达性越好,越容易积聚人流。根据研究范围的大小,可分为全局整合度与局部整合度。

②选择度:指的是中心空间出现在系统中最短拓扑路径上的次数。选择度可基于全局或设定一定的步数进行计算,选择度越高则表示该空间处于最短最便捷的路径上的次数越多。

③连接度:表示的是某一空间与其它空间连接的程度。与该空间连接的道路越多,则该空间的连接度越高。如校园的广场、中轴线空间通常连接度较高。

④平均深度:表示系统中某个节点到其他所有节点的最少步数的平均值。

⑤协同度:表示局部整合度与全局整合度之间的关系。以一定步数和范围划分的局部整合度并非一定与全局整合度数值相一致,可能存在某些空间节点在一定步数范围内局部整合度较高,但全局整合度较低的情况,因此需要以协同度探讨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

2 空间句法的研究内容探讨

2.1 空间轴线的建立与分析

根据空间句法中关于轴线“最长且最少”原则[3],将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和池州学院的校园绘制成轴线图,并导入Depthmap软件进行计算,各个研究变量计算结果以由红色到蓝色的渐变颜色表示不同的得分,其中越偏红色的轴线线段表示得分越高,越偏蓝色则表示得分越低。通过对上述各个变量的深入对比分析,总结出两所高校在规划现状上存在的特征和问题。

2.2 基于整合度的校园空间对比分析

图1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左)与池州学院(右)轴线整合度对比图

整合度表示的是可达性的高低,整合度越高,表明该区域的可达性越高。由图1分析结果可知:池州学院和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的道路系统中,整合度高的区域普遍存在于校园环状路网的部分区段。

对比卫星图片可知:两所校园路网中整合度的区域,普遍处于校园教学区、宿舍区、入口的交汇处。由于受到现状湖泊和城市主干道等限制因素影响,池州学院和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的部分功能区普遍集中于校园偏东北的部分(红色轴线部分),因此导致此区域的道路整合度普遍高于其他区域。

2.3 基于选择度的校园空间对比分析

选择度表示的是“该线路出现在最短路径上的次数”。关于池州学院和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基于2.1所述的线段长度为权重下的选择度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左)与池州学院(右)轴线选择度对比图

由分析结果可知,校园选择度最高的区域与整合度最高的区域存在着一定的偏移。以池州学院校园为例:选择度最高的路线较少,只有一条(以红色表达的线路),其他选择度偏高的路线并未集中在校园环路上,而是集中到了连通宿舍区、运动场的路网上。池州学院校园环网整合度高而选择度低,说明其环网虽然可达性高但并不常为最短路径。从现状观察可知,这是因为环网路段作为校园主干道,既肩负着主要交通功能,也承担了部分形式需求,环网内外存在较多其他道路、便道联通,起到便捷的交通功能,因此该校园环网路段的选择度评分较低实属正常。相比池州学院,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连接度与整合度偏差较小,两项指标得分高的线路基本都集中在校园环网和校园东入口联通教学区的主干道上。这说明其校园环网的设计较为合理,既起到了联接各功能区块的作用,又能尽量缩短距离,力求实现最短的通勤距离,没有为营造某种布局形式而刻意拉长距离。这也符合其作为具有较长建设历史的校园,规划布局具有逐步、自发性形成的特征。

图3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左)与池州学院(右)轴线连接度对比图

2.4 基于连接度和平均深度的校园空间对比分析

连接度表示的是空间或线路联通其他线路或空间的状况,由Depthmap软件分析可知:无论是池州学院还是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空间,其连接度高的区域(红色轴线)都较少,如图3所示,池州学院仅有两条,且较为分散,池州职业技术学院仅有一条。

通过Depthmap软件计算结果的属性表中的数值求和可知:池州学院的连接度平均值为3.63,而池州职业学院的平均值为2.5,也证明了池州学院的空间核心性略高于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平均深度的比较上,池州学院的平均深度的平均值为7.33,低于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平均值8.78,证明池州学院相比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园空间布局上可达性总体更佳,袋形空间较少。从实际调查可知:池州学院的路网空间布局采用以方格网与环网相结合的方式,以环网营造形式,以方格网满足宿舍区的日常通勤,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而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则缺乏明显的方格网布局,环网只覆盖部分教学楼,因此其可达性总体偏低实属正常。

2.5 两校协同度对比分析

协同度反映的是局部整合度与全局整合度之间的关系,以R2表示,其数值以0~1之间的范围来表示,其数值越高,则空间的流动性越顺畅,空间的核心性越强,越存在着汇聚的趋势;其数值越低,则各空间之间的分散性越强,且空间之间的流动越受到限制。在Depthmap软件中,设定3、5、7步后,由软件分析后得到其对应的局部整合度数值,再通过散点图,分别将对应步数的局部整合度和全局整合度分别设为纵横坐标轴,得到协同度R2数据。

不同步距下的协同度数值列表

上表中拟合度数据表明:两校协同度数据均超过0.5,具有较好的拟合度,说明校园的核心性都较好[6][4]。不同步距时的协同度变化说明,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协同度呈现小分散、大集中的趋势。从实际调研情况可知: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楼、图书馆等设施布局相对较分散,没有明显的校园中轴线,因此在步距为3时协同度低于池州学院。在步距为5、7时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协同度明显超过池州学院,说明其校园具有明显的中心区域,且使用者能通过道路较为顺畅地到达该区域。

3 基于分析结果的现状原因探讨和改进建议

3.1 基于分析结果的池州职业技术学院规划现状讨论

3.1.1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现状形成原因的探讨

因为历史原因形成的较小的校区面积(约51hm2),使得校园道路局部选择度较好。但在较长时间内建设的建筑设施缺乏统一的轴线引导,导致其全局整合度低于池州学院。同时在校园总体路网布局上,由于历史和地形的局限性,存在着部分“毛细血管”流通不畅的问题。

3.1.2 针对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现状的改进建议

由现状走访可知:该校区目前仍在不断建设和发展中,其中重点建设区域集中在校园西部,开发有实习基地和大棚等。为解决该部分区域与现状校园设施的联通,该区域已修建了一条与校园南入口、校园现状环路相连的道路。随着校园西部建设区域的不断扩展,该区域宜增加观湖西部的环湖道路,使之与观湖东部的道路形成完整的体系。同时用新建的西部环路将校园西北侧新建区域与现状主要教学区相连。由Depthmap软件对模拟增加西北部路网后的校园路网模型进行分析可知:增加后校园的整合度、连接度均有一定提高,同时校园局部集合度评分最高的区域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更趋于校园的中部。

3.2 基于分析结果的池州学院规划现状讨论

3.2.1 池州学院校园现状形成原因的探讨

由计算结果可知,池州学院在选择度与整合度的拟合度上得分较低,说明其道路的便捷度不高。由既往文献和现状调查可知,该校区面积超过千亩,但在现状上中受到居于校园中部的丘陵和东西横贯校园的溪流水系分割影响,只能选择在南北两端的缓坡台地分别布局教学区和宿舍区,同时为顺应等高线变化,采取了环抱校园中部山丘的两条曲线为校园主环路[5]。这样的布局形式是造成便捷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受理性主义、功能主义规划思想[6]和部分追求形式影响而采取的严格功能分区,造成了通勤距离过长的问题。

3.2.2 针对池州学院现状的改进建议

针对功能分区之间通勤距离过长造成的问题,在后期的建设发展中,宜适当拉近距离,选择在距离教学区较近的空地进行开发建设。如在校园的西南部,外环路以西仍有大量空地可供进一步建设,在此处建设宿舍区,可有效缩短学生通勤距离。同时,针对图书馆以北的中心花园,可通过增设入口、减小高差、联通各条内部支路等方式,降低空间深度,提高内部的连接度,使之成为集观景和通勤于一体的校园步行干道。

4 结语

文章运用空间句法的分析方法,对两所校园的空间规划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比了两所校园在具体不同指标上的差异。文章深层目的在于讨论上述差异背后的校园规划思路的变迁,为当代校园规划设计的改造提升提供一定的方法指导和具体建议。

猜你喜欢
池州环网轴线
曲轴线工件划伤问题改进研究
基于ODUk Spring方式实现基础网络环网保护的研究
空铁联运+城市轴线,广州北“珠江新城”崛起!
大咖妙语论道!于轴线之上开启广州城央最宜居的大未来!
圆柱轴线相交相贯线解析性质分析
池州武傩文化研究
池州印象
高速公路万兆环网建设探析
池州傩戏面具在动漫角色创意中的应用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