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臌气

2020-01-11 10:05薛隐龙
中兽医学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斯的明臌气嗳气

薛隐龙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中心王村工作站,744304)

瘤胃臌气,中兽医叫“气胀”,俗称“肚子胀”。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季发病较多,根据发病及病理的不同,可分为气滞郁结,脾胃气虚及水湿困脾三型。本病多猝然发作,故必及时治疗。

1 典型病例

1.1 病例一:2018年11月18日,本乡农户朱某饲养的一头母牛,偷吃了院内堆放的马铃薯,致使瘤胃臌气,表现极度不安,频起卧,张口伸舌,呼吸迫促,步态不稳,左肷窝凸起,高于脊背,于该部触诊紧张有弹性,叩诊呈鼓音。初步诊断为气滞郁结型“瘤胃臌气”。

西医疗法:瘤胃穿刺放气后,瘤胃内注射消气灵 (甲硫酸新斯的明)10ml两支加强力胃动力500ml与石蜡油1000ml同时注入。取新鲜柳木棒,横衔与牛口中,两端以细绳固定于角根,诱使嗳气,1小时后取下木棒,即出现缓慢反刍。

中医治疗:木香 40g、乌药 50g、青皮 30g、陈皮 30g、槟榔 40g、牵牛子50g、白蔻仁 35g、大茴香50g,共研末开水冲,候温加蓖麻油500g,同调灌服。每天一剂,连用三天。第三天病牛康复。

1.2 病例二:2019年3月6日,本乡农户马某饲养的一头4岁母牛钻入苜蓿地采食了大量苜蓿,致使瘤胃臌气,表现为起卧不宁,食欲废绝,回头顾腹,后肢蹴腹,肚腹胀满,肷窝凸出。初步判断为气滞郁结型“瘤胃臌气”。

西医治疗:用瘤胃穿刺针在左肷窝部进行穿刺放气,然后瘤胃注入消气灵(甲硫酸新斯的明)20ml与1000ml促反刍液合用。1小时后,出现缓慢反刍。

中医疗法:枳壳 50g、二丑 100g、大黄 100g、芒硝40g、木通40g、木香30g、香附30g、青皮30g、厚朴30g,共研细末,温水调服,每天一剂,连用两天,第三天病牛恢复健康。

1.3 病例三:2019年12月9日,本乡镇雷李村,刘某家饲养的一头8岁母牛出现瘤胃臌气,经问诊没有采食异常发酵产气饲料,而是三天前病牛出现不采食,加上病牛消瘦肚胀较轻,初步诊断为脾胃气虚引起的损伤胃气,饲料不能运化腐熟而发病。

西医治疗:用胃管投入20ml消气灵(甲硫酸新斯的明)和1000ml液体石蜡油,1小时后病牛再没有胀气症状,肌肉注射大开胃40ml,3小时后病牛出现反刍。

中医治疗:党参 50g、白术 50g、茯苓 50g、青皮 40g、陈皮 40g、木香 50g、香附 50g、砂仁 50g、莱菔子50g、甘草40g,水煎服,每天一剂,连用三天,到第四天病牛恢复健康。

2 辨证诊断

2.1 气滞郁结型:发病急速,多在采食中或采食后突然发病。食欲、反刍、嗳气停止,腹痛不安,踢腹,或见起卧。肚腹急剧胀大,触之紧如鼓皮,拍打声如鼓响;呼吸喘急,口色结膜青紫。严重者,患牛张口伸舌,口中流涎,四肢张开站立。最后,神识痴呆,左右摇晃,倒地不起,窒息死亡。

2.2 脾胃气虚型:发病缓慢,病程较长,肚胀较轻,仅有中度胀大,且多反复发作,穿刺放气,不久又胀。患牛表现精神不振,胃呆纳少,或时好时坏,反刍缓慢或停止,口色淡白,脉象沉细。

2.3 水湿困脾型:病初,精神困倦,饮食、反刍废绝,肷部胀满,按之稍硬,或胃内有水,穿刺则水气同出,水多气少或仅有泡沫外溢。口色淡红湿润。严重时,呼吸喘急,站立不稳,口色青紫,脉象细数无力。

3 预防

本病预防着重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前胃神经反应性,促进消化机能,保持健康水平。平时限喂易发酵饲料,禁喂霉败腐烂草料。加强管理,防止牛群进入苜蓿地、豆地短时间内过多采食。

4 体会

本病发病急剧,应及时采取有效的紧急措施进行抢救,腹腔压力急剧增高时,采取穿刺放气,来减轻脏器受到压迫。因此,治疗原则着重于防止窒息,排气消胀,止酵消沫,健胃消导,强心补液。本人通过以上病例总结如下:牛患胀气多是采食过量易发酵饲料而引起肚胀,站立不安,呼吸急促,张口流涎把舌伸,拱腰摆尾如排粪,拍打腹部似鼓音,排气消胀,消食化积,通肠利水为主要,强心补液,防止酸中毒为次要。遇到腹腔胀满首选穿刺来放气,减轻脏器受压迫,增加嗳气来消胀。中西医结合功效神。

猜你喜欢
斯的明臌气嗳气
牛瘤胃臌气的临床症状及治疗
牛瘤胃臌气的诊治
中兽医治疗牛瘤胃臌气的研究
钦丹萍辨治嗳气验案
中西医治疗牛瘤胃臌气的方法
总是打嗝,是不是胃肠有问题?
溴吡斯的明治疗产后尿储留的疗效观察
饱嗝不断,喝荸荠鸡金饮
HPLC法测定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的含量
溴吡斯的明致缓慢性心律失常8例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