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牛前胃病的辨证施治对策

2020-01-11 10:05安小军
中兽医学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养牛场理气粗饲料

安小军

(甘肃省肃南县大河乡农牧技术服务站,734405)

牛肉成为了广大人民喜爱的肉类,成为了人民补充肉制品的主要来源,对我国国民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然而,近些年牛前胃病频发,成为了影响养牛场的养殖规模和效益的主要因素,是养牛场的重点防治对象。

1 疾病原因

首先,是饲喂了过多的青草或者是茎类饲料,粗饲料饲喂比较比较小。部分牛前胃病是因为食用了过多的容易膨胀的饲料,不利于牛消化。比如说采食不合比例的谷物或者是豆类,部分牛是因为使用了未斩断的半干型饲料。又或者是更换饲料过于频繁或者是突然。除了饲料不合理容易导致瘤胃积食之外,还可能是牛误食了碎布、塑料、垃圾等其他不容易消化的异物导致其出现幽门堵塞进而形成积食问题。其次,也可能是牛运动不足、消化力不足,本身体质弱等问题导致了疾病发生。最后,瘤胃迟缓、创伤性网胃炎或者是热性病等也能导致此疾病[1]。

2 主要症状

初期,病牛主要表现为采食量减少,食欲下降,并且反刍行为也有所减少。同时,病牛会伴随着呻吟,腹痛难安等现象。其次,部分病牛腹围有所增大,通过听诊观察能够诊断出病牛胃蠕动力减缓,部分病牛胃蠕动活动停滞。在患病初期,病牛通常会排出带有粘液的干硬粪便,甚至部分严重的病牛会排出少量恶臭的稀便,尿液也有所减少。在牛发病后期,病牛表现出四肢颤抖,肌无力,甚至出现昏迷等现象,最后因体力不支而死亡。

3 中医对牛前胃病的辨证施治对策

首先,牛前胃病出现的原因是阳气不足,体内含有邪毒,因此不能仅仅健胃,需要辩证的调解牛的气血。首先,使用党参、白术、甘草以及干姜进行治疗,初期采用这四种药物加上山楂、麦芽等进行熬制,能够有效的健胃,祛除牛体内的邪毒,中期使用这四种药物加上茯苓、车前子以及肉桂、附子进行混合熬制,能够温和散寒,进一步的调解阳气,消肿止痛。后期则可以在中期药物基础上增加药量,帮助病牛排尿,减少身体毒素残留[2]。

其次,应该健脾理气,胃是后天之本,是供给营养的器官,是气血化生的根本。前胃出现问题主要是脾虚。只有脾气旺盛之时,才能够消除滞销,消除炎症,采用白术、党参、大枣、山药等,进行健脾。采用槟榔,木香、青皮等进行理气。从而实现健脾理气消滞。

再次,应该进行温补。脾具有喜甘恶苦,喜燥恶湿等特点,通常牛出现前胃病是因为脾受到苦、湿等影响。现实饲养中,牛前胃迟缓也正是因为外感风寒,气滞导致的。因此,要维护脾和胃,要进行温补。采用川朴、丁香、干姜以及小香等进行调理,更好的维护脾平衡。

最后,还可以使用按摩和润滑剂的方式,帮助牛排出排泄物,清除胃内的内容物。通过按摩进行治疗,用手掌按摩瘤胃,每30分钟按摩一次,每次5分钟左右,同时可以给牛灌服大量的温水,配合使用效果更佳。随后,可以使用蜂蜜、香油、炒芝麻、石蜡油等,大剂量的则可以采用当归、元参、生地、肉苁蓉等,帮助牛排出内容物,促进胃内蠕动。

4 预防措施

首先,要强化饲养管理工作,要合理配置饲料组成。饲养员要根据不同季节调整饲料比例,冬季提高能量饲料比例,增加能量和蛋白质比较,减少粗纤维,提高适口性,让牛更容易消化。粗饲料在冬季需要进行软化之后再饲喂,提高牛吸收能力。做好饲料储存工作,要避免饲料出现潮湿、发霉、变质等问题。再次,饲料的投放要定时定量,防止过度饮食。最后,养殖者也要关注牛的运动,适当的增加运动量,避免牛群出现应激现象。加大观察力度,一旦发现牛有发病情况,及时采用合理的方案,进行救治[3]。

此文分析了牛出现前胃病的原因,并且具体的阐述了前胃病的症状,进一步的提出了中医对牛前胃病的辨证施治对策,希望能够给予相关工作者一定的借鉴。

猜你喜欢
养牛场理气粗饲料
如何降低乌骨羊养殖成本?
绒山羊怎样合理搭配饲喂粗饲料
绒山羊怎样合理搭配饲喂粗饲料
粗饲料分级指数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浅谈朱熹理气论
活血化瘀理气类中草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
山东省养牛场全株玉米青贮加工利用技术的调查分析
对朱子理气关系论的重新考察
陕西城固县养牛场牛粪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基于规模化养牛场生态养殖的循环农业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