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疥螨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2020-01-11 10:05赵晓燕
中兽医学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群羊患部脓疱

赵晓燕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发放镇人民政府畜牧兽医工作站,7333000)

羊疥螨病,又叫做疥癣病、羊癞病。是由疥螨科、疥螨属的疥螨寄生于羊皮肤内引起的一种羊的皮肤病。本文作者就实践中治疗肉羊疥螨病的一些体会,供同行参考。

1 传播原因

羊疥螨病是一种皮肤性疾病,主要的传播方式是接触传播。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养殖户从外地、外场引种调入羊只时,对羊只健康检查不严格,将带病的羊只调入,调入后未经隔离观察直接混群饲养,导致在同群羊中传播。二是贩运户在收购羊只时,养殖户未严格执法门禁制度,在出售羊只时,贩运户将拉有羊只的车辆进行养殖场区和圈舍内,贩运户拉运的羊只患有该病,接触圈舍内羊只而传染。三是散养户饲养的羊只,部分地区有外出放牧的习惯,在外出放牧时与其它养殖户的养只混群放牧,在混群羊只中有感染疥螨病的羊只,相互接触后发生传染。四是农村养羊户普遍有互助配种的情况,母羊发性后借用别人家的公羊在自家饲养一段时间进行配种,或有公羊带有该病而传染。五是养羊户羊舍内清洁不及时,卫生条件差,羊舍修建标准化程度不高,通风透气差,平方内饲养羊只数量密度过大,导致该病的传播。

2 临床表现

羊只一旦患上本病后,最明显的特征是羊体表羊毛无光泽,在嘴唇、口角、鼻镜、耳根等没有羊毛的部位皮肤发红,由于该病会使皮肤发痒,羊只会寻找羊舍内门框、围栏等突出的地方摩擦患部,啃咬自身,因摩擦出现脱毛症状。随之全身各处出现丘疹、水疱,随而转为脓疱,进一步发展脓疱破裂,有渗出液,继而结痂,皮肤变厚。同时出现烦躁不安,采食量下降,休息不安,形体消瘦等症状,同群羊类似症状发病羊只数量增多。如果治疗不及时,发病羊只由于营养不良,消瘦,最终出现死亡。

3 诊断

本病容易诊断,可通过试验室和临床病状就可以判断。抓一只临床症状典型的羊只,在羊只脱毛处有脓疱的边缘处用手术刀片消毒后刮取表皮至皮肤表面稍微出血,将刮取的皮屑放在黑颜色的纸上,在阳光下暴晒30-40分钟,如果冬季可在日光灯下操作,用手术刀片将皮屑移去,就会肉眼发现白色虫体在黑颜色的纸上移动。再结合临床症状就可确诊。

4 防治措施

4.1 西医治疗 西医主要以驱虫抗菌消炎为治疗原则进行,有皮下治疗法和皮肤涂药法。皮下注射药物主要以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为主,根据羊只体重羊颈部皮下注射0.2mg/kg,连继注射3-4d,隔5-7d后再重复注射治疗1次。同时对于皮肤脓疱严重的,要配合头孢噻呋钠、阿莫西林等抗菌消炎药物进行消炎辅助治疗,对于出现消瘦严重的要补充葡萄糖等营养药物,提高机体抵抗力。

4.2 中兽药治疗 中兽药治疗主要是用中兽药组成方剂,涂擦患部进行治疗。方剂一:将百草霜6g、大枫子 6g、白芷 6g、苦楝树根皮 9g、当归 9g、苦参9g、狼毒12g粉碎混均备用,取棉籽油500g在炉火上加热至开,用热棉籽油浇至粉碎备用的药剂上炸成至红色,然后用纱布滤去药渣,趁热加进黄蜡60g,搅拌做成药膏,涂擦羊只患部。方剂二:狼毒 500g、硫黄(煅)9g、白胡椒(炒)45g,研为细末,根据羊只发病情况及使用时与植物油进行混合后使用,每30g加入烧开的植物油500g。隔3~5天1次,如面积大时分片涂药。

4.3 药浴治疗 药浴是在药浴池内添加药物,对羊只进行体表驱虫,防治皮肤病最有效的方法,在药浴前要给羊只进行饮水,保证羊只饮足水,要选择天气晴朗的时节进行,药浴池用0.05%双甲脒水溶液进行配比药浴液,配制好后羊只按病情由轻到重的顺序分别药浴2min,药浴时应防止药液进入眼睛和嘴里。隔5-7天后再药浴一次,重复3次。

5 结束语

羊疥螨病具有极强的接触传染性,不论大小羊只均可发病,本病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一是要严格羊只调运监管,在调入或购入羊只前要认真对羊只健康情况进行检查,要查看羊只的检疫合格证明,调入后要进行隔离观察,无异常后方可混群饲养。二是要加强羊舍卫生清洁、消毒灭源工作,每天要对羊舍进行卫生清扫,要合理安排羊群的密度,圈舍要按标准化要求进行建设,保持羊舍卫生、干燥、透光、通风良好,每周至少要对羊舍、生产区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三是要定期进行驱虫,每年要对所有羊只进行一次药浴,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四是要加强防疫管理,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门禁制度,特别是要加强对贩运人员、车辆进出管理。

猜你喜欢
群羊患部脓疱
防控家兔疥癣病验方20例
羊传染性脓疱病综合防控措施
羊传染性脓疱口炎控措施
山村春晓
夏天热卖
头羊
西行
中药合紫外光照射治疗33例掌跖脓疱病临床疗效观察
脓疱症早辨别
羊 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