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呼吸康复建议

2020-01-11 10:01朱慧芹柳春阳李鸿宇关英慧
哈尔滨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体位量表康复

朱慧芹 柳春阳 李鸿宇 关英慧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呼吸内科,吉林长春130031)

2019年底,中国武汉暴发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病原体被命名为“SARS-CoV-2”;这种疾病被命名为“COVID-19”[1]。2020年3月,疫情迅速播散至全球,已具有全球大流行趋势。对全球的经济及人民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呼吸康复是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非药物治疗手段[2]。呼吸康复开始主要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现已在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脑卒中及肺减容、肺移植术后恢复中取得良好的效果[3]。呼吸康复在改善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COVID-19 患者的多个系统均受到损害,但以肺部最为严重[4],因此患者后续肺部康复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1 COVID-19 概述

SARS-CoV-2 是新型β-冠状病毒,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有79.4%的同源性[5],且均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为宿主受体[6]。COVID-19 患者常见症状有发热、干咳等,人际间传染性强[7],主要经过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8]。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现推荐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案,已有较好的效果,已有多篇文献报道中西医结合治愈的案例[9]。

2 COVID-19 患者的呼吸康复建议

此前对SARS 的研究表明,SARS 患者可出现肺功能、运动能力、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心理等方面问题[10],且在出院后较长时间内存在持续的功能障碍[11]。参考SARS 的经验,对COVID-19 患者早期进行呼吸康复,有利于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改善身体各项机能,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呼吸康复包括评估、健康教育、康复锻炼、心理干预等方面[12]。对于COVID-19 患者,呼吸康复的时机应选在病情及生命体征稳定、并排除禁忌症时,并采取安全第一及个体化原则。通过远程视频、教育手册、教育视频、APP 等载体,对COVID-19 患者,特别是出院患者进行呼吸康复的健康教育[13]。

2.1 呼吸康复的干预措施

2.1.1 综合评估、计划制定、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

2.1.1.1 综合评估:在制定计划前,进行全面评估。通常应用mMRC 量表、Borg 量表、肺功能指标、ADL评估量表、90 项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徒手肌力测试(MMT)、6 min 步行试验等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态、躯体功能[14]。

2.1.1.2 计划制定:根据全面评估的结果,制定个体化、可行的呼吸康复计划,随时根据患者状态、症状进行调整及终止。

2.1.1.3 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COVID-19 的相关知识,对可能出现的心肺功能、躯体功能及心理的改变提前宣教;对呼吸康复的作用及内容进行讲解,强调其重要性,从而增加患者的依从性,进行正确、长期的呼吸康复训练。

2.1.1.4 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对遭遇创伤的个体心理失衡有积极作用,故存在心理失衡的COVID-19患者,应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并帮助他们维持积极生活态度及健康的生活节律;若有加剧倾向时,可寻求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援助[15]。

2.1.2 运动锻炼

2.1.2.1 呼吸训练:有效的呼吸训练可以改善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症状[16]。腹式呼吸:身体放松,选取舒适体位,经鼻缓慢吸气腹部自然隆起,经口呼气腹部放松,胸部保持不动。2 次/d,10~15min,可酌情增加锻炼次数与时间。腹式呼吸可以调整呼吸节奏,提高呼吸效率。缩唇呼吸:经鼻吸气,嘴唇收缩呈口哨口型,将气体缓慢呼出,吸呼比为1:2,持续4~6s。缩唇呼吸可防止小气道塌陷,改善患者的缺氧情况。呼吸肌锻炼:呼吸肌肌力训练有多种方法,如CO2过度通气法、膈肌起搏、呼吸训练器等[17],最简便为吹气球或吹蜡烛,即深吸气后,进行吹气球或蜡烛,感觉吃力时停止。锻炼次数及时间由患者自身状态决定。

2.1.2.2 运动训练:运动训练在呼吸康复中占据重要位置,但训练的强度、时间、频率、形式尚未形成共识。一般包括四肢肌力锻炼、有氧运动、平衡性运动等。有研究证实,上下肢同时训练效果优于单项的下肢训练[18]。运动训练可以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2.1.2.3 排痰训练:COVID-19 患者以干咳为主,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及重症、危重症的患者存在痰液潴留的问题,此时痰液的引流尤为重要。建议先采用体位引流、指导性咳嗽等方法,注意防护,减少飞沫溅出;病情允许并排出禁忌症的患者可采用震动排痰、气道负压吸痰等方法[19]。

2.1.2.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应用ADL 评估量表进行评估,找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的原因,如呼吸困难、疼痛、乏力,并进行针对性干预。

2.1.2.5 中医呼吸康复:八段锦、太极拳等中国传统健身功法长期训练对COVID-19 患者康复有一定作用[20]。

2.1.2.6 营养支持:根据营养评估量表评估患者营养状态,结合饮食习惯制定个体化营养方案,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并定期评估,调整膳食。

2.2 普通患者的呼吸康复建议:根据病情选择坐位、半卧位或站位,身体前倾。注意适时变换体位。可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病情允许也可行全身性呼吸体操及呼吸肌肌力锻炼。

2.3 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呼吸康复建议:重症及危重症患者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应经过临床医疗团队的评估,并有充足的氧气供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症状。存在呼吸衰竭需应用机械辅助通气患者可采取半卧位、卧位、侧卧位等;存在低氧血症,可离床的患者可进行体位转换(坐位、站位、半卧位等)。

2.4 出院患者的呼吸康复建议:对于肺功能未受影响或受到轻微影响的患者,在康复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在家进行康复运动,起始以日常生活能力锻炼为主,并对工具性日常活动(括购物、食物烹调、家务活动等)进行评估;后期以有氧运动为主,低强度开始,循序渐进,3~5 次/周,20~40min/次,逐渐恢复机体活动能力,早期回归社会。对于肺功能受到影响的患者,应在全面评估后,制定个体化呼吸康复训练。出院后应积极进行呼吸锻炼,尽快恢复到入院前的肺功能水平;有痰液潴留患者,需进行排痰训练(体位引流、指导性咳嗽、叩背等),减少肺部再感染机率。

3 小结与展望

经过国家有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我们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出院病例逐渐增加,呼吸康复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提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呼吸康复锻炼建议,希望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减少死亡率和并发症,改善心肺功能,早期恢复体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猜你喜欢
体位量表康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