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班主任如何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2020-01-11 01:19赵凯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51期
关键词:安全意识安全教育班主任

赵凯

【摘要】班主任对学生具有安全教育和人身保护的责任,坚持做到及时排查潜在的安全隐患,扎实做好学生日常的安全教育,保证班上特殊学生的安全,提高家长的安全责任意识。作为班主任,要抓好学生的安全工作,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班主任  安全教育  安全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51-0010-02

安全无小事,生活中总是伴随着很多意外,让人防不胜防。何况是生活经验少、警惕意识差的未成年人。学校和老师理所当然地对学生具有安全教育和人身保护的责任。作为班主任,在我们的多重角色中就有一个安保人员的重要职责。班主任不仅要做好学生日常的管理和教学工作,还要为学生在学校的安全负主要的责任。那么,怎样开展安全工作,才能保证每个学生每一天的绝对安全呢?担任初中班主任已经有很多年了,总结了一些方法经验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一、坚持做到及时排查潜在的安全隐患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学校就会安排安全主管领导组织班主任对全校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班主任要认真检查教室门窗、电器电路、吊顶等是否正常。还要检查班级所辖环境卫生区域内的安全隐患,做好记录,及时上报学校,配合后勤人员排除隐患。在以后的二十个星期,班主任每天都要观察、排查不安全因素。作为班主任,平日不但要自己多留心多观察多提醒可能存在于学生身边的安全隐患,坚持不懈,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安全隐患。通过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真正避免隐患,把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做到实处,确保每个学生在校的每一天都处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

二、扎实做好学生日常的安全教育

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处于主体地位,我们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而进行,学生的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安全隐患,无事不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班主任又不可能时时、处处、事事都与学生在一起。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要突出学生在安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进来,强化学生的自我安全教育与管理。

安全教育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开展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在开学之初,我就结合学校制订的学期工作计划,制定了详细的班级安全工作计划。每个星期都有一个安全教育专题,其内容包括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安全、校园活动安全、防爆安全、网络安全、防火安全、防煤气中毒安全、预防校园欺凌等。每次安全主题班会之后,我都会让学生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在学习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有几个学生在学校和教育局举办的安全知识竞赛中,还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被树立为典型,多次受到表彰奖励。

第二种有效的办法就是督促学生及时认真的完成网络安全教育平台的学习任务。网络学习对于我们农村的学生有很大的困难。因为我们平时严格要求学生不能把手机等通讯工具带到学校,而且经常提醒家长要杜绝学生上网,在这个事情上做到严防死守。再加上农村学生里面有很多的留守儿童,老人们只能勉强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对网络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根本没有能力辅导学生进行网络学习。因此,我根据这些情况,成立了结对帮扶小组,让同村同组的学生结成对子,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二。即有条件的学生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在家里帮助那些留守儿童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学生在一起也可以互相监督、互相学习,增进了同学间的情谊,一举多得。网络安全教育平台上的安全知识全面而又生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起枯燥地讲道理更加深入人心。网络安全教育平台上的课程除了有丰富的学习内容,还有练习题和检测题,再加上真实直观的视频,学习效果事半功倍,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好评。每过一段时间,我还会指定几个学生在班会上做汇报交流,让学生的安全意识不断加强,学习的方法更加合理高效。

其他的方法也要在日常的安全教育中穿插使用。如利用教室内的学习园地、张贴安全警示标语、学科教学中渗透、安全主题演讲、安全座谈等形式,让学生既成为安全教育的学习者,又成为安全教育的宣传者,以宣传促学习,以学习促提高,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组织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活动

学校是实施课程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学内容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依据。农村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实施,是以丰富的安全教育内容和多样的安全教育方式为保障的。所以,在组织安全教育活动的时候,我根据学生的安全意识发展情况,在现实生活体验和学校学习活动中所遇到的安全问题,搜集、设计安全教育内容,并以这些内容为载体,探寻多样的教学方式,组织安全教育课堂教学活动。

搜集安全教育内容,建构课程。安全教育内容在中小学安全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安全意识较为薄弱,根本分不清哪些是安全行为,哪些是不安全行为,如此对自身的安全发展起到了消极影响。针对该情况,在实施安全教育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在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挖掘学生周圍的安全信息,整理、分析这些信息,建构安全教育内容。比如,针对什么是安全行为,什么是不安全行为,我挖掘了一些安全行为案例和不安全行为案例,如洗手之后,在手还湿漉漉的情况下,拔或插插座;在楼道里,与小伙伴们追赶打闹;下雨天,到大树底下躲雨。在呈现这些案例之后,我要求学生们以小组为形式,合作讨论,这些行为不安全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践行安全行为,借此使学生们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建构正确的安全认知,为践行安全行为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创设多样课堂活动,驱动参与。学生是安全教育活动的参与主体,其能否自主地体验教学活动,决定了安全教育效果。安全教育与传统的知识教学有着明显差异,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上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们通过切身体验,建构正确的安全认知,积累丰富的安全行为。以“躲雨”活动为例,在实施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直观地播放了下雨天在树下躲雨的视频,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们发现,躲雨的人被雷劈到了。据此产生探究兴趣:为什么下雨天不能在树下躲雨呢?根据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我在实施课堂教学的时候,向他们展示了本杰明·富兰克林在风筝上绑把钥匙引雷电的实验,使学生们弄清楚原理。之后,我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合作讨论,如何在下雨天安全躲雨。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们集思广益给出多种多样的答案。之后,我则采取小组展示的方式,随机选择小组成员展现本组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就此进行补充或纠正,从而通过互动交流,积累安全生活经验,为实现安全生活,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四、保证班上特殊学生的安全

每一届学生中都会有一些新的情况出现,作为班主任要全面了解掌握他们的情况。之所以说他们“特殊”,主要是同他们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关。

先说留守儿童。我们属于西北地区农村,地方经济相对落后,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打工,孩子只能交给老人照顾,有的甚至寄托在亲戚家里。留守儿童在学校享受同等的教育条件,但是在回到家里,就会缺少有效的监管和指导。很多时候他们会处于一种孤独的境地,家庭教育的不足和關爱的缺失,会导致不安全的因素会悄然产生。在学校或者家里受到刺激,很容易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对自己或身边的人造成伤害,后果不可预料。所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对他们格外关注。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还有兴趣爱好、人际交往,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喜怒哀乐。班主任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扬,在学校和班级开展的集体活动中刻意让他们多参与,把他们融入到集体中来,培养他们乐观健康的心态,与身边的人友好和睦相处。

第二个特殊群体是住校生。这些学生是因为家在距离学校四五公里以上的地方,家里又没有家长专门接送他们,所以选择住在学校。我们农村九年制学校大多都有学生宿舍,还有宿管老师负责管理他们。但班主任也不能放松对他们的安全教育。我们一般会对他们的作息时间和所有活动有更严格的要求。一是住校生的一日三餐都在学校食堂吃饭,饮食方面百分之百安全。二是个人物品的保管,谁都有自己的储物柜,没有发生过财务丢失的现象。三是室内用电安全,由宿管老师统一管理。四是人际交往方面,住校生不同年级的都有,很容易发生矛盾。各年级班主任一直在加强预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近几年从来没有发生过欺凌事件,教育效果显而易见。住校生在学校的二十四小时都会有人管理,家长们对此十分满意。

还有一个特殊群体,那就是特殊体质的学生。包括智力残疾的(家长不愿意送到特殊教育学校)、有先天性疾病的、还有肢体残疾的等等,这些学生应该更多地受到所有人的同情和保护。作为班主任,对他们的教育要因人而异,强度较大和比较复杂的活动不给他们布置任务,以免在活动中受伤。班主任还要把这些学生的详细情况告知其他科任老师,尤其是体育老师,在体育课上防止他们剧烈活动造成伤害。同时,教育别的同学要尊重帮助他们,不能嘲讽、侮辱、欺负他们。在一起的学习活动中,还要小心谨慎,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五、提高家长的安全责任意识

这个说法听起来有点奇怪,家长难道不会对孩子的安全负责吗?我们地处偏远农村地区,经济条件差,大多数家长思想保守落后,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的安全问题认识不到位,责任意识很差。甚至有的家长对此毫不在乎,认为学生的安全就是学校老师的事,发生了意外找学校就够了,蛮不讲理到学校闹事。因此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做到这些工作:首先,开学之初,马上召开家长会,和家长们面对面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家长是学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学生在学校之外的安全由家长负全部责任,双休日、节假日家长应监管好自己的孩子,远离一切不安全因素。其次,班主任利用好微信、QQ上建立的家校联系群,经常发布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技能,督促家长和学生一起学习,为了有效落实学习任务,家长要在群中及时上传学习截图。第三,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学生监督家长的行为,通过学生教育家长,排查自身的安全隐患,甚至是一些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提高家长的文明程度。最后,我们会经常印制一些安全宣传材料发放给家长,提供具体的做法供他们学习借鉴。坚持就是胜利,家长们对学校和班主任的做法逐渐接受认可。他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做得更合理了,孩子们就安全了。

还是那句话——安全第一。谁不重视安全,都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作为班主任,我们任重道远,更应该不遗余力的抓好学生的安全工作,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范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策略[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1

[2]谢妮,申健强,陈华聪.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9

[3]马光荣.写在教育边上[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15.9

[4]曹生财.引领孩子成长的好助手[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9.6

[5]谢海麒.让“安全”为“实践”护航——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安全教育研究[J].小学时代,2019(34):24+26

猜你喜欢
安全意识安全教育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健康成长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