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陈明永:不要为了生存隐藏善良

2020-01-11 08:28施然
财经 2020年25期
关键词:卷轴竞争时代

施然

陈明永说,进取心和目标感也是“本分”的内容,但走歪路不行,赢得难看不行。

OPPO创始人陈明永曾是四川农村的一个普通小孩,童年时期乡里邻居之间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动干戈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在近期的一次内部分享中他分析,在40年前资源紧缺的时代,竞争受限于外部资源环境,哪怕乡里矛盾,也是“你有我无”的零和竞争。

40年后,11月17日,在OPPO未来科技大会现场,再次谈到竞争,陈明永有了新的思考。他说,科技的竞争可以通过技术迭代来创新,这种竞争方式是向自己求、向内求。

当天,陈明永对外公布了OPPO “3+N+X”科技跃迁战略,希望以科技为手段,实现每一个人对美、想象力和人性的追求,并且将“实现一个至善的世界”作为长远目标而努力。

所谓“3+N+X”,“3”是指三大生态,分别对应硬件基础技术能力、软件工程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N”是指长期构建的若干个能力中心,包括人工智能(AI)、安全隐私、多媒体、互联互通等等;“X”则包括OPPO构建差异化能力,目前包含影像、闪充和新形态等。

这家科技公司希望向外界传递一个信息,它是一个技术“跃迁”、价值观“致善”的公司。此时,OPPO所处的手机行业竞争惨烈得一塌糊涂。根据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的最新数据,2020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3.66亿部,环比增长32%,同比下降4%,中国出货量为8480万部,市场同比下降14.3%。

受全球疫情和手机市场本身增长乏力两大因素影响,今年,全球手机市场大盘继续缩小,中国尤其更快。而且,手机行业的竞争已经走到成熟市场的后段,它属于巨头的游戏。全球,前六大占了76%市场份额;中国,前五大占据了97%。加上中美脱钩等非商业因素影响,市场巨头之间的位序一不小心就会发生变化。一位不愿具名的手机供应链某大型厂商高层人士向笔者评价,巨头间竞争会变得更考验持久力,“不能等待暴风雨过去,要在雨中学习跳舞的办法”。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到今年三季度,OPPO在全球排位第五,中国第三。

方向和节奏

大时代诞生大公司,大公司催生大时代。全球手机产业生态链自2002年以来向中国大陆转移后,中国手机公司集体崛起,并在多轮洗牌中逐步留下华为、小米、OPPO和vivo四家公司,联合拿下全球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

不过,在行业发展的前十年,也正是由于中国手机生态链强壮丰富,每一个环节都能为手机厂商贡献技术研发成果,手机厂商无需太多技术投入,更多精力放在市场和渠道的拓展上。

变化发生在三年前,硬件竞赛越来越没有空间,行业市场越来越集中,想要继续留在巨头的牌桌上,“硬软服”缺一不可,这意味着体系化技术创新。新一轮激烈的技术创新竞赛就此拉开帷幕。

陈明永评价,焦虑之下,这个行业的竞争开始出现一种不好的倾向——因为惧怕竞争而创新,而不是为了用户体验而创新。这种“恐惧式创新”和农耕时代的农民思维有点像,这种竞争的特质是碾压其他人,否则就会担心自己被淘汰。

“一个企业的创新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是为恐惧而创新吗?”陈明永强调,短期非理性竞争不会改变长期结果,创新的本质驱动应该是让这个世界更美好,科技公司要做出的,最终是用户真正需要的东西,能让世界往前走一步。

未来科技大会是OPPO探索未来前沿技术的集中展示。今年的大会上,OPPO展示了OPPO X 2021卷轴屏概念机、新一代AR眼镜OPPO AR Glass 2021,以及全时空间计算AR应用OPPO CybeReal三大概念产品。

三款产品代表了OPPO阶段性地对技术储备的消化和展示:卷轴屏手机,是对手机的显示形态提出了全新探讨和解决方案;OPPO AR Glass 2021,升級了上一代的产品,推出了更成熟的AR解决方案;CybeReal,意味着OPPO对于AR数字世界的洞察和理解。

卷轴屏手机最受外界关注。所谓卷轴屏,就是将半边屏幕卷入机身内部,日常使用的时候就是一款正常形态的手机。当你需要更大的屏幕时,更多的屏幕可以像卷轴展开一样拉出来。在OPPO X 2021卷轴屏概念机中,专利布局高达122项,其中卷轴结构相关核心专利有12项。

OPPO的卷轴屏给柔性屏时代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路径,上一个路径来自华为和三星的折叠屏。按照OPPO的说法,卷轴屏最大的优势是规避了折叠屏手机的折痕问题。

OPPO在现场展出了六部真机。这六部卷轴屏手机之所以目前仍然为概念机,是因为它虽然解决了柔性屏问题,但相匹配的硬件技术、成本、良率,软件生态等问题,还需要一件一件解决。

硬件进步很快,陈明永似乎并不担心。相对于AR等智能硬件的软件生态,卷轴屏手机生态的打通和完善也相对容易。他对笔者说,OPPO卷轴屏手机会在“合适”的时机推出,“(真正要商用)不需要两三年时间”。

反之,AR硬软件技术虽然进步飞快,但陈明永判断,要做出让用户觉得爽的产品形态,还需要二到三年时间。

这个时代,未来技术的大方向很难被看错,但每个人每个公司的理解未必一样。在竞争的驱使下,大多数人会选择将代表未来的技术快速商用。

陈明永觉得比较好的节奏,是朝未来技术大方向做,尝试不同的产品形态,一些产品可能不是马上就可以商用,但完善和沉淀其技术,还会推动很多配套硬软件技术,这才是核心。“一个具体的产品形态可能会被时代淘汰,但沉淀下来的技术以后会让你做成另一个抓住时代的产品。”

“去年陈永明承诺的三年投入500亿,看来不是打水漂。”某科技公司资深技术人士向笔者评价,五年前说OPPO要砸钱做技术创新,我绝对是不会相信的,但今天这件事情不仅对于OPPO,对于所有人都很重要,对于用户来说,这个时代很好。

争什么,不争什么?

陈明永内心骄傲,对于产品,他争。陈明永身边的一位OPPO员工评价,他对产品有洁癖。一款新研发的产品,第一眼他看美,第二眼看耐看,他还喜欢让所有核心人评价,如果一款产品意见分歧超过一半,他会判断那是一个不符合主流审美的小众产品,不会轻易推出。

一位OPPO资深人士评价,对产品的细节要求、对品质的把控、对消费者内心的精准洞察是陈明永带领OPPO成功的主要原因。

有些东西,他不争。OPPO正在加强底层硬件的研发能力,去年,有一个通讯领域的项目需要一个既懂管理也懂技术的高端人才,台湾一家公司有这么一个人,而且,这个人的个人规划中,也想到中国大陆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事情最后汇报给陈明永,陈明永出面和对方董事长谈了谈。对方董事长一开始并不愿意。但高端人才不易得,最坏的一种情况是,这个人最后既没有留在原公司,也没有到OPPO。几方最后达成的方案是,八个月后再到OPPO。其实,OPPO的项目箭在弦上,团队认为最宽的时限,是两个月。

“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能答应这个事情已经很不容易,而且确实这个人的离开对他们有影响,需要足够的时间过渡。这种情况未必是坏事,只不过有时候获取结果稍微慢一点,但可能有你意想不到的收获,而且你还可能会做得更长久。”陈明永说。

单就这件事情来说,尽力得到一个高端人才,是争;接受一个对方也能接受的折中方案,是不争。

今年开始,由于大环境的平抑,长期主义在投资界、金融界和实业界颇为盛行。“在这个行业里,我们今天做的很多努力,都要五六年后才能发挥作用。以前可能不是这样,但现在是。”陈明永说,“短平快行不通了。”

那天之后,有人问陈明永,为什么说的是“致善”,而不是“至善”?

“‘至是最高点、终点;‘致是我们正在无限靠近它,或者说在正确的方向上。”陈明永称。

猜你喜欢
卷轴竞争时代
艺术卷轴
掌控板动态卷轴
古老厚重的甘肃非遗卷轴
感谢竞争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