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箱外观察制定具体蜂管措施

2020-01-12 02:37
中国蜂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巢门巢脾工蜂

1 河南南阳西峡淅羽蜜蜂育种场,474550;2 河南农业农村厅种牛遗传性能测定中心

从蜂箱外观察蜜蜂的表现,可知道蜂群内部各种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蜂群管理措施,简单省事。我养蜂60多年,通过箱外观察,总结出蜜蜂的表现行为。

一、群势强弱

无论是中蜂还是西蜂,强群巢门口总是有蜂进进出出,有蜜粉源时表现更为突出,在巢门口聚集形成一小片阴影,几乎能遮挡阳光,很多归巢的工蜂携带花粉团;清晨从巢门口往外流水,夜晚蜂巢内有“哗哗”响声,这就是强群的表现。反之就是弱群,进巢工蜂稀稀拉拉,几乎没有蜂带花粉团回巢,蜜蜂体色黑亮,预示群势弱小,王老或失王或病群,应该及早换王或合并。

二、患病蜂群

清晨观察从巢门口拖出死幼虫,虫体是囊袋状,尖头,无味,这就是中囊病。从巢门口拖出的死幼虫,头部发黑,似成球体,不拉丝,是欧幼病的表现。中蜂肚内有蛆虫,夜晚发现巢门外有体黑、体大、慢慢爬行的蜜蜂,这些蜂90%体内有蛆虫,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是否传染尚不清楚。蜂箱防潮能避免该现象的发生。

西方蜜蜂容易患美幼病、白垩病、麻痹病和大小蜂螨。清晨从巢口拖出死幼虫发臭、黏稠、有鱼腥味,拉丝,为细菌感染的美幼病。巢门外地面上有白黑相间的死幼虫、虫体较硬,是真菌感染的白垩病,这种病虽不能使蜂群整体消灭,但严重影响蜂群发展,若不治疗,饲养这样的蜂群是没有什么经济效益的。以预防为主,早春奖饲时,用大黄苏打糖浆饲喂蜂群,用清水泡开药片,取上面药液兑入糖浆饲喂蜂群,量多少不限,以蜜色为淡红色最好,喂至不奖饲止。若蜂群已患白垩病,可往箱底和蜂路间撒食用碱,用量不限,多撒见效快,少撒见效慢,对蜂群无影响。麻痹病是由病毒感染,分大肚型和黑亮型两类。大肚型巢门前工蜂到处乱爬,不能飞,腹部膨大,浑身发抖成团;黑亮型是工蜂起初还能飞,体表绒毛脱落,油光发亮,发抖,之后失去飞翔能力而死去。麻痹病防治除将蜂箱放在背风向阳、空气流通处以外,还应换王换箱,饲喂花粉等。药物治疗:每天清晨蜜蜂活动后,每群蜂用10~20g升华硫撒在蜂路间即可。防治蜂病都应以预防为主,一定要做好蜂场和蜂具的消毒工作,蜂场用浓盐水或石灰水消毒,蜂具用浓盐水消毒,蜂箱可用火烤法来消毒。

发现巢门外有幼蜂乱爬,是寄生蜂螨所致。蜂友们常说:养蜂不治螨,等于白养蜂。现在大家普遍都很重视治螨,但仍有少数蜂友重视不够。治螨药物很多,选用其一即可,药物轮换使用。一年至少治3次,分别是早春春繁时、7月和秋后断子时,切记按药物的使用说明书进行防治。

炎热的夏天,蜂箱四周,尤其巢门口上方爬着很多蜂,不出勤,新出房的幼蜂有类似受大、小蜂螨所引起的爬蜂状,这是青年蜂营养不良所造成的。打开蜂箱查看,会发现脾面上成蜂不多,饲喂幼虫的哺育蜂寥寥无几,幼虫需要获取的王浆远远不够,新出房的幼蜂寿命短,有的不能飞翔。预防措施是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简单而有效的办法是清晨打开蜂箱大盖,将纱盖上的覆布用水沾湿,能从覆布上往下流水,这样能大大降低巢温,外出工蜂会很快回巢护脾。

三、蜂群失王

若发现工蜂烦躁不安,乱飞,似乎在寻找什么,这是失王的最初表现。处理办法是介王、介台或合并蜂群。对于失王已久的蜂群,应首先调入小幼虫脾和要出房的封盖子脾,改变该群的内部结构,然后再介台、介王或合并。在寒冷的冬季,若是工蜂集中到巢门上方,不畏严寒,人为将其收入巢内,但不久蜂又回到原处,这也是失王的表现,由于寒冷蜜蜂不能往外飞,要赶快合并蜂群或介王。

四、蜜粉突然终断

外界仍有少量蜜粉源,但蜜蜂出勤突然减少,有不少工蜂在巢门口做搓衣板动作,即工蜂吻外露,不停在巢门踏板上向前或倒退,表明外界蜜粉源终断,应做好转场准备。

五、盗蜂发生

蜂群一旦发生盗蜂很难处理,平时要严格控制,做到巢内有一定存蜜,满足蜂群生存需要。凡是突然无故失王;进巢蜂贮蜜让给守卫蜂食用;少数工蜂在蜂箱四周乱飞,像在寻找什么;进巢工蜂腹部小,出巢蜂腹部大,这是发生盗蜂了。无论什么原因一定要快速处理,被盗群是病群、弱群和无王蜂,要治病、合并或介台介王。如果盗蜂已发生,巢门口一定要安装隔王片,最好使用市售二合一的隔王片。尤其是中蜂,应安装防盗器,并做好转场工作。

六、分蜂与逃蜂

春末夏初是中蜂分蜂的高峰时期,秋后逃蜂则是最常见的事情。无论是中蜂还是西蜂,蜂群进出正常,却有少数蜂群出勤蜂很少,在巢门上方挂蜂胡子,这是分蜂最典型表现。一旦巢内工蜂蜂拥而出,在蜂巢上空乱飞,这是飞逃的表现。若能发现及时,应立即堵住巢门,去掉蜂箱大盖,往覆布(纱盖)上浇水,水最好能从巢门流出,降低巢温,避免闷死蜜蜂。半个小时,待蜂群安静后,赶快处理。如果蜜蜂飞出巢并结团,要及时收蜂。结团较高,不便收集,可用长竿,竿头上挂艾草,点燃,用烟熏蜂,麻痹蜜蜂的中枢神经系统,蜂会结团低一些。若结团还是很高,再用艾草烟熏,直到结团降低,人能收蜂为止。若出巢蜂不结团,出巢后就往远处飞,说明该群不会附近筑巢,这样的蜂群只有痛心弃之。如果开始蜜蜂飞得较慢,可往空中洒水或撒细土,阻止蜂团飞走。

凡有上述表现的蜂群,可以采取模拟分蜂。具体做法是:将该群蜂王放在王笼内,将王笼挂在木板上,离地面1米左右。然后将木板斜靠在该群前地面上,蜜蜂会自动以蜂王为中心结团,经过1小时结团,然后拿起王笼,将木板下方的蜂抖到巢门前,蜜蜂会迅速进巢。当进巢蜂比较拥挤时,将蜂王在巢门口处放出,蜂王会随工蜂进入巢内,这样分蜂热会自动消除,不会再分蜂了。中蜂群内贮蜜多,蜂少时,也会在巢外挂胡子,这是逃蜂的前兆,一定要及时取蜜,保持蜂脾相称。

七、预防巢虫危害

蜂群一定要保持蜂脾相称,温度低时确保蜂多于脾,预防巢虫危害。清晨发现巢门外的地面上有幼蜂,蜂体上有茧衣或巢虫粪便,这是巢虫危害的表现。抽出多余空脾,保持蜂多于巢脾,以蜂包裹住巢脾、看不见巢脾为准,巢内保持洁净。

中蜂群可用洁净布沾食用香油在箱底擦一擦,能有效防治巢虫。还可以卷几个手指粗细的纸筒放在箱底,给巢虫营造一个窝,巢虫会钻到里边,十天半月后拿出烧掉,重新再放几个纸筒,效果也很好。一旦巢虫上脾危害,要将脾上的蜂抖掉,在太阳底下用细棒敲几下巢脾,巢虫会从巢脾中爬出,人为消灭之。

八、农药与花粉中毒

若发现巢前地面上有外勤蜂乱打滚,飞翔着的蜜蜂乱蜇人,越是强群表现越突出,这是农药中毒。应迅速将中毒巢脾去掉,换上无毒的带蜜粉巢脾,并及时用甘草糖蜜水解之。若发现巢前地面是新出房的幼蜂,腹部较大,这是花粉中毒的表现。除换掉巢内有毒花粉外,别无他法,应立即转场为好。

九、蜜蜂敌害

1.大、小胡蜂危害

秋末山区,如果巢前有大量半死的蜜蜂,这是遭受大、小胡蜂危害的表现,尤其是大胡蜂危害更严重,防治方法有很多,但都不理想,因为胡蜂巢穴建造在很隐蔽的地方,人们很难发现。

2.不要轻看蟾蜍

炎热的夏天,夜晚的蜂场常有蟾蜍出现,尤其是靠水沟的地方。1只蟾蜍一夜能吃掉400只蜜蜂,如果蜂场内有几只蟾蜍,损失会很惨重。预防方法:夜间养蜂人要巡视蜂场,人为捕杀之。

3.刺猬食蜂

从小麦快成熟到芝麻花期,夜间可能有刺猬来蜂场取食蜜蜂,1只刺猬一夜能吃掉至少700只蜜蜂。若是刺猬到蜂场,养蜂人能听到“呼呼”叫声,应随着叫声处,就能捕杀它。

4.老鼠危害蜂群

老鼠分家鼠与田鼠,家鼠大,田鼠小,无论什么鼠都能危害蜂群。只要发现从蜂巢门口拖出碎蜂或吹出的蜜蜂翅体,这就是鼠害。预防办法是在蜂箱巢口钉小钉子,以老鼠进不去为限。

猜你喜欢
巢门巢脾工蜂
工蜂甲(上)
工蜂甲(下)
小保姆成长记
蜂箱木巢门改梭拉门的简易方法及优点
及时纠正桶养蜂群的偏位脾
蜜蜂巢脾及其提取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如何处理意蜂盗取中蜂群
勤劳的工蜂
谈中蜂咬脾应对措施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