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技术在公共建筑改造中的应用研究

2020-01-12 17:15
河南建材 2020年1期
关键词:节地公共建筑外墙

周 泽

华北电力大学(071003)

1 公共建筑绿色改造的背景

建筑主要分为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两种类型,其中,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两种类型。据相关调查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新增的建筑面积约为 1.5×109m2~2×109m2,其中,公共建筑的面积约为1/5。清华大学曾经就公共建筑的耗电量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结果表明,公共建筑的年耗电量大概占国家总耗电量的25%。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公共建筑,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它们的总建筑面积相对较小,但是,总的耗电量却高达22%[1]。所以,我国的建筑节能改造的重点在于对规模较大的公共建筑的改造,在实际改造过程中,应合理应用绿色建筑技术,进一步提高绿色节能改造的效率。

2 绿色建筑技术在公共建筑改造中的应用策略

2.1 绿色建筑技术应用

2.1.1 节能方面的应用

绿色建筑能够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等,营造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所以,节能减排是绿色建筑技术的一项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节能降耗,提高我国的能源利用率。

2.1.2 节省材料资源的应用

在应用绿色建筑技术的过程中,对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至关重要。具体来说,节约主要涉及在建筑施工、建筑结构中的节材,而且,应在废旧材料的二次利用方面使用节材措施。此外,要保证在节材与提高材料利用率的过程中避免对建筑质量产生影响。

2.1.3 节约水资源

海洋面积大概占据了地球表面的70%,但是,能够供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少,所以,在进行绿色建筑改造过程中,对水资源的节约也非常重要。在建筑的供水系统中,应使用节水剂量设备优化建筑的供水系统,在安装设备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减少水资源浪费。

2.1.4 节地与室外环境

节地主要是指对土地进行最合理的设计和规划,以此提高土地利用率。要对场地进行合理的保护,促使改造后的公共建筑和周边其他的建筑和谐共生,并且不会对本地的自然环境及人文景观产生影响,把公共建筑改造成为环境友好型建筑。

2.2 建筑外墙的改造

外墙是公共建筑外围护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遮风、挡雪、保温隔热等功能,可以最大化地减少因室内外温差造成的热传递消耗,能够降低室内正常热环境的暖通空调能耗。在公共建筑的外围护结构中,外墙产生的能耗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所以,在公共建筑绿色改造过程中,对墙体的节能改造非常重要。外墙保护技术包括内保温、外保温与自保温。在改造公共建筑外墙的过程中,无须拆除基层墙体,应将外墙内保温技术与外墙外保温技术结合起来,以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

3 绿色建筑技术在公共建筑改造中的应用案例

3.1 工程概况

B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办公楼,总占地面积是1 450 m2,总建筑面积是5 410 m2。办公楼是4层的砖混结构建筑,建筑1~3层的主体高度是3.5 m,4层高3.6 m,从室外地坪到屋顶完成面主体高度是15.1 m。之前的建筑楼层都是预制钢筋混凝土楼、层盖,外立面新增的钢架构是柱下独立基础,基地标高是-2.986 m。

3.2 改造方法与绿色建筑技术运用

3.2.1 节地与室外环境

3.2.1.1 节地及场地保护

工程改造过程中,在保留本来的建筑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外部的功能性架构,有效缓解了改造过程中对场地环境产生的破坏问题。此外,工程现场保留了之前的高大树木,并且适当地加大了绿化面积。而且,也通过使用雨水收集系统建设了景观水池。

3.2.1.2 废气处理

在进行废弃处理的过程中,实验室设计了全面排风系统,所有产生的废气都通过无害化处理以后再通过设置在屋顶上的防腐离心机进行高空排放,使污染物的浓度低于5 mg/m。

3.2.2 外窗的改造

在该工程的外墙改造过程中,将之前的木制玻璃窗改造成节能门窗,节能门窗的传热系数为2.3 W/(m2·K),在节能方面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效果。而且,为了提高外墙的气密性,对外墙门窗靠墙位置的缝隙使用了发泡聚氨酯填实,并用密封膏嵌缝。

3.2.3 资源和能源利用

1)太阳能的利用。在该学院的教学楼前,与自行车停车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设计了太阳能光电板,以此实现对太阳能的有效利用,为室外灯具提供照明用电。另外,在该学院的绿色改造设计过程中,在屋顶设计了太阳能空调系统,其的核心设备是太阳能锅炉蓄能器,通过使用绿色能源太阳能满足该办公楼的采暖及制冷需求,并且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温室气体及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水设计主要涉及生活给排水系统、生活供热系统等的设计与改造。其中,生活用水主要来自于市政自来水,市政的给水官网是环状供水官网,实际供水压力是0.2 MPa,并且水质与国家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一致。在对学校室内设备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使用了节水设备,如所有的卫生器具使用了感应式冲洗阀蹲便器,洗手设备使用的是陶瓷材质的污水盆,并且使用了感应水嘴,从而有效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公共建筑的改造过程中,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应秉承节能减排的原则,不但需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地减少对于能源的消耗,而且要确保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此外,应保证经过改造以后的建筑能够和附近的其他建筑共存,建设更多的环境友好型建筑。

猜你喜欢
节地公共建筑外墙
发挥节地技术模式在用地管理中的先导引领作用推进实现“三个转化”
推广节地典型经验 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第三批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解读
公共建筑年能耗强度影响因素交互作用
高层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体系施工工艺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公共建筑室内绿色环保装饰的探讨
外墙防渗工程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判断:哪位洗得快
节能材料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探讨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