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水利信息系统整合方案设计

2020-01-12 18:28马鹤轩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0年12期
关键词:水利厅辽宁省水利

马鹤轩

(辽宁省河库管理服务中心(辽宁省水文局),沈阳 110003)

1 总体设计思路

1.1 项目概述

随着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辽宁省水利厅信息化项目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机到网络、从简单应用到全面应用的过程。目前,辽宁省水利厅在网络建设方面已建成了联通到水利部、流域(松辽委)、14个市、87县区、49个大中型水库的水利骨干网络系统,并配置防火墙、防病毒网关、主动防御系统、上网行为管理等安全系统。在业务建设方面已建成了视频会议、视频监控、山洪预警、应急减灾、水文水情、气象信息、大坝安全监测、省水库移民后扶管理信息系统、全省水利普查数据库、水利厅及多部门的信息网站、涉密网办公系统、档案管理、信用信息平台、行政审批与舆情监控系统等各种系统化应用系统。

虽然辽宁省水利厅在信息化项目建设方面取了很多成绩,但仍有很多不足,如:建设周期没有调一协调、软硬件条件各不相同不能统筹利用、系统利用率低各系统独立使用不能实现数据互通。所以建立统一的系统管理平台并规范管理要求避免项目重复建设等问题需要及时解决[1]。

1.2 建设目标

本方案设计的目标是按照国家水利信息化系统整合数据互联互通的要求,结合辽宁省水利信息化应用和业务系统的现有资源,着眼于重点在建和已建项目,完成信息化系统整合数据互联互通,以实现辽宁省水利信息化的健康有序发展,增强省厅各级管理部门的业务联合调度使用,提高管理水平方便领导决策。

1)业务目标:整合辽宁省水利厅业务系统资源,促进信息化与水行政管理同步发展和深度融合,提升水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促进政务公开。

2)信息化目标:结合国家水利信息化系统整合数据互联互通的顶层设计,整合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促进信息化良性发展。

2 方案设计

2.1 设计内容

根据辽宁省水利厅的业务需求,结合本项目的建设目标,在统一技术规范和管理要求的基础上,主要完成数据整合共享建设、业务平台整合共享建设和基础软硬件整合共享建设3方面内容。

2.1.1 数据整合共享建设

数据整合共享建设包括数据资源整合、数据资源共享、数据库建设、支撑服务平台建设、数据交换平台建设、数据管理系统建设6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数据资源整合、数据资源共享、数据库建设、支撑服务平台建设、数据交换平台建设、数据管理系统建设。

2.1.2 业务平台整合共享建设

业务平台整合共享建设包括辽宁省水利厅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业务系统整合和新建业务系统,具体内容与规模如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业务系统整合、新建业务系统。

2.1.3 基础软硬件整合共享建设

结合辽宁省水利厅的软硬情况,在项目建设中建立“辽宁水利云平台”,始终坚持最大程度的利用原有设备的原则。在“辽宁水利云平台”建设中,引进双活存储、虚拟化技术、云管理技术等先进的技术,保障“辽宁水利云平台”的技术先进性,同时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有设备,保证用户之前的投资。

在设备利用方面,考虑利用拟建的“辽宁省水库移民后扶管理信息系统”和在建的“辽宁省水资源监控管理信息平台”项目购置的设备,实现资源的统一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2.2 设计原则

2.2.1 需求牵引、应用主导

应用是关键,需求是核心。本项目服务于水行政管理,以向用户提供数据共享服务为主要目的。在信息资源的组织、更新、服务等环节应充分体现这一原则,以满足水行政各项管理业务应用需求为第一要务。

2.2.2 集约建设、整合资源

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国家公共信息基础设施,以及已建水利信息系统的数据资源、基础软硬件资源,着力进行资源整合。在统一的服务平台上,提供共性服务和资源共享。本项目将以厅机关相关信息化资源为突破口,利用统一的共建共享与管理手段,面向全厅对整合后的资源进行授权使用。

2.2.3 共建共享、各负其责

本项目所汇集、存储、管理的信息资源是多方面的,涵盖了空间信息、水文数据、水利工程、经济社会、政务信息、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水土保持、档案与文献、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规划设计成果等内容,各业务单位提供所需汇集的信息资源,获取需要的其他单位的信息资源,根据职责分工和业务特点,明确各单位承担相应建设与维护任务。

2.2.4 实用先进、安全可靠

采用实用、先进主流技术,建设安全、成熟、可靠、高效的软硬件平台,顺应虚拟化、云计算等发展趋势,构筑起科学合理的体系结构、处理方法、运行机制,确保平台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

2.2.5 统一标准、开放融合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国家和水利部相关技术标准建设,结合项目实际,完善和规范平台运行和管理办法。提供标准服务和规范接口,满足各业务系统部署和使用要求,使平台具备开放性和更大的融合性。

3 经济与社会效益

3.1 社会效益

3.1.1 有利于水利业务政务的公开透明

项目建成后,将增强辽宁省水利厅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力。既可以为辽宁水行政管理提供有效的基础技术支撑,又方便地向全社会及时公布汛情旱情、水行政措施、农村水利、水土综合利用等水利信息,有利于广大人民与管理部门互动联系。

3.1.2 为实现国家基础数据共享创造良好的条件

水利数据属于重要的基础类数据,它不仅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生活的安全,而且在其它领域如:科技建设、经济统筹、宏观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统一规范的水利数据将会为国家水利数据中心和我省数据中心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辽宁水利行业数据。

3.1.3 增强规划和决策的科学性

数据是制定水利规划和决策的基础,本项目实现全省水利数据的整合和信息系统的共享,提供的基础数据具有以往传统手段不能比拟的完整性、系统性、时效性和可用性,最大限度地满足现代全省水行政管理和决策支持的需要。

3.1.4 有利于全省水利信息系统的建设统一推进和协调管理

辽宁水利信息化建设由信息基础设施、数据基础系统和网络及安全体系组成。项目建成后,将为基于决策分析技术的全局性业务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有利于全省水利信息系统的建设统一推进。

3.2 经济效益

3.2.1 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成本

通过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和交换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对信息化资源进行分类汇聚,减少资料收集、数据采集等方面的重复投入和劳动。

3.2.2 提高信息化系统软硬件的使用率,避免设备冗余投资。

通过对全厅化息化系统的整合,有效的应用水利骨干网络、安全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备份系统等综合管理,实现全厅各级部门对信息系统的共享使用,有效的提高各类软硬件资源的使用率,降低运行维护成本,节省了财政资金的投入。

猜你喜欢
水利厅辽宁省水利
省水利厅召开2022年全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部署会议等
省水利厅组织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等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省水利厅科学组织全省秋汛防御工作开展
水利厅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大会等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