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教学领域应用多媒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1-12 16:23张丽瑞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内容

李 琛,张丽瑞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陕西 西安 710061)

多媒体教学是以文本、图像、声音及视频等多种媒体为手段和中介,通过对学习者视听等多重感官的刺激,从而有效地传播信息的教学途径和方法[1]。多媒体教学通过媒介的多样性提高信息的传递量,通过刺激学习者的多种感官提高他们接受信息的有效性,从而实现一定的教学成果。医学教育内容概念繁多抽象,信息量巨大,有些内容晦涩难懂,各分支之间交叉复杂,且教育成本高。单纯依靠传统教学手段,课堂很容易枯燥乏味,而多媒体教学能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在现在的医教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多媒体广泛应用于医学教学领域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断显现。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笔者对存在问题及应对之策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能以此为鉴,将多媒体在医学教学领域的应用不断引向更深层次并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1 应用牵强,在教学中生硬的套用多媒体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老师痴迷于多媒体,将多媒体当做无所不能、放之四海皆准的万能钥匙,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模式,不论什么教学科目都一股脑地使用多媒体。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教学模式的选择要因材施教,这里的材指的是教材,也就是以教材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紧扣教学重难点问题,合理选择教学方式,不能为了迎合自己的教学习惯而放弃最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更不能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2]。比如在女性生殖系统生理、正常分娩机转等抽象内容的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妇科病史及检查、异常分娩、前置胎盘等教学内容中,采用带教实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3]、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 based learning,CBL)等的效果会更好。

2 过度依赖多媒体,弱化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显而易见——教学内容直观呈现,教学资料丰富多彩,教学手段多样灵活,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足够的节奏控制能力,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引导和互动交流,则会将本应活泼生动的授课变得沉闷压抑、枯燥无味[4]。这种生硬化、套路化的授课将导致两个严重后果:一是老师将变成多媒体的附属品,只会照本宣科成为复读机,无法充分有效掌控教学主动权和教学进程,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提示并开展启发式的讨论交流;另一方面是教学重心将由学生转移到多媒体上,更多的关注和教学将围绕多媒体展开,而忽略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感觉[5]。学生将变成多媒体的奴隶,面对大量的信息,只能机械地、被动地接受,忙于抄笔记、划重点、看资料,而对知识的思考、消化、吸收则无暇顾及。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以起到1+1>2的效果;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的引入,一方面减轻了老师在课堂上板书、画图的工作量,节省了教学时间,另一方面对老师的知识储备、自身专业素质、交流互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以自身的知识积累为基础,结合各种媒体信息,对学生进行形象教学、思维引导、知识拓展、深入交流,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在“受精卵的发育着床”的教学中,名词较多,使用多媒体动画进行分步讲解,内容生动形象,直观简明。

3 教学课件粗制滥造、简单生硬或过于花哨、喧宾夺主

多媒体教学课件既不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的罗列,也不是毫无节制的信息堆叠与哗众取宠的技术展现,而是为增强教学直观性、生动性、准确性,利用多种信息素材对教学内容进行诠释、说明、拓展,并对这些素材进行艺术加工与创作的结果。教学课件要实现科学性与艺术性统一,多力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科学精准、简洁美观,要既能准确表现教学内容,又能让学生赏心悦目,紧紧抓住学生们的眼球和注意力。建议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复杂的课件和高水平的媒体素材制作可与专业人员合作开发。对于复杂的多媒体课件或素材的制作,可向计算机专业人员寻求帮助,由医学老师提出需求,计算机专业人员提供技术,两者相互配合完成。这样不但能保证老师将主要精力更多投向教学这个中心,也能确保课件及素材的质量[6]。比如“盆底解剖”这一课堂,内容繁杂,抽象晦涩,各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紧靠文字描述很难阐述清楚,且目前授课时无法实现结合实物进行直观的教学和讲授。为此,我们请专业的公司与老师合作,由老师提供功能需求,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制作了女性盆腔解剖的3D动画,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实现模拟解剖过程,解剖结构一目了然,教学的重难点得以有效呈现,教学效果非常好[7]。

二是在多媒体素材的选择上要精挑细选、有所取舍,力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要紧扣教学主题,对各种媒体素材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确保选出的素材能最直观、最精确、最全面的说明问题,最易于学生接受、理解;对有些素材,如有必要,我们还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女性生殖系统解剖”时,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的手术视频可以很好地展示内生殖器、邻近器官以及盆腔血管、淋巴、神经等课堂内容,但是对于首次接触手术的学生来讲,与课堂内容相比较,手术视频容易喧宾夺主,而且时间长。因此,我们需要对视频进行剪辑,并在剪辑后的视频中明确指示所要描述的解剖结构及其比邻关系,这样会更加直观、精确、全面,易于学生理解。

三是课件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不断改进、精益求精。教学是一个不断充实、完善、改进的过程,多媒体课件亦如是。我们要根据课件实际应用情况、学生的理解接受程度、教学效果的具体展现、教学内容的调整变化,对教学课件及时进行更新完善,以适应情况变化,使教学效果不断提升。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工作的推进,医学留学生的教学将会在以后医教领域中所占的比例上升,课堂上除了语言上的双语教学外,也要注意课件中的双语教学。在“产后出血”的授课中,很多老师喜欢选用影视题材来引导课堂内容,点出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这样的课件在中国学生的课堂上反映很好,但是在留学生的课堂上反映不理想,最后通过调查发现是课件视频中没有英文字幕导致留学生理解困难,加上英文字幕后该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4 本末倒置、根基虚浮,对老师自身基本功和能力素质的培养不够

对学生而言,大信息量及多种感官(视听觉)冲击,往往会导致其注意力从老师身上偏移,客观上造成对老师自身素质与授课技巧的忽略;而对老师而言,尤其是青年教师,过度依赖现代信息技术及多媒体而忽视自身能力素质的培养和磨砺,会造成基本功缺失,离开了计算机、投影仪、大屏幕这些硬件设备就不会讲、不会写、不会画。为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培训,提高老师的基本教学能力[8]。比如近些年来,我科开展的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以提高老师讲、写、读能力为重点,极大提高了老师教学基本能力和素质,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学交流、外联工作的开展。我院自2015年以来,先后组织各种教学交流、观摩活动,请我科的宗璐老师和薛艳老师、神经外科的祁磊老师、外院的范博渊等优秀老师为科室其他老师传经送宝。同时,我科也组织多名老师赴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的医学院校进行教学交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多听名家的授课、多看最新的教学成果、多接触最先进的教学模式,不断拓展老师们的视野,加快其技术和知识的沉淀,为自身素质提升和未来教学上开拓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多媒体教学在医学教育领域有着传统医学教育不可逾越的优势,是传统医学教育的补充,可以直观的展示课堂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活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夯实教学基本功等手段改善。以上是笔者多年来在医学教学领域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实践的一点心得体会。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医教领域的应用也会更加广泛、不断深入,必将在丰富教学内涵、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Flash课件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研究
中小学多媒体教学现状与创新思考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广西民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①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动画设计研究
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浅谈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