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0-01-13 08:40韩淑贞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4期
关键词:关节痛汤加减关节

韩淑贞 杜 羽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以多种自身抗体导致不同靶器官损害为特点的自身免疫病。SLE关节症状几乎可累及全身所有关节,发生率为69%~95%,是主要首发症状之一[1-3]。SLE在中医学中未曾记载,但中医学“红蝴蝶疮”“鬼脸疮”“阴阳毒”“痹证”与SLE有相似的临床症状。SLE是因先天禀赋不足,复感六淫、毒邪,而致本虚标实为核心病机[4]。SLE关节痛的患者肾精亏虚则筋骨不强,易受外邪之侵袭,邪停留于筋骨之间,则发生关节疼痛。SLE病程中,可由SLE病情控制不佳而致关节痛,亦可因关节受邪疼痛引发SLE病情加重,两方面互为因果,迁延反复。迄今对于SLE关节疼痛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较多学者倾向于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关节滑膜引起无菌性炎症。目前国内外风湿病学界对于SLE关节疼痛的西药治疗多以专家意见及经验性治疗为主,以免疫抑制治疗为基础,对症止痛治疗虽可明显改善症状及精神状态,但治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5]。近年来中医药治疗SLE关节痛的临床研究及用药规律的文献不断涌现。为了更有效、科学地指导临床,本文主要对中医药治疗SLE关节痛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应用有所指导。

1 祛风湿法

SLE病程中风湿之邪入体,痹阻经脉,出现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临床诊断常以寒热为区分,诊为风湿热痹和风寒湿痹,寒者痛甚,热者伴红肿。在以祛风湿治疗SLE关节痛实践中,各医家总结了大量治疗经验。曹洪欣提出风湿之邪侵袭关节主要表现为周身关节肿胀疼痛,阴雨天及入夜加重,疼痛走窜不定或固定不移,治以祛风除湿、宣痹通络,常用身痛逐瘀汤、独活寄生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6]。白虎加桂枝汤有清热除烦、宣痹止痛之功效,嵇丽娜等通过临床研究发现SLE表现为关节肿痛等风湿热痹者,使用此方可获疗效[7]。赵志勇等认为风寒湿痹证患者临床多与《金匮要略》中对阴毒的描述“身痛如被杖”相符,治以祛风除湿散寒[8]。临床症见关节红肿热痛、活动不利者,多属风湿热痹证,孟如等提出方用桂芍知母汤合木防己汤加减[9]。临床症状上寒热不明显者,治法以祛风除湿为主。张佩莲认为风湿痹阻证SLE患者常表现为关节游走性肿痛及屈伸不利,以独活寄生汤为主方,治以祛风化湿[4]。许勇章等提出SLE关节痛当治以祛风宣痹、活血通络,用药予黄芪、秦艽、丹参、桂枝、鸡血藤、桑寄生等[10]。王萍认为SLE病程中,以关节症状及皮肤红斑结节症状为主的患者,适用祛风除湿法,并提出自拟方除湿宣痹汤,关节痛明显则可加用制川乌、草乌[11]。亚急性期SLE患者临床症状以关节肌肉疼痛为主,或可从湿病考虑[12]。

2 解毒法

《金匮要略》将与SLE症状相似的疾病称为“阴阳毒”。“阴阳毒”有“阴毒”和“阳毒”之分,可见自古便将“毒”邪列为SLE主要病因之一。毒邪侵袭关节,则有关节疼痛无力,关节游走性疼痛是因风毒,关节红肿疼痛是因热(火)毒,关节拘急冷痛是因寒毒,关节酸痛是因湿毒[13]。何世东认为SLE初期,邪气初犯,正气尚存,以“热毒炽盛”为主,概浸淫骨骼肌肉,不通则痛,故表现为关节肌肉肿胀疼痛[14]。匡唐洪整理温成平经验并提出,热毒流注关节,则见关节酸痛红肿,治以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方用白虎汤合用四妙勇安汤加减[15]。许满秀等提出,首发症状以关节肿痛为主的SLE患者多为外感风湿热毒,痹阻关节所致,治宜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方用白虎加桂枝汤、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16]。李松伟等认为SLE初期多由风湿热毒所致,热毒炽盛则易出现关节疼痛,方用防己地黄汤加减,关节痛甚者加用全蝎、寻骨风[17]。冯兴华认为宜用清营汤与犀角地黄汤[18]。王爽等临床应用自拟方扶正解毒汤研究发现,该方对SLE患者关节疼痛等症状有缓解作用[19]。陈楠楠等总结黄世林经验提出湿毒热盛证SLE患者以关节疼痛等为主证,治以自拟方清温解毒方,疗效显著[20]。镇树清等总结镇万雄经验提出SLE活动期常见四肢关节肿痛等症状,宜用牛角化斑汤加减[21]。黄莺认为SLE急性活动期常见热毒炽盛证,临床见关节肌肉疼痛等,选用犀角地黄汤[22]。沈丕安针对SLE热毒瘀和阴虚提出自拟方红斑汤,可治疗关节痛等症状[23]。王萍认为SLE急性期或复发活动期常伴有关节肌肉疼痛等,可用解毒护阴法,方选自拟方凉血解毒汤[11]。赖若谷提出以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的SLE患者伴水肿、关节痛、皮疹者可考虑肾脏风毒[12]。综上可见,不同医家对SLE毒邪的见解亦不同,但多以热毒为主,而SLE病情复杂多变,临床诊治仍需仔细辨证论治。

3 滋阴法

曹洪欣认为阴虚患者主要表现为病程日久,面部红斑色暗,有五心烦热、低热不退或潮热盗汗等阴虚之象,关节症状以腰膝酸软为主,当治以滋补肝肾、清退虚热,常用知柏地黄丸、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加减治疗[6]。温成平认为,阴虚既可见于SLE急性期,亦可出现在SLE缓解期:急性活动期以阴虚内热证为主,关节症状表现为腰膝酸软,多为热毒灼伤真阴后出现的真阴亏虚、余毒未除之证,邪留正虚并见,治法以养阴透热为主,方用青蒿鳖甲汤或知柏地黄丸加减;慢性缓解期以气阴两虚证为主,关节症状表现为腰背酸痛,是由SLE以肝肾阴虚为发病之本,又经激素治疗,更伤阴耗气,日久阴损及阳,治以益气养阴,方用四君子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15]。李松伟等提出SLE稳定期可表现为腰膝酸困疼痛,概气阴两伤,以八珍汤、肾气丸为主方,加以桑寄生、续断、骨碎补、杜仲、补骨脂等补肾强腰[17]。李光宇总结王萍辨治SLE经验,提出SLE亚急性期多见发热伴关节痛,方选自拟方益气养阴汤,还可搭配成药地黄丸、八珍丸[11]。薛玉洁等总结黄莺教授治疗SLE经验并提出,阴虚内热证关节症状表现为酸楚疼痛,用青蒿鳖甲汤加减,气阴两伤者证见肌肉关节酸痛伴有乏力等,予经验方三黄固本汤加减[22]。可见对于滋阴法治疗SLE关节痛,各家见解主要分为滋阴益气、滋阴清热两类,气阴两虚证见关节疼痛酸软,阴虚内热证见关节酸痛。

4 活血祛瘀法

血瘀是SLE重要病机之一,并贯穿病程始终,病程中既可因瘀致病,又可因病致瘀,临床研究分析发现气滞血瘀证临床症状以肢体疼痛等症状为主[24]。朱震等提出,瘀热对SLE产生的病理特点有变化迅速、多脏受累、病位固定、缠绵难愈的特点,多见于活动期患者。瘀血壅塞肢体关节致气血阻滞不畅,则有肢体关节疼痛,痛处固定,触之加重。并且通过文献及临床研究发现,“关节疼痛,痛处固定,遇热加重”为SLE的瘀热证主症之一,可伴有关节肿胀僵硬,宜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25]。冯兴华教授认为SLE患者气滞血行不畅,不通则痛,临床症见关节疼痛,方用身痛逐瘀汤[18]。王义等研究发现以活血化瘀法治疗SLE患者,方用由生地黄、赤芍、丹参、黄芪、百合、防风、青蒿,药后关节症状等中医证候积分下降,腰膝酸软可明显缓解[26]。张晨等提出SLE临床中有诸多血瘀表现,如关节疼痛、舌体瘀斑瘀点等,使用活血化瘀药物能缓解炎症,改善症状[27]。有临床研究发现用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SLE可明显改善关节痛症状[28]。潘之等总结王文春临床医案发现SLE患者气滞血瘀,临床症见关节痛、足跟痛甚至跛行等,治以益气养阴、凉血活血为主,临床疗效良好[29]。

5 补肾法

SLE证候多因禀赋不足,肾精亏虚为本,故补肾亦为治疗本病的主要原则之一。姚高升亦提出肾虚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本质,且肾虚贯穿SLE病情的始终,善一味黄芪治疗SLE之虚[30]。王海琨通过临床研究发现黄芪二仙汤治疗SLE可有效缓解关节炎、关节痛、皮疹等症状[31]。张敬杰等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加减疏肝活血方(主要组成为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当归、三棱、莪术、柴胡、陈皮、薄荷、黄芩、生地黄、甘草等)可改善瘀血阻络而致的关节肿痛、活动不利[32]。曹洪欣认为脾肾两虚证主要表现为下肢浮肿,甚或腰腹及周身皆肿,关节表现为腰膝冷痛,畏寒肢冷,治以温补脾肾、利水渗湿;常用清心莲子饮、附子汤、实脾饮加减治疗[6]。戴清漪等临床研究发现,运用滋肾青芪颗粒对SLE轻度活动期患者关节肌肉疼痛症状有缓解作用[33]。陈蕊林等提出,前期研究提示滋肾青芪颗粒能明显改善轻中活动度的SLE患者关节肌肉疼痛症状,同时实验研究提示,滋肾青芪颗粒对自身免疫性关节炎有预防治疗作用,而自身免疫性关节炎是由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关节损害,临床中SLE关节炎较为常见[34]。黄世林提出脾肾两虚证SLE可见腰及关节酸痛等,方选清温益肾方[20]。王萍认为SLE慢性期患者多见脾肾两虚,多伴狼疮性肾炎,症见关节疼痛、腰腿痛及足跟痛尤甚等,并提出自拟经验方益肾健脾汤,关节肿痛可加老鹤草、豨莶草、透骨草,可配合服金匮肾气丸[11]。

6 外治法

中医传统外治法中,针对局部疼痛的对症治疗,应用于SLE关节痛也有较好的疗效。汪金华通过临床疗效对比发现针刺天枢、血海、气海、关元、大椎、合谷、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并随症加减,配合狼疮解毒汤临床治疗SLE效果良好,腰膝、关节症状可较好改善[35]。杨涛总结田从豁临床案例提出,针药结合治疗SLE疗效明显,对于关节疼痛者,在疼痛关节处取关节三针(关节的头部和颈部两端),以毫针刺,可通经止痛[36]。刘屹等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六味地黄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SLE疗效显著,对全身关节肿胀、疼痛有缓解作用,针刺曲池、血海与风市相配,可舒筋活络,通利关节[37]。

7 讨论与展望

SLE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程迁延反复。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SLE患者生存率已逐渐提高,人们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如何改善SLE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上。关节痛作为SLE常见症状并贯穿这个病程,令诸多患者备受困扰,如何缓解关节痛已成为医患双方迫切关注的问题。中医药治疗SLE关节痛不仅能缓解症状,且能减少激素使用量、减轻西药毒副作用[9],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等。但目前中医药治疗SLE关节痛仍存在一些问题:各医家对SLE关节痛病因病机、证型的见解各有不同,需制定统一分型及治疗方案;中医药治疗SLE缺乏统一的证型及方法,而SLE关节痛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需要结合整体辨证和局部辨证,更为临床诊断增加了难度;目前对SLE关节痛的临床研究较少,且样本量较小,数据的科学性及可信度有待提高;中医药起效较慢,煎药不方便等不足易导致部分患者难以坚持中医药治疗。临床工作者们仍需加大研究力度,扩大临床研究样本量,整理诸多名老中医的经验,统一辨证施治,为更多SLE关节痛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相信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当下,在传统中医学的认识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加强SLE关节痛的中医研究,SLE关节痛患者将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关节痛汤加减关节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关节痛型狼疮与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室指标鉴别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白介素1 在炎症性关节痛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研究
泡澡刮痧防治秋季关节痛
小切口下重建喙锁肩锁韧带及前上关节囊复合体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