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理念二级公路勘测选线的设计要点

2020-01-13 18:01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选线新理念勘测

宋 杨

(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1 新理念下二级公路勘测选线设计原则

(1)地形选线原则。在选线时要保证横面的合理性,并且提高纵面平衡程度,提升顺势运行效果。结合地形实际要求设计二级公路,相关设计人员要建立有效的数据分析和实况调研工作,保证布局的巧妙性,从而解决工程量控制问题,减少工程项目对周围环境的破坏程度,并且利用高指标建立相应的处理工作,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实效性。

(2)地质选线原则。设计人员在实际二级公路勘测选线设计操作的过程中,结合地质条件建立综合性考量体系,维护安全性,针对不同区域差异化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区别化施工处理,减少施工难度的同时,提高安全保障机制的实效性。目前,多数设计部门会借助地质勘探、物探的方式开展相应的调查,对地质条件不佳的区域予以线路调整,从而保证二级公路勘测选线设计工作和实际情况相贴合。

(3)安全处理原则,相关人员要维护二级公路勘测选线设计的实际效果,就要保证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并且集中优化山区公路设计和施工管理水平,严格按照安全化要求整合具体操作和基本流程。例如,在公路选线过程中,不能选择有滑坡塌陷危险的区域,减少动土工程量,尽量规避危险地段的施工问题,确保路段施工工作的安全设计效果和防护水平满足实际需求,为安全施工和车辆运行提供保障。

(4)环境保护性原则,为了从根本上提高二级公路勘测选线设计的实际价值,要针对复杂地形和水文条件建构有效的处理机制,减少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关键。值得一提的是,在司机驾车运行时,周围植被也会对司机的视线产生影响,因此,也要对其进行综合处理,满足实际视距等需求。

(5)经济性原则。相关操作人员要积极落实系统化造价监督管理机制,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和实效性,维护管理效果和综合性评定机制,确保二级公路线路选线工作能结合经济发展、造价成本体系相一致,维护综合性评定效果,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 新理念二级公路勘测选线的设计要点

2.1 案例

某工程项目是二级公路改建工程,连接周围城市的重要组成线路,全长约为112 km,该工程项目属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且地质情况非常复杂,因此,有效落实二级公路勘测选线设计工作十分关键。

2.2 设计过程

在二级公路勘测选线设计工作开始后,要按照标准化流程完成相应操作,保证操作体系和基本质量符合要求。

(1)要确定二级公路勘测选线设计的控制要点,结合公路经过的区域,利用新理念进行设计比选,将控制点集中在沿线的主要城市节点方面。

(2)线路方案的确定,要保证实际操作流程的有效性,就要对选线工作基础内容进行分析。第一,要进行纸上选线与现场选线相结合,按照地图和收集的具体数据,进行粗略选线。第二,要进行实地勘察,相关调查人员要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系统化数据处理,充分了解地区实际情况和地质参数,判定设计路线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第三,要建立地质选线工作,保证具体操作的完整性,优化处理系统的同时,确保选线工作满足实际需求。第四,要进行生态选线,保证工程量较少,且公路路基施工项目不会对路面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从而秉持环保理念选择线路。第五,确定最终方案,进行甄别和处理后,有效判定最终的二级公路勘测选线设计结果。

例如,本文案例中,相关设计人员设计了四个路线走向结构,要结合相关数据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其一,线路长度为129.6 km,沿线人口20万人、估算造价为12.5亿元,沿线10个乡镇,存在27处不良地质结构,没有破坏矿产资源开发以及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运营里程为129.6 km。其二,线路长度为105.2 km,沿线人口15万人、估算造价为12.7亿元,沿7个乡镇,存在23处不良地质结构,存在破坏矿产资源开发以及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运营里程为145 km。其三,线路长度为115 km,沿线人口23万人、估算造价为14.5亿元,沿11个乡镇,存在21处不良地质结构,有利于矿产资源开发以及生态环境维护工作,运营里程为115 km。其四,线路长度为95 km,沿线人口12万人、估算造价为10.8亿元,沿6个乡镇,存在15处不良地质结构,有利于矿产资源开发以及生态环境维护工作,运营里程为139 km。结合线路走向方案判定过程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将工程造价作为基础性经济性度量标准,结合新理念综合评价工序,秉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实现带动乡镇发展维护生产环境的目标,建立相应的权重分析。最优为方案三,其次为方案一、方案二,最差的方案为方案四。

(3)直线选择分析,要针对二级公路勘测选线设计工作中的直线给予一定的关注,保证选择工作的有效性。首先,要保证地物和地形不会对区域内基础设施造成影响。其次,要确保构造物长度能得到有效缩短,提高施工便利化程度,有效创造良好的引道处理工序。再次,要对平面交叉附近的位置进行处理,优化通视条件和行车条件,保证处理效果的有效性。最后,要在固定间隔设置直线,从而提高线路设计效果,也为超车路段的设计提供保障。除此之外,要利用圆曲线图形完善设计效果和结构水平,并且,有效整合超高加宽数值和半径值的测定分析。

(4)设计应用。在综合分析相关数据后,要结合卫星地图及航测数据完成数字地形图的绘制,并且建立精细化选线处理工作,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生态选线等基础性操作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对路基宽度、桥型以及隧道建设限界等进行系统化分析,整合相关操作。首先,按照路线经过区域的地区经济实际情况,分析人口分布以及交通量等基础参数,按照路段时段积聚效应判定最大宽度。其次,要对边坡防护区域和绿化方案进行确定,结合坡体稳定性需求,有效应用SNS柔性防护机制,避免出现崩塌或者是滑坡等地质问题,利用挖错台设置挡墙的处理机制有效建构高填路堤加铺土工格栅的结构,减少原始地貌的改良,提高整体设计工作的基本质量。需要注意的是,相关设计人员可以借助三维数字化模拟进行公路模型设计后进行实地施工。最后,要设置观景台等,有效为驾驶员、乘客提供短暂休息的区域,保证设计结构和紧急停车带结合在一起。

猜你喜欢
选线新理念勘测
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城市勘测》理事单位名录
基于故障历史数据和BP神经网络的接地选线方案研究
小型无人机在水利工程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思路探究
沾化至临淄高速公路北贾枢纽立交段选线研究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勘测设计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新理念 新动能 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