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中的“症”与“药”

2020-01-13 09:48隋新峰
语文教学之友 2020年1期
关键词:共同成长集体备课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最为便捷的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校本教研的直接形式,也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载体。集体备课的关键是集体,内容是备课,核心是针对具体、重要的问题进行积极、有效、深度地沟通,这样才能起到对“症”下“药”、一“药”多用的效果。

关键词:集体备课;教师专业发展;共同成长

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学内容开发能力、学科知识等储备不足,在教学时就容易出现教学内容不得当、教学目标偏失、教学方法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要解决教师如何备好课的问题,可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来解决。无论是主备人(主持人),还是参加者,都要做到有“备”而来,否则集体备课就会流于形式。

一、提出问题

一位青年教师在集体备课时提出问题:小说教学中,教师对文本解读不到位,对小说教学的认识还停留在教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上,我们听课的时候,觉得很老套。特别在进行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课堂实践时,有很多困惑,也觉得难出新意,教学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又开始教人物、情节和环境。教师应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这次集体备课要讨论的是小说教学问题,以用《植树的牧羊人》的备课作为一个典型案例来深入细致地研究一下小说的高效教学,拟解决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分析问题

从提出的问题来看,部分教师对小说教学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传统的对小说相关知识的讲授上。一般是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小说的主题等。教学过程的套路化与教学方法的套路化有关,更与教师自身小说知识的贫乏有关。小说教学要突破教学内容套路化、教学程序套路化、教学方法套路化的现状,需要教师对先进文艺理论加强学习和研究,善于用新的小说知识来开发小说教学的课程价值和“这一篇”小说独特的文本教学价值。因此,这次集体备课就是要“聚焦”上次集体备课提出的小说教学问题,以便在备课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整合,发挥集体备课的重要作用。

三、备课进程

上文所述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小说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小说是最接近社会人生的一种文本,读小说的目的在于从某种程度上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教师在小说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把关注点(或者说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小说“写了什么”上,忽视了对小说是“怎么写”的研究。一般情况下,小说“写了什么”学生通过阅读是能体会到的,而“怎么叙述”“怎么虚构”恰恰是学生容易忽视或者读不懂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读小说时由一个不高明的读者变成一个高明的读者,建立由“这一篇”到“这一类”的小说阅读图式,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集体备课过程如下:

主持人:《植树的牧羊人》为这次集体备课的重点,这也是上次集体备课时我给大家提出的备课任务。以此为例,我们共同研讨小说的教学问题。大家先简要谈谈对《植树的牧羊人》这篇小说的认识。

师1:我认为《植树的牧羊人》这篇小说的人物、主题是非常鲜明的,牧羊人的植树行为是可以作为重点来讲的。

师2:从小说的三要素来讲,小说对环境的描写是非常细致的。文中第二段集中写牧羊人居住环境的恶劣,为牧羊人决定植树做了很好的铺垫。

主持人:刚才谈到了小说要素中的人物、主题和环境,大家对本文的情节怎么看?

沉默(这说明教师在研究本文的情节时遇到了障碍)

师3:本文的情节也可以按照故事的开端(我第一次见到牧羊人)——发展(第二次见到牧羊人)——高潮、结局(最后一次见到牧羊人)来划分。

师4:这样划分不恰当吧。文本中“我”第一次与牧羊人见面写得非常详细,而关于后边相见的描写则明显不如第一次细腻。

师5: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这篇课文如果再按照传统思路讲故事情节可能不太恰当。

(有了不同意见的碰撞,才能逐渐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主持人:《植树的牧羊人》一文通俗易懂、故事性极强,对学生来讲没有大的阅读障碍,但要深入地读懂文本,汲取语言和思想的力量,非要引领学生到文本深处走几回才可。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反常规、反常情、反常理之处,寻找学习文本的切口,以对语言细节的深入品味撬动整个文本的学习,生发对文本深刻、创新的理解,丰富、建构学生的学习体验和习惯,汲取丰厚的精神营养,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请老师们再次细讀文本思考这篇小说的“独特价值”究竟“独特”在哪里?

师2:这篇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这样的小说很多,例如《我的叔叔于勒》《故乡》《最后一课》等。第一人称可以增添故事的真实性、可读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师3:文本中的“我”就是作者,这在课后练习题第三题中已明确告知。“课文首尾两段是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说明文中的“我”就是作者“我”,“我”就是作者,作者就是“我”。

师1:可是小说是虚构的呀,小说中的“我”可能不是作者“我”。

(教师对此展开争论说明其有关小说的知识储备不足)

主持人:我给大家出示一份资料。看看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什么认识?

资料:《植树的牧羊人》是法国作家、电影编剧让·乔诺写的一篇小说,这篇小说曾经遭到出版社的退稿,但是一经面世,却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引发了众人到普罗旺斯地区去探访这位植树的牧羊人。

师5:这篇小说起到了比真实还真实的效果。

师2:“我”是不是牵扯到两个“我”,一个是小说中的人物“我”,一个是作者“我”?

主持人:是的。我们不能混淆小说中的人物“我”和作者“我”,也不能把这篇虚构的小说看成是写实的文章。解决小说教学套路化的问题,需要我们更新小说知识,用新的知识来重新解读文本。小说教学要帮助学生进入文本的世界,而进入文本世界的方法就是教会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即“授之以渔”。从这个角度讲,解读方式是小说教学的主要内容。

四、备课反思

1.集体备课应有“备”而来。集体备课是教师交流、研讨、提高的重要平台。集体备课重在教师的“有备而来”,“备”可以是问题,可以是方法,可以是困惑,还可以是对策。“有备而来”才能实现集体备课的目的。《植树的牧羊人》这篇课文的集体备课就是青年教师带着小说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而来,教师思考的这些问题牵扯到小说教学的诸多方面,在一次集体备课中不可能全部解决,必须突出重点。因此,主持人根据本次研讨的重点,在凸显问题的基础上,将问题聚焦在小说内容确定的叙述视角上,进而引领教师走向小说教学的深度备课。

2.集体备课应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集体备课重点应落脚在“研”与“讨”,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主持人,对本次研究的重点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对新课标、教材、学生、教学设计等教学要素有初步的把握。通过集体备课使教师对文本不但有了初步的阅读体验,更依据其教学实践生成有价值的问题。基于问题(“症”)的集体备课才是真正的集体备课。教师与教师、主持人与教师问题互动,智慧互动,围绕本次备课的内容、目标,深入探究文本中有价值的问题,围绕教学的思路、理解、观点、设计进行交流碰撞,多元智慧激荡、碰撞,或许求同存异,或许求异存同。正是这样的集体备课,教师的才学、智慧和机敏才多了展示的空间。

3.集体备课应突出重点、关键节点。在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囿于知识更新的滞后,很多教师还停留在教小说的三要素上,这在小说教学的初始阶段让学生认识人物、情节和环境的作用是必要的,但是随着学生认知水平和鉴赏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仍每篇延续讲“三要素”的教法就会抹杀学生学习小说的积极性。集体备课中主持人不断引进先进的小说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把小说相关知识和教学方法结合具体案例作为集体备课的重要内容,既不枯燥,又解决了教学的实际问题,开辟了一片教学的新天地,这种形式是教师们容易接受、理解、吸纳的。

4.集体备课应一“药”多用。集体备课的重要目的是从“这一次”“这一个”“这一篇”走向“多用”,不能僅仅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而应走向“这一类”问题的解决。在备课过程中,不断建构教师教学认知的新图式,以“这一次”“这一个”“这一篇”为基点,牵动教师对此类问题的深入探知和研究,培养教师研究问题的意识,提高教师从问题意识到问题逻辑再到解决问题的能力。集体备课的“研”与“探”就是基于问题、基于“症”而“对症研药”“对症下药”,虽然不一定能做到“药到病除”,但基于真实问题的“研”与“探”增强了教师的合作意识,凝聚了教师的工作合力,达成了教师专业共同成长的目的。

作者简介:隋新峰(1970—),男,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第二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共同成长集体备课教师专业发展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集体备课在病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提高集体备课有效性的途径初探
探索乡土资源特色课程,促进师幼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