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字究竟该怎么读

2020-01-13 09:48许峰德
语文教学之友 2020年1期
关键词:字音

摘要:一个字的正确读音关系着文章恰当表情达意和读者准确理解文本内容。但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却大量存在着由于该统读而不统读,该确读而不确读,该读如本字却按通假异读而造成的混乱现象,因此有必要商榷并正误。

关键词:字音;统读;确读;异读;商榷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项基本内容。一个字读什么音关系着怎样恰当表情,怎样准确达意,甚至关系着如何有效阅读理解,如何移情化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正音就显得非常必要,而且不可不慎。但是,在语文课本和语文教学中却存在着许多该统读而不统读,该确读而不确读,该读如本字却按通假异读等的注音不当的问题,这不仅影响教师和教材的权威性,而且影响读者的学习效果,有必要商榷正误。

一、该统读而不统读的字

1985年12月由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和广电部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是到目前为止关于异读词读音规范的最新的法定标准,是我们规范异读字读音的主要依据,它对“普通话有异读的词和有异读的作为‘语素的字”做了审定。其中,“在字后注明‘统读的,表示此字不论用于任何词语中只读一音(轻声变读不受此限)”。但在课本中有许多文言文按古音标注某些字的读音,这不仅造成了阅读的混乱,而且不符合国家法定规范。

例1.“骑”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标注为“骑qí(统读)”,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项羽之死》注释中“于是项王乃上马骑”中的“骑”,却仍然按照古音标注为jì,解释为“单人乘一匹马”。且不说这种标注不符合汉语音随意转的特点,更严重的是其没有遵守国家有关语言文字的准则规范。

例2.“比”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标注为“比bǐ(统读)”,但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侍坐》中的注释中却是:“[比(bì)及](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等到。”這个古音本就很少读到,这样注释纯属节外生枝。

另外,常见的还有“胜” “期”二字。“沛公不胜杯杓”(《鸿门宴》),“材木不可胜用”(《孟子》)中的“胜”原来读“胜”shēng,现已统读为shèng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中的“期”原读jì,现已统读为qī 。

按照古读音标注文言文相关字的读音考虑了古代汉语的特点,做到了一义一音,但语言及其使用习惯总是发展变化的,而且国家语言规范应遵守。

二、当确读而不明注的字

(一)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

如人名、地名、官名、民族称呼、器物名、姓氏等,因其专有,有了固定性,于是在现代汉语中保留了其古音。例如:

“可汗”,是对我国古代北方部族首领的称呼,应读为“kè hán”,而不能读为“kě hàn”。但有些字,究竟是按古音读还是按普通话读,学界有争论,课本也莫衷一是,任由教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喜好来读,百口百音,因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比较典型的如“阿房宫”,学界就有三种读法:“ē páng gōng ”“ē fáng gōng”和“ā fáng gōng”,且都有充分的理由。该读哪种?作为具有权威性的教材,就该有明确的注音,或从传统读法读第一种,或从李行健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读第二种,或从陕西话发音“阿”读ā读第三种,以免众读纷纭,谬误流传。

(二)汉字中有许多多音字

这些字往往读音多、义项多,音义二者的关系是音随意转。这意味着字音是随着字义变化的,表达的意义不同,读音也不同。因此,在容易误读误解的地方,对多音多义字的读音给以特别明确的标注就显得格外重要。如: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种树郭橐驼传》)中的“爪”该怎么读?“爪” 有两个读音,zhuǎ和zhǎo。前者多指有尖甲的禽兽的脚,且多用于口语,如鸡爪子等;后者指指甲或趾甲及鸟兽的脚指,并引申作动词,有“抓,搔”的意思。结合语境意义和语体特点看,此处读zhǎo才是正确的。课本如果能够给这类字明确标注读音,则会给学生的学习助力不少。

三、该读本音,却滥讲通假的字

如果是通假字,就须按照本字的意义来讲,按照本字的字音来读,这无需多言。可在有的地方,一个单音节词自身的义项就能够表达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却又按照通假字来讲,这就有点过度解释的嫌疑。例如:“景”,《说文》的解释是:“光也。从日京声。居影切。”景,就是日光,用反切法读jǐng。但在古诗文中,许多地方又有这样的解释:“古同‘影,影子。”或解释为:景,通“影”。这两种情况都读“影”(yǐng)。《过秦论》中“赢粮而景从”的“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也因此,有许多练习册、注解书将该“景”的读成了“影”,造成了意义、读音的混乱。例如:“日暮阴阳催短景”(杜甫《阁夜》)之“景”,“景翳翳以将入”(《故去来兮辞》)之“景”,都是“日光”的意思,本来读“jǐng”是对的,可一些资料却将其注释为:“日光。古影字,读yǐng。”这显然是音不对意。

一个字的读音是和其字形、意义紧密相连的。因此,正确的读音是读书的基础,也是语言文字研究的前提。对于中学生来说,更是培养其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以及阅读理解能力和独立探究精神的一个契机、一种途径。教材中有这样那样的瑕疵和纰漏本无可厚非,但作为担负着重大传道授业责任的教材,还是应以国家法规为依据,尊重语言文字、文化传统的规律,严谨治学,科学编排,以免贻误后学。

作者简介:许峰德(1969—),男,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字音
“多说一遍”字音字义大不相同!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途径探析
浅谈字谜明理识字法
沈括识音
昆曲“字音”的三种涵义
辨识字形题的解题技巧
错别字现象的成因分析
明晰字形字义 防范错字别字
朗读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
初级阶段对外汉字教学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