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攻击的前世今生

2020-01-13 09:50胡劲松
军事文摘 2020年1期
关键词:蒂尔空地一体

胡劲松

在纵深打击出现之前,战争双方所采取的是前沿和外围打击的交战方式,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攻击距离逐渐向纵深延伸,攻击方向不断向多维空间拓展,作战重心的后置化,使得纵深攻击成为战术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想把握纵深攻击思想的实质内涵,需了解它的过去,掌握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以便于正确地认识它的现在和恰当地预测它的未来。

“胡蒂尔战术”打开绵亘纵深防线的钥匙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以机枪、堑壕、铁丝网组成的严密防御网,令进攻一方寸步难行。从“奔向大海”战役开始,交战双方都无力突破对方苦心经营的防御工事,随后的第一次伊普雷战役、香槟战役一直到凡尔登战役,战场更是彻底陷入胶着状态,前沿攻击战术难以奏效,一线平推战术屡屡受挫。面对“机枪+堑壕”的“血腥统治”,进攻一方急需探寻新的战术以破解僵局。在1917年的里加战役中,德军冯·胡蒂尔将军指挥的第8集团军,利用炮兵徐进弹幕射击掩护,在地面作战兵力尚在前沿突破时,就直接组织步兵渗透进入敌防御的战术纵深,而将前沿打开、巩固与扩展突破口的任务交由后续部队来完成,此举大获成功,从此“胡蒂尔战术”作为一个专用名词载入史册。“胡蒂尔战术”要求步兵不必保持整齐的队形,而以全力向纵深渗透为第一要则,强调要想方设法将战斗力迅速指向敌人防御的纵深,不给敌纵深预备队向前机动和封闭突破口的机会。这种运用猛烈而短促的炮击,主动绕过抵抗枢纽的渗透突击战术为撕开纵深防线找到了突破口,成为现代条件下纵深攻击作战理论的胚芽。

“闪击战”闪烁着纵深攻击的思想火花

“胡蒂尔战术”是随后的富勒坦克战理论的直接渊源,而这位英国将军的理论,对古德里安“闪击战”理论的创立,有着直接的影响。众所周知,坦克是由英國人发明的,在1916年索姆河战役中首次亮相,而真正将其发扬光大的却是德国人。以古德里安、曼施坦因、隆美尔为代表的“三剑客”,对坦克的成功运用,使之几乎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代名词。他们虽然没有系统地提出纵深攻击理论,但在他们的一些著作、言论以及他们参与制定的演习和作战计划中,都可以看到纵深攻击思想的火花。如“闪击战”最著代表性的人物、德军元帅古德里安认为:在航空兵的密切配合下,以预先编成的强大而快速的兵团——坦克师、军,摩托化军,突然而猛烈地向敌防御纵深实施高度机动的迂回包围,对于尽快地从整体上瓦解敌人的防御,比之由前至后按部就班地“啃”的战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闪击战”强调以装甲部队为进攻先导,注重在敌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发动进攻,从对实际战争的影响来看,“闪击战”是革命性的,它成功地打破了旧有的作战样式,但它并不完整。因为它未能解决装甲兵部队在进攻中因为速度差形成的同后续部队脱节问题,而且其依赖突然袭击,一旦面对防御完善之敌容易出现进攻受阻、后劲不足的状况。此外,受装备性能所限,其作战范围还仅限于浅近战术纵深之内,对于达成战役突破还“力不从心”,但它仍然将纵深攻击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大纵深作战理论”纵深攻击理论的正式确立

据《苏联军事百科全书》“大纵深战役”条目记载:“20年代来,苏联军事理论家图哈切夫斯基、特里安达菲洛夫、叶戈罗夫等人的著作就论述了大纵深战斗理论的基本原则。”实际上,正是这3个人奠定了苏军大纵深作战的理论基础。到30年代中期,远程炮兵、坦克、装甲车、飞机等现代作战兵器不断充实到部队,为新的作战思想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苏军在伏尔加河沿岸军区、基辅军区、白俄罗斯军区等组织的一系列实验性演习、军队演习、首长司令部演习中,对这些原则进行了严密检验,并将其写进了《大纵深战斗守则》中。随后苏联1936年颁发的工农红军暂行野战条令,第一次以条令的形式将大纵深战斗理论固定下来。苏联成为第一个比较系统地提出纵深攻击理论的国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纵深战役理论。该理论的实质在于:以杀伤性兵器同时压制敌人整个防御纵深,在选定的方向上突破其战术地幅,然后将发展胜利的梯队(坦克、摩托化步兵、骑兵)投入交战,并以空降兵实施机降,迅速把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以求尽快达到预定的目的。

坦克虽然是由英国人发明的,但真正将其发扬光大的却是德国人

“空地一体战”理论在海湾战争得到检验,推动“纵深攻击理论”产生新的质变

大纵深战役理论不是“闪击战”的“加长放大版”,而是以图哈切夫斯基为首的一群优秀的苏军将领结合本国国情军情提出的一套比较完整的、能协调全军和针对各种战役布势、诸兵种战役使用的总体作战理论。在苏德战争的初期,苏联被德国“闪击战”压制而处于战略被动,其大纵深进攻并没有发挥出优势,但在苏军的战略反攻和进攻阶段中大放异彩,并成为苏军冷战时期的基础军事理论。

“空地一体战”纵深攻击新的质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40多年,虽然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接连不断。在此期间,纵深攻击的战法得到了多次运用,并且有了新的发展。比较著名的有朝鲜战场的“铁锤+铁砧”战术、越南战争中的“蛙跳”战术,纵深攻击的机动性有了显著提升,攻击方向也逐渐向天空拓展,兵种协同日趋紧密。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以美苏为代表的冷战,当苏军在70年代末发展出战役机动集群等一系列新的战役战术理论,将作战重心引向敌军战役布势纵深时,美国陆军意识到其传统的基于线式战争逻辑的战役法正面临很大挑战。于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出身美国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的恩·A斯塔利上将主持下,美军先后提出了“中心战斗”“扩大的战场”“一体化战场”等思想,最终形成了“空地一体战”理论,并于1982年通过新版《作战纲要》正式颁布。

未来,随着智能化武器装备等在战场的广泛运用,“全纵深同时攻击”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空地一体战”理论的主要作战对象就是恪守“大纵深战役”理论的苏联军队。因此,这一理论的重点并非字面意义上的“空地一体”,而是提出一种新的战役法思想,摒弃陆军将作战局限在主要交战区的旧思想,将针对敌军一线部队和二线部队的打击结合起来,为达成这样的作战效果,需要地面部队和战术空军联系更加紧密。为了凸显空地合作的重要性,唐恩将军选择“空地一体战”这个术语,并别出心裁地在一个单词“AirLand”中同时使用两个大写字母,以示两者平等的协作关系。在“空地一体战”中,尽管纵深攻击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但最基本的就是“纵深遮断”,其实质是充分发挥空中部队的优势,对敌纵深后续梯队实施以空中遮断为主的纵深打击,目的是为了迟滞和削弱敌后续梯队战斗力。该理论在海湾战争中得到检验,从而正式將纵深攻击的范畴拓展到空中,陆、空作战趋于联合,纵深攻击的立体性得以确立,推动纵深攻击理论产生新的质变。

“全纵深同时攻击”纵深攻击的当代特色

在“空地一体战”思想的指导下,海湾战争取得令人惊艳的效果,但追求技术制胜的美军在总结海湾战争经验教训后,于1993年颁布了新版陆军《作战纲要》,将“空地一体战”理论中的纵深攻击作战理论,进一步发展为“全纵深同时攻击”理论。该理论不仅强调对敌纵深实施积极的联合作战,同时,对前沿近距离之敌也同步实施积极的攻势作战行动。其核心思想是对敌作战部署的全正面、全纵深、全高度,实施空、地、海、天、电磁五位一体的“全纵深同时攻击”。进入21世纪后,在网络信息系统和现代武器的支撑下,该理论有了更强的适应性。以伊拉克战争实践为代表,该理论的基本作战方式呈现出新的特点,如强调以信息战为先导,以远程精确火力打击为主,以精兵特种破袭为辅,充分发挥战场信息优势,综合运用各种力量在全纵深同时打击最关键的目标,瘫敌指挥通信网络,破敌作战体系,夺取并保持战场主动权,达到迅速瓦解敌人的目的。未来,随着无人化、智能化武器装备和指挥平台在战场的广泛运用,“全纵深同时攻击”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张传良

猜你喜欢
蒂尔空地一体
第六章 神秘的空地(续)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席地而坐
雄浑豪迈于一体灵秀磅礴熔一炉
莫泊桑短篇小说
一块空地
传祺GS4200T手自一体豪华版
裸婚总统帕蒂尔
裸婚总统帕蒂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