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断头的模样,像极了爱情

2020-01-13 09:47崔颖
环球人物 2020年1期
关键词:山茶山茶花玛格丽特

崔颖

开栏的话

伊丽莎白王太后的棺木上为什么要摆一枝山茶?荷兰为什么种满了郁金香?玫瑰与战争有什么关系?鸢尾为什么可以代表波旁王朝?文明有千种风情,就像花有千种姿态。从一朵花中看历史,再铁血的故事也变得芳香四溢,再细微的角落也能馨香满盈。2020的“花之欧洲”专栏,送你一朵花的同时,带你游历远方。

玛格丽特的浓密秀发上别着山茶花,不便待客是红色,欢迎来聚是白色……这是法国作家小仲马写的《茶花女》里,女主人公玛格丽特和情人的暗号。一个凄惨的爱情故事,但其中竟有这样富有趣味的桥段。

无疑,玛格丽特是喜欢山茶花的,不然人们不会叫她“茶花女”。在书中,山茶花也是爱情的象征。为生计而不幸沦为妓女的乡村姑娘玛格丽特被巴黎官二代阿尔芒的痴情所打动,送给对方一朵山茶花,表露情愫。但后来考虑到阿尔芒的幸福,玛格丽特决定放下这份爱情。不知缘由的阿尔芒以为玛格丽特背叛了爱情,对她冷嘲热讽,玛格丽特悲痛而亡。故事的最终,得知真相的阿尔芒怀着无限的悔恨与惆怅,在玛格丽特的坟前摆满了白色的山茶花。这里的山茶花象征着玛格丽特的善良纯洁,也标志着她奋不顾身的决绝的爱。

又到岁末,山茶花又一次迎来属于它的季节。寒冬料峭里,那或红、或白、或粉的明艳花朵为我们带来了一丝暖意,还有一些对春天的向往。从这点来看,用山茶花代表爱情再合适不过了,在单薄的生命中聚拢起一团温度,让今后的日子充满想象。

和其他花的凋谢方式相比,山茶花最大的不同在于“萼片脱落”,即花朵连同花萼整朵掉落,如同人头落地。而且山茶花的花期很短,如同稍纵即逝的命运。因此有人认为山茶花不吉利,称其为“断头花”。

1883年英国版《熟悉的花园之花》中的山茶花手绘。

英国女王的妈妈伊丽莎白王太后生前是山茶花的狂爱者,她的花园里种了很多山茶花。2002年,在她的葬礼上,一朵来自她花园的山茶花被特意摆放在棺木上。王太后的宝贝女儿、女王本人也和山茶花联系在一起。1953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为纪念这一盛事,美国的园丁们将一种玫瑰粉色的山茶花命名为“女王陛下-伊丽莎白二世”。用人的名字给花命名,做到“流芳百世”,这可比发个贺电、送份礼物有意义多了!获此殊名者是自己的女儿,真正喜欢山茶花的王太后应该不会吃醋吧。

欧洲有据可查的关于山茶花的最早文字资料来自德国医生安德烈亚斯·克莱尔,他曾于1682—1684年、1685—1687年到亚洲做生意。1689年,克莱尔医生的信件发表,其中出现了关于山茶花的东方版画。而在同一年,苏格兰外科医生詹姆斯·昆宁汉姆随英国东印度公司来到中国,收集植物标本。昆宁汉姆在当时的Amoy(即现在的厦门)采集了山茶花标本,这些标本目前被收藏于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也许你会好奇,中国的山茶花为何落户英国博物馆?那是因为,昆宁汉姆将标本交给了英国植物收藏家詹姆斯·佩蒂夫,佩蒂夫去世后,他的收藏到了汉斯·斯隆手中,而斯隆正是大英博物馆的创建者。

“英国鸟类学之父”乔治·爱德华兹于1743年出版《罕见鸟类博物志》,书中有这样一幅插图:一只孔雀雉栖息在一棵山茶花树上,这是在欧洲出现最早的山茶花的画像。根据1772年11月英国商人约翰·布莱德比·布莱克写给父亲的信件内容来看,他是将山茶花引进到英国的第一人。布莱克信中说,他从中国邮寄了10株山茶花给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的园丁艾顿先生。这10株花成为英国人研究山茶花的第一手资料。1819年,在英格兰出版的《山茶花科专著》中,出现了5幅精美绝伦的山茶花插画,它们由英国女画师克拉拉·玛丽亚·波普绘制。

英国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左)和她的母亲伊丽莎白王太后( 中)都与山茶花结下缘分,图为母女二人与女王的妹妹、王太后的次女玛格丽特公主在一起。

其实,最初英国人是分不清茶树和山茶树的。直到1753年,动植物分类学的鼻祖、瑞典生物学家卡尔·林奈发表《植物种志》,首次提出“茶属”和“山茶属”,才将茶树和山茶树区分开来。林奈因发明双名法而闻名于世,山茶花的英文名“Camellia”便来自于他。17世纪末,从事植物药用研究的耶稣会植物学家乔治·卡马勒曾远赴菲律宾寻找植物药草,一待就是20多年。为纪念卡马勒对世界医药的贡献,林奈依照他的姓氏“Kamel”给山茶花起了拉丁语名“Camellia”。

欧洲人对山茶花的喜爱也伴随着殖民扩张散播开来,影响到了新大陆的人们。例如,同样喜欢山茶花的美国女作家哈珀·李,在她的代表作《杀死一只知更鸟》中,山茶花有着特殊的含义。书中,杜博斯太太是一个脾气很坏、没有耐心、歧视黑人的种族主义者。有一天,因为气愤,小杰姆把她花园里的山茶花都揪了下来。得知儿子闯了祸,当律师的父亲提克斯·芬奇要杰姆去道歉,并且命令儿子每天去杜博斯太太家为她朗读。在杰姆的陪伴下,杜博斯太太逐渐克服了自己的恶习。她去世前,送给杰姆一朵白色的山茶花。这朵洁白无瑕的山茶花象征了杰姆父子的宽容和耐心。

备受欧洲人喜欢的山茶花其实原产于中国。17、18世纪,随着两地频繁的商贸往来,山茶花得以漂洋过海,远渡重洋。

在中国,关于山茶花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480—535年间编著的《魏王花木志》,书中提及:“山茶似海石榴,出桂州。”6世纪,南朝诗人江总在《山亭春日》一诗中形容山茶花:“岸绿开河柳,池红照海榴。”此处的“海榴”便代指山茶花。古人很会打比方,山茶花的果实的确和石榴很像。也正因此,海石榴成为山茶花的古名。

从左至右依次为:欧洲最早的山茶花画像,收录于“英国鸟类学之父”乔治·爱德华兹1743年出版的《罕见鸟类博物志》。英格兰1819年出版的《山茶花科专著》中,出现的山茶花插画。文学作品《茶花女》中,玛格丽特和阿尔芒用山茶花定情。

饱满丰盈的花瓣代表女人,“护花使者”花萼代表保护她的男人。当面临凋零和死亡时,山茶花的花瓣和花萼一同落下,像一对共同告别世间的恋人。

在牡丹横行洛阳之前,那里也曾是山茶花的世界。北宋文学家李格非在1095年出版的《洛阳名园记》中記载了山茶花的生长习性,指出山茶花除了用于欣赏,还可以食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介绍山茶花可以治“吐血衄血,肠风下血”。15世纪出版的《救荒本草》、16世纪,的《滇中茶花记》、明末清初的《十竹斋书画谱》、1726年的《古今图书集成》中对山茶花均有记载。

与欧洲出现山茶花插画差不多的时期,清代画家邹一桂也创作了一幅《白梅山茶图》,并在其艺术理论著作《小山画谱》中为山茶花分类:“山茶,木本。单叶粉红者,名杨妃山茶,破腊开。大红者为蜀茶,正月开。皆五瓣,黄心一簇如瓣大,白须半寸,苞蒂数层,叶厚,尖长有棱。又重台大红者,名宝珠山茶。树高,花千朵粉色者,名玉林山茶,品贵。又洋茶,五色具备。并有洒金二色者,其花平板少韵。”

到了今天,真正让山茶花走入寻常人记忆的要数金庸了。《天龙八部》里,段誉夸夸其谈山茶花,同时借以嘲讽王夫人。“落第秀才”指王夫人情场失意,“美人抓破脸”形容王夫人的泼辣蛮横……王夫人一怒之下罚段誉在曼陀罗山庄照料山茶花,段誉却心想着可以在此邂逅那位身穿藕色衣服的姑娘。看来,正是山茶花牵线搭桥,段誉和王语嫣才得以相见。但此处,金庸错将山茶花和曼陀罗当成同一种花,因此,将曼陀罗山庄改成“茶花山庄”更准确。

和欧洲异曲同工的是,中国文化里,山茶花也代表着永恒的爱或持久的奉献,常用于指代相爱相守的恋人。饱满丰盈的花瓣代表女人,“护花使者”花萼代表保护她的男人。当面临凋零和死亡时,山茶花的花瓣和花萼一同落下,像一对同时告别世间的恋人。这样的场景,令人不禁想到李白的诗: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我在想,倘若将这句诗写成对联,横批可以是“山茶花”了呢!

不过,无论山茶花被赋予多少文化含义,或者药用与观赏价值,最能打动我的是,它在冬末春初盛开,为瑟瑟寒冬带来生机和希望,暗示春天不再遥远。

猜你喜欢
山茶山茶花玛格丽特
红花开处
逃家小兔
玛格丽特
萧红墓畔口占
山茶
山茶花
有一只小狗喜欢“汪汪”叫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
山茶花
山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