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防渗技术在陆浑灌区骨干工程中的应用

2020-01-14 09:20马会灿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0年10期
关键词:灌溉面积通水填方

□马会灿

(河南省陆浑水库管理局)

1 工程概况

陆浑灌区位于河南省西部,设计灌溉面积8.95 万hm2,跨黄河、淮河两大流域,灌区兴建于1970年,1974年开始通水,至今已累计供水67.00亿m3,开灌以来,灌区的粮食产量由4 500 kg/hm2提高到7 500 kg/hm2,增产效益显著,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由于陆浑灌区干渠地形复杂,属山区丘陵地貌,沟壑纵横,特别是总干渠上段傍山开渠,蜿蜒东南,下段及其它干渠大都属浅山丘陵区,穿岭跨沟,工程建设管理难度较大,再加上灌区在建设中,采用民办公助的投资方式,大多数工程系组织群众施工,工程质量差、隐患多;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加上运行后缺少必要的维修资金和管理体制等原因,骨干工程老化、损坏,功能衰减,渠道渗漏严重、输水能力低、水量损失大;工程险情时常发生,不能安全运行;灌区有效灌溉面积4.33万hm2,仅为设计灌溉面积的46.60%。

总干渠设计灌溉面积8.95 万hm2,设计流量77.00 m3/s,现有长度44.40 km。总干渠始建于1970 年,1974 年基本建成。总干渠自陆浑水库灌溉洞引水,由于工程建设标准低、老化失修等原因,陆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开始前,总干渠引水流量仅30.00~35.00 m3/s,不足设计流量的50.00%。东一干渠设计灌溉面积3.84 万hm2,设计流量50.00 m3/s,现有长度105.70 km。渠首闸位于总干渠(桩号44+433),东一干渠大部分为土渠,填方渠段险工较多,渠道渗漏严重,陆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开始前,东一干上段仅能安全通水20.00~25.00 m3/s、中段仅能安全通水8.00~10.00 m3/s、下段仅能安全通水5.00 m3/s,且险象环生。东二干渠设计灌溉面积1.82万hm2,设计流量16.00 m3/s,现有长度52.20 km。渠首闸位于总干渠桩号(44+433),陆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开始前,东二干上段仅能安全通水8.00 m3/s,下游灌溉用水困难。西干渠兴建于1976年,设计灌溉面积1.12万hm2,设计流量12.00 m3/s,现有长度59.12 km。渠首闸位于总干渠桩号(8+096),陆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开始前,西干渠仅能安全通水4.00 m3/s,下游常年见不到水。

2 陆浑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骨干工程渠道防渗实施效果比较

2.1 干渠现浇混凝土防渗方案

2009-2010年,干渠防渗设计方案为C20混凝土现浇防渗,工程完成后,渠道输水时渗漏虽然减少明显,但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渗漏问题。尤其是总干渠前富山以上位置比沿渠村庄高20~30 m,平面距离50~100 m,总干渠通水时间长,渠道渗漏造成沿渠群众房屋沉陷、裂缝,群众多次到管理单位反映,要求解决渠道渗漏问题。例如:2009年实施的总干渠白涧沟(4+423~4+787)、总干渠梁疙瘩段(7+936~9+087),直接在原渠道上清理后浇C20 混凝土,通水运用后,渠道渗漏现象虽然减少很多,但渠道左侧堤下村庄仍有渗水现象,群众仍有意见。

2.2 干渠填方渠道灌浆方案

干渠在建设时跨越沟壑,为了节约资金,多数采用沟底修建涵洞,涵洞上面填土压实的方法,工程投入使用后,由于填土压实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沉陷裂缝漏水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的甚至发生决口等恶性事故,影响干渠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为了解决填方渠道的沉陷裂缝漏水问题,先后多次对填方渠道进行了加高培厚和灌浆,但是,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填方渠道的渗漏问题,干渠被迫限制引水流量运行。

2.3 干渠复合防渗方案

由于陆浑灌区干渠地质条件复杂,大部分地层土壤渗透性强,为了解决渠道渗漏问题,管理局组织人员到南水北调进行考察后,大家一致认为南水北调的渠道复合防渗方案比较适合陆浑干渠实际,可以引进。2011年3月实施的东一干牛沟渡槽进口严重漏水段120 m、总干渠(4+123~4+423)300 m渠道,均采用C20混凝土+土工膜复合防渗衬砌方案,通水运用后,东一干牛沟渡槽进口漏水现象消失,总干渠渠道左侧村庄渗水现象消失,群众比较满意。具体方案为:将渠道清理干净后铺设150 g+0.30 mm+150 g复合土工膜,然后现浇10 cm厚的C20混凝土;渠道每隔4.50 m设一道横向伸缩缝,渠道两侧内坡脚处各设一道纵向伸缩缝,缝宽2 cm,缝内采用闭孔低发泡沫板填充。

2011 年以后陆浑灌区骨干工程实施方案:总干渠前富山以上影响群众房屋安全的全部采用复合防渗;为了降低造价,总干渠前富山以下及其它干渠仅在填方坝和严重漏水段采用复合防渗,其它挖方渠道仍采用混凝土防渗。

3 结语

通过陆浑灌区骨干工程近年来的通水运行实践,证明采用复合防渗是成功的,符合陆浑灌区工程实际情况,可以在今后灌区骨干工程除险加固工程中推广使用。当然,对于陆浑灌区骨干工程建于十年动乱时期,群众性施工,特别是填方坝压实质量较差,存在安全隐患较多,单单依靠复合防渗这一种措施解决根本问题是不现实的,随着对陆浑灌区骨干工程认识的不断深入,再结合其他工程措施(如对填方渠道进行灌浆、薄弱填方坝加高培厚等),陆浑灌区骨干工程将不断提高安全输水能力,扩大实灌面积,更好地造福豫西人民,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灌溉面积通水填方
2022 年春季永定河全线通水工作正式启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迎来全线通水7 周年等
◆我国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67亿亩
除夕夜忆花屋塆
考虑颗粒破碎特性的机场高填方变形与稳定性分析
豫西集团江河公司一项合理化建议提案,通水电缆使用寿命延长10倍
白鹤滩水电站超高填方移民安置项目主体完工
红寺堡扬水工程大泵改造后灌区用水分析
大事件 高占位 精制作——湖北日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报道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