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筑风景写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0-01-14 12:03韩波
湖南包装 2020年6期
关键词:手绘民办高校风景

韩波

(四川工商学院,四川成都 610047)

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而进行的大学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民办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在学科发展的诉求中当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建筑风景写生”课程是民办艺术设计专业基础造型能力训练的重要科目,探究“建筑风景写生”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较为特殊的时代意义。通过“建筑风景写生”课程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手绘表现力和职业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审美素养和敏锐观察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僵化的教学方法难以架构和拓展目前学科间的有机更新与横向联系,单一就课论课无法适应当下人才培养的需求。

1 现状

1.1 “建筑风景写生”课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建筑风景写生”是因设计学科的兴起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技法课,是综合性强且实践性要求极高的课程,它有别于纯绘画专业风景写生课程,是设计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价值和意义不可替代。尤其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建筑风景写生”课程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设计课程设置要素,通过课程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色彩感知力和运用色彩的能力,在后续课程建筑手绘效果图设计表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前置作用。所以高校课程设置会把“建筑风景写生”实践课程安排进大一课程的教学体系中,目的是夯实专业基础,为后续的专业设计课程学习提供保障。

1.2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校设计专业的大多数学生属于艺术考前突击,美术基础相对较差,绘画能力以及审美认识上与专业艺术院校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基于此种现状,授课教师将面临挑战。民办高校的“建筑风景写生”课程类比于其他艺术院校设计专业,既要考虑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更要有变革教学方法的策略与勇气。

1.2.1 教学内容单一与教材选用不当 目前“建筑风景写生”课程存在问题,首先教学内容呈现单一性。“建筑风景写生”课程并未因为“建筑”一词的构建具有实效性和多样性。多数设计院校情况雷同,较少或完全不考虑设计专业的特点,基本沿用了传统绘画的教学方式。究其原因,主要跟教师群体的学科背景有关,教授建筑风景写生的老师多为绘画专业毕业。绘画专业的老师通常按照先理论讲授,后课堂示范,随后临摹或者对景写生的教学步骤。教师与学生习惯于用水粉或水彩材料来表达建筑风景内容,未能探索与尝试外延材料的运用。教学内容的单一直接限制了课程作业的多样化表达,从而教学成果的展示愈发中规中矩。

教材使用的两极分化情况暴露了教材选用的不当状况。一类是过分依赖传统教材内容进行课堂教学,不考虑时代性、专业性以及民办学生的具体情况,长时间延用一种教材,甚至教材选用达5 年以上不作变更;另一类是忽视教材,以教师个人经验和个人习惯,甚或喜好讲解教学内容和布置教学任务,难以形成学科整体教学体系,以教学的碎片化呈现,其中基本以临摹为主、写生为辅,几乎是考前班的升级版面貌。直接导致学生的设计观念、设计能力、自主观察能力、素材整理和表现能力与教材的选用关联不大。

1.2.2 认知力与手绘能力不呈正比 认知力的提高并不代表手绘能力的提升,而事实上更高标准的要求是认知能力和手绘能力的齐头并进。很多学生存在的实际情况为,作为个体进入大学的高阶学习阶段,却还在努力解决基础性表达问题。比如线条、透视、色彩概括、色彩搭配等,正是因为学生的手绘能力远远落后于认知力的发展表现。无效的写生表现反过来又限制了认知的提高,重复临摹的学习方式所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无趣和乏味,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教学成果无从展现,仅凭规定完成的教学作业无法达成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目的。

1.2.3 教学成果与就业脱轨“建筑风景写生”的教学成果展示主要通过架上的形式进行,是实践课程教学汇报的重要环节。这种展示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课程教学的社会性存在,不应该把写生作品的展示当成检验教学优劣的唯一方式,事实上建筑风景写生手绘能力的提高直接拓展了学生就业面。该观念毋庸置疑是值得肯定的,课程的开设围绕学生就业成才而考量。长期以来,固定教学模式给大家制造了误区,上课开展课堂教学、下课完成课后练习,课程结束教学展览,而该种方式缺失了就业板块这一民办高校核心内容的思考。作为民办高校教育,课程教学不考虑专业性、社会性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值得深刻反思的。民办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的设置应该与学生就业形成因果闭环关系。

2 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

针对目前设计院校专业基础课程沿袭传统绘画教学方法的普遍现象,民办高校紧跟培养“基础性、专门性、地域性、实践性、创新性”兼备的“五性”应用型人才是顺应时代的教学感召,理清教学改革思路优化课程设置势在必行。就业为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既培养设计型人才也培养绘画型人才,这是根据目前民办高校设计教育现状的分析研究结果所提出来的实用教学思路。终极目标要培养“五性”应用型人才。基础性指具有扎实的理论及实践基础的人才;专门性强调在专门领域的专业性人才;地域性指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人才;实践性强调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创新性指具备一定创造性精神的人才,所从事工作并非简单劳动力重复。这“五性”应用型人才特征,给基于人才培养的“建筑风景写生”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建筑风景写生”不是独立的课程存在,它为学生后续课程的深入学习提供基础支持和保障。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积极进行教学环节中的就业思考,重点抓手绘能力的培养并落实到课堂练习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1 优化课程教学方法及内容

2.1.1 全方位的课程设计 首先,围绕“建筑风景写生”教学大纲制定可行的写生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写生的意义和目的,明确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培养目标,明确教师、辅导员的基本职责等。户外建筑风景写生为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与教学保障,实施方案的制定既要体现专业性又要考虑全面性。其次,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优化是授课教师首要思考的重要层面,课前做好闭合的课程设计环,以专业发展为前提考虑前置和后置课程的关系[1],详细规划每一天的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材料运用以及讲评环节。最后,提前查找写生基地相关资料,图文并茂介绍和熟知写生环境,了解当地的建筑特色、自然背景和人文背景,使学生形成教学面貌的课前导入认知。现场教学可采取先集中后分散的方式进行。首先,集中指导学生取景构图、工具材料的运用;其次,按小组进行分散训练,也可以以课题形式或嵌入项目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写生实践中,既可以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也能充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2.1.2 认知提高前题下写生材料的更新 “建筑风景写生”的教学目的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建立在写生地建筑文化充分认知的基础之上,学生需要掌握透视学、立体构成和空间构成等基础专业知识。写生材料的合理运用对手绘和设计创意思维的表现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是工具材料属性的多方尝试,也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可能性。写生不仅局限于水粉或者水彩两种材料的表达,可以尝试诸如钢笔淡彩、马克笔、彩铅、色粉笔、油画棒等综合材料的运用。多种材料的运用尝试必然提升课堂的生动性,从中获得对材料性能的多样感知,为个人的学业和就业规划提供更多的选择。

2.1.3 立足本土,横向专业联系 课程教学中强调地域性,立足本土服务,突出地方特色的课程教学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写生的过程中直面当地建筑环境、民俗民风等地域场域文化,使学生对写生所在地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有深入的实地考察。这种立足本土的观点,不仅是打破纯粹风景写生的单一教学层面,而是真切地在为服务地方经济做准备。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单独的存在,它们之间会串联成一整套体系,环环相扣,互为影响。在民办应用型高校慢慢转型的独立学院中正在思考和探索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建筑风景写生”课程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其他课程可以组成一个课程群,形成教学内容上良性的交互。紧跟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优化学科联系并不断完善教学手段,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与“建筑风景写生”课程的交互式教学中与时俱进[2]。同样,也要思考其他的专业,比如视觉传达、影视编导、摄影摄像、产品设计乃至动漫专业中的课程与“建筑风景写生”的横向联系,因此专业的差异性带来的这种思考更具有实际价值,全方位推动课程群的建立更加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合理开展。

2.2 有机处理技与艺的关系

技术和艺术既对立又统一。民办高校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样要考虑技和艺的问题,重艺轻技或重技轻艺,孰轻孰重不能一概而论。通过“建筑风景写生”课程学习,为“一专多能”的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培养设计师同时造就艺术家。

“技”是根基,涵盖了技术和技法两个方面。建筑风景写生学习首先要考虑技术性,一幅好的建筑风景写生,包含了合理的构图、准确的透视关系以及协调的色彩关系,简练准确的线条是否能清楚地表现建筑的形态结构[3],这些都离不开扎实的技术学习和训练,落实基础技术训练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线条的绘制、色彩的运用,以及工具材料掌握的能力。随着材料语言的丰富以及观念的更新,作品的表达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表达技法也是层出不穷。其次,就是技法性,一张优秀作品除了要求掌握基础的技能以外,还要具备画法的历练,就建筑风景写生而言,可以直接手绘也可以采用制作的方式进行,同一场景却能获得不一样的表现效果。

“艺”是升华。表现层级的提高需要在认知的基础上不断揣摩描写对象。主动思考能力的提高比被动接受重要,系统化比碎片化重要。建筑风景写生同样也是艺术创作,画面表现不再是简单的透视比例问题,还增加了意境、空间、形式元素、情感等内容。充分打开学生的思路,发挥想象,通过艺术性的表达方式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作能力。将习作升华为艺术作品,既可以达到设计课程的目标,也不违背艺术教育的初衷。

2.3 就业导向的风向标

就业是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所指,也是人才培养计划的重心所在。学校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成才就业是最直接的表现。宏观来看,一门课程不仅体现专业性还担负一定的社会性。“建筑风景写生”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提升学生就业水平和就业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正常开展教学活动,提升创新能力,让学生创作更多合乎思想主流的作品。另一方面是课堂习作的社会应用价值转化,带领学生升华写生作品参展参赛,利用好这一点可以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课堂教学延伸至就业思考的教育理念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终极归宿[4]。

3 结语

“建筑风景写生”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不可缺少的教学实践环节,同时也是提高学生造型能力、审美能力的重要教学形式,在训练学生感受形体、感受空间和感受色彩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能力是作为一名设计师必备的基础和前提条件[5]。在继承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前提下,坚持以学生成才就业为导向,培养“一专多能”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思路,立足做什么,怎么做,从而面对社会、市场的竞争。目前所做的教学改革和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思考和举措还不够完整和成熟,但是对于提高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就业水平以及专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手绘民办高校风景
手绘风景照
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数学建模在民办高校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手绘精彩《追梦》创刊等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手绘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
手绘二十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