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霞尚满天

2020-01-14 10:22刘宏伟谭铁安
雷锋 2020年12期
关键词:望城学雷锋雷锋

刘宏伟 谭铁安

“冯爷爷,您是雷锋生前同事,您和我们讲讲雷锋的故事咯!”

“冯爷爷,这里就是雷锋一脚踢出个螺丝钉精神的发祥地不?”

“冯正爹,这棵樟树是当年雷锋亲手种下的不?”

“有事就找冯正爹。”这是雷锋路社区居民的共识。

大家口中的冯爷爷,名叫冯正其,今年87岁,是原湖南省望城县委副书记,雷锋同志生前的同事。1956年11月,时任原望城县手工业管理科干部的冯正其,与望城县委办公室公务员的雷锋,两人因工作关系相识成为同事。64年来,冯正其以雷锋为榜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深怀雷锋情怀,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深受群众好评。

多年来,冯正其以宣讲雷锋故事为己任,为传播雷锋种子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以践行和弘扬雷锋精神为操守,为研究雷锋精神促进雷锋文化建设默默奉献。

雷锋的座右铭“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也是冯正其的人生座右铭。退休后的冯正其,在学习弘扬雷锋精神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串新的脚印。他成立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和学雷锋志愿服务点——冯正爹工作室;发动身边的“五老”,组织起一支有 10多人参加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冯正其带领这支队伍,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组织青少年开展唱雷锋歌曲、读《雷锋日记》、讲雷锋故事、传雷锋箴言、推广“这是我应该做的”流行语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他积极建言献策,在他的倡导下,雷锋路社区中南路沿线片区老旧小区被升级改造成全新的“雷锋小区”。

相识以缘,他用一辈子来守候这份情缘

1956年深秋的一天,在望城县手工业科工作的冯正其正在办公室里忙着,忽然门外响起轻轻的敲门声,冯正其喊了一声“进来”,然后好奇地看着门口,只见一个有点腼腆的年轻人走了进来,脸上带着青春朝气,他递给冯正其一份文件,笑眯眯地说:“冯正其同志,这是你们管理科的文件。”

咦?这个人是谁,怎么还知道我的名字?冯正其有点疑惑地看着他,他连忙说:“我是县委机关新参加工作的通信员,我叫雷正兴,以后就是我给你们送文件了。”

一回生二回熟,渐渐地,雷正兴(雷锋)和冯正其熟悉起来。冯正其发现雷正兴是一个特别热心的人。冯正其上班的地方与机关食堂有一定距离,雷正兴经常帮冯正其带开水过来。有一次,冯正其有事外出半天,回到办公室看到雷正兴送的文件,同时还发现自己桌上的灯罩子擦得一尘不染,冯正其想这一定是雷正兴干的,后来一问,果真是他。就是像这样一件件小事,拉近了雷正兴和冯正其之间的距离,他们变得无话不谈。

1957年11月,治沩工程开始,雷正兴和冯正其都报名参加了,同时调到指挥部。报到后冯正其另有任务,带领15位同志到河南偃师县去学制水泥,因此没能与雷正兴一起继续在治沩工程上奋斗。

后来,雷锋当工人、参军,便没有见过面了。1963年春节后的一天,在望城县高塘岭区委当秘书的冯正其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雷锋已经牺牲的消息,他落泪了。他在心中立下誓言,要用一辈子来守候与雷锋相识的这份情缘。

当年4月中旬,中央新闻制片厂2名记者来望城采访,冯正其带领记者到治沩工地团山湖实地采访,到雷锋开拖拉机的地方拍摄镜头……他与雷锋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萦绕心头。

相交以心,他用半个多世纪来担当这份责任

雷锋与冯正其有着惊人相似的童年。雷锋的父亲是被日本鬼子打得吐血死的,冯正其的父亲也是被日本鬼子杀害的;雷锋的哥哥被资本家迫害致死,冯正其的哥哥也是被日本鬼子枪杀而死;雷锋的童年经常讨米,冯正其的童年也是从讨米中走过来的,他的脚上,永远留下了讨米时狗咬的伤痕。

正是相似的人生经历,冯正其也和雷锋一样,深深感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迎来了幸福的新生活。当知晓雷锋殉职之后,冯正其的心碎了,他回忆着那些和雷锋相处的日子,回想起一起忆童年的场景,在灯光下一遍遍读着报纸上介绍的雷锋事迹和《雷锋日记》,冯正其决心用一生来学雷锋。

以雷锋为榜样,终身学习。冯正其一直牢记着雷锋鼓励他认字、读书的话语,在工作中经常向比他小的年轻人请教,通过自修,冯正其的思想水平和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也能写出一篇篇文章,例如《让雷锋的旗帜永远飘扬》《雷锋在中共党史中的地位》《雷锋潮涌望城新》,分别发表在《新望城》《长沙党史》刊物上。

以雷锋为榜样,努力工作。冯正其一直记得和雷锋说过“这一辈子都要热爱共产党”的肺腑之言,任劳任怨地为党和人民工作。1994年冯正其退休,2001年望城县委任命他为县委党史联络组组长。冯正其二话没说,全身心投入撰写党史工作中。组织编著《中共望城党史大事记》《大革命时期杰出的活动家郭亮》《望城英烈》等党史著作,拍摄了《秘密电台》《雷锋在望城》《望城水利》口述史。《秘密电台》《雷锋在望城》口述史,多次在湖南电视台等媒体播放,《秘密电台》还被中央电视4台多次播放。

冯正其还在不同场合讲述雷锋故事。带着学生看雷锋当年看过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籍,鼓励学生认真读书,给孩子们讲述螺丝钉的故事、钉子精神,让孩子们受到了雷锋精神的再教育。

相知以情,他用一颗赤诚之心来阐释这种精神

64年来,雷锋阳光、帅气,满面笑容、人见人爱,天真活泼、熠熠生辉的形象,一直铭记在冯正其的心中,同事雷锋、偶像雷锋、榜样雷锋,深深地印在冯正其怀念之中。为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退休后的冯正其做好了三件事:

为雷锋立传。冯正其担任中共望城县党史联络组组长,主编《中共望城县党史》,26章中记叙雷锋生平历史和学雷锋事迹就有3章5节9目;编辑《望城县社会主义党史资料汇编》,收集雷锋生前同事回忆雷锋在望城的文章有10多篇;纪念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50周年,编辑了《雷锋家鄉学雷锋——望城学雷锋五十周年大事记》;撰写了《践行党的宗旨是弘扬雷锋精神的根本》《弘扬雷锋精神 党史工作者要有所作为》等文章登载在相关刊物上,影响较大,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搭建傳承雷锋精神平台。冯正其在望城区高塘岭街道雷锋路社区设立的冯正爹工作室,接待参观者2万多人次、各级媒体记者50多批次,中央电视台、人民网、《雷锋》杂志等媒体都报道过。冯正爹工作室成为雷锋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金种子站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不忘初心,重走雷锋路”参观的站点。

冯正其还参加了雷锋生前同事宣讲团,到机关、学校、社区巡回宣讲雷锋。2017年冯正其应邀出席北京“雷锋精神与当代青年”对话会,2月27日,在北大百年大礼堂以雷锋生前见证人身份与北大学子对话,他讲述了与雷锋相识、相交、相好的故事,轰动了全场。一位湖南学子站起来高声说:“我今天在北大百年大礼堂听到了乡音,感到十分亲切,冯爷爷讲述了真实的雷锋,永远的雷锋,我从小学雷锋,在长沙读书三年学雷锋,现在又是北大学雷锋志愿者,我要永远学雷锋为人民做好事。”对话之后,北大7支学雷锋志愿者队伍邀请冯正其为他们授旗。

践行雷锋精神,发挥余热为社会做些有益的工作。雷锋路社区雷锋小区提质改造,冯正其提出“惠民、生态、雷锋元素”的方案被采纳;在雷锋元素绘制上,冯正其拿出了“雷锋从这里走出”的设计方案,展现雷锋在望城18年人生经历和“一脚踢出个螺丝钉”“养猪当干部都是为人民服务”“开拖拉机不比当公务员,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望城是雷锋精神形成的起源地之一”等内涵,彰显了雷锋路社区“雷锋精神源泉,文明幸福家园”的特色。

“我要在雷锋精神旗帜下按照退休自律要求做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在党言党,在党为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冯正其说。

结语:

雷锋精神充分体现了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公而忘私、团结和睦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们呼唤雷锋精神,社会需要雷锋精神,构建和谐社会更需雷锋精神。

有人说,冯正其老人就像传承雷锋精神的一位形象大使,将雷锋精神独具魅力地展现出来。他身上散发出那股强大的正能量,让我们明白自己的力量虽然微薄,但只要有更多的人像他一样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人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猜你喜欢
望城学雷锋雷锋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致敬新时代雷锋
陈宇佳
小小书画廊
学雷锋
一个士兵和一个城市(望城)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二)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一)
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