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泥大壶的制作与烧成

2020-01-14 10:20陆德祥
上海工艺美术 2020年3期
关键词:泥料红泥客商

陆德祥

This article carries out indicative discussion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d purple clay and various procedures of production and firing of large teapots, with a view to arousing the attention from colleagues and embellishing Chinese dark-red enameled pottery culture.

自古朱泥无大器,这是紫砂行业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说法,多个文献上也有类似记述。如《中国紫砂辞典》有关朱泥的条文中说“红泥,经加工成泥坯,可单独成陶,红泥因烧成温度偏低,故常用来制作小件器物和化妆土,供装饰用”;科普性读物《寻找紫砂之源》上说朱泥“较适制作小件茗器,可爱灵动,深得世人喜爱。”事实上,就笔者涉猎紫砂行业近40年,从未见有传世朱泥大器,当今业内也极少有人试制朱泥大壶。近十多年,本人在专心制作朱泥小壶,受到市场欢迎的同时,多次应约试制朱泥大壶,经历多次失败,不断摸索总结,十年前一次1000CC容量试制成功,给了我信心,如今7000CC容量的朱泥大壶试制烧成率从最初不足百分之三十提高到百分之六十左右,算是不错的成绩。本文就朱泥的泥料特性,以及大壶制作、烧成诸环节作一提示性探讨,希望引起同道的关注,以丰富中国的紫砂文化。

一、石黄泥、红泥与朱泥。

关于朱泥泥料的早期记载,当数明代周高起著《阳羡茗壶系》,他将这种泥料称作“石黄泥”,原文“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之乃变朱砂色。”这是一种未经风化的泥料,很是坚硬,其色泽未必就是红色,但因其烧成后变“朱砂色”,所以,后人便将周高起笔下的“石黄泥”称为朱泥,而到了一代一代紫砂艺人口中,更将这种烧成后成朱红色泽的泥料称为“红泥”,当然“红泥”本身并不是红色。此后的大量紫砂文献,大都沿用这一说法。比如,由吴山先生主编的《中国紫砂辞典》中,对传统朱泥与红泥、石黄泥条目一并作阐释,基本代表了紫砂业者对朱泥泥料的共识。

关于朱泥泥料的泥性特征,《中国紫砂辞典》中这样介绍:“这种矿物,其特点是含氧化铁极高,矿源有限,且采掘困难。”到了近代,周高起所描述的“石黄泥”已经枯竭,而替代“石黄泥”的被业内称作“小红泥”的泥料成为当今朱泥泥料的主角。关于当代朱泥的泥料,有关部门曾进行过科学鉴定,该辞典这样描述其特性:“贮存于古生代晚泥盆系茅山组下段矿层中,矿石外观为浅黄绿色致密块状,是一种以粘土为主要矿物成分的黄绿色粉砂质粘土岩。其矿物组成经薄片光学鉴定为:伊利石、高岭土、氧化铁、石英和白云母。”而在大量朱泥器的制作实践中,目前用朱泥料制作紫砂器,所呈现的色泽变化与成胎后的质地特性,以及制作烧成的难度,都与文献记载相符。

二、朱泥大壶的制作难度体验

我与朱泥壶打交道已近四十年。记得我进紫砂厂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大量南洋客商来厂订购紫砂器,厂里生产任务排得很紧,我们这些刚进厂的青工,帮师傅们打下手,做些辅助工作。有一次,一位南洋客商随身带来一把缺盖的朱泥小壶,说这是他的心爱物,想请厂里为他配个盖,师傅就把这个活交给了我。于是我想方设法为这把小壶配上了盖,客商看了非常满意。自那以后,好多客商带来残缺朱泥小壶,有的缺盖,有的缺嘴、缺把,叫我帮忙修复,只是配盖可以,少了嘴和把可没办法,只能照着原样仿制。做着做着,慢慢地我喜欢上了做朱泥的紫砂器,而且一发不可收,不断摸索总结,也不断有心得,做得越来越顺手。近些年来,主动找我做朱泥壶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但做的都是老款朱泥小壶,十年前的一次经历,使我开始在朱泥大壶的试制路上摸索。

那天,一位来自河北的客商找到我,定做一把容量1000CC左右的朱泥大壶。那时我一般只做容量300CC以下的朱泥小壶,从未做过这么大的朱泥壶,我也知道朱泥做不了大壶的说法,心里有点虚,但既然客商有这个需求,就一定有市场,我决心大胆地闯一闯朱泥大壶这道行业“禁区”。做的时候,凭着我多年制作朱泥小壶的经验,按客商的要求款式做,一道一道工序试,失败了再重来,好容易把坯做成入窑烧制,直到最后开窑一看,发现壶把与壶身脱落,成了一把废品。几十天的心血没了,当时心里非常难过。这个结果告诉客商以后,客商专门来看了这把壶身与壶把,觉得都很完整,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提出用金包边的办法进行装饰性修复,不惜重金加厚金板将壶身和壶把连接,以确保大壶整体安全,同时壶嘴部位也以黄金包起,提升大壶的艺术感。这样,一把差一点报废了的朱泥大壶,经一番重金装饰,成为了一把雍容华贵的紫砂艺术珍品,客商非常满意。

自那以后,我不断地摸索总结,梳理朱泥大壶制作各个环节的要点,因为有些手法上的活,很难量化,只是个人的经验和体会,在这篇论文里,作一简单介绍,与同道相互切磋,以期共同提高获益。

三、朱泥大壶的收缩比是普通紫泥壶的2倍多

掌握器物成型过程直至烧成后的收缩比,是紫砂从业者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各种泥料的收缩比是不同的,但大致有一个幅度。根据本人的体会,普通紫泥的收缩比一般为8%至10%,但朱泥则不同,据文献记载,朱泥的收缩比最高可达30%,在这么大的收缩比前提下,制作小壶小件尚可控制,一旦器物做大,其收缩比对于制作和烧成的控制难度倍率大增,這也是造成朱泥无大器说法的主要原因。为了直观说明朱泥壶收缩比,本人专门将两把6000CC相同容量的朱泥大壶放一起比对,其中一把是已经烧成的成品壶,一把是制作完成且已完成干燥、准备入窑烧制的壶坯。

照片上可以看出,壶坯高28厘米,成品高24厘米,相差的4厘米便是烧制过程收缩了的。要说明的是,这把壶坯干燥过程已经收缩了超过5%,算起来,这一款朱泥大壶的收缩比大约为20%。也就是说,朱泥大壶的收缩比是普通紫砂泥料的2倍左右。

四、朱泥大壶的制作和烧成控制

根据本人多年实践,由于朱泥的泥性特征和特别大的收缩比,使其制作大壶的各个环节从感觉和工艺角度都有一些必须注意的点。这些点大致如下:

一是打泥片时的泥料含水量相对要高一些。这是由朱泥的泥性决定的,一块大壶泥片重达数斤,如果含水量过低,泥片打不开,即使打开,其边也易开裂。而制作小壶,含水量可以适当低些,因为完全不影响打开成型;

二是打成的泥片宜作适当荫干处理,待泥片中水分自然挥发,达到一定硬度方可进入围身筒工序。这个提示比较好理解,因为朱泥大壶的壶身高达20多厘米,要保证泥片立得起、立得住,不塌不糍,拍打时有硬结结的手感,才能完成后续工序。当然这个干湿度要靠经验把握,多试几次便会有心得;

三是“了坯”(指坯体制作的完工,是陶坯制作的最后环节)后的干燥环节是朱泥大壶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前面提到的本人为河北客商制作的第一把大壶烧制后居然壶把与壶身脱落,我反复研究、又多次试验方弄清其中的原因:还是出在壶坯的干燥环节。这是因为,壶身大了,壶把当然也要粗些,以保证大壶的整体协调。但是壶身的壁厚增加与壶把的实粗增加其倍率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壶壁干燥要快于壶把干燥,当我们凭经验感觉壶坯已经干燥到位的时候,其实壶把的实心部位含水率还很高,这样壶坯贸然入窑,在相同的窑温下,壶把与壶身的结合部位便产生不同的收缩反映,导致结构脱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我在大壶制作的干燥环节调整了思路,就是大大延长壶坯自然荫干时间。制作朱泥大壶一定不能着急赶时间,要耐着性子等,让其慢慢自然排出水份。不能像制作大缸那样“出晾”,就是把坯体搬到太阳下晒,也不能直接放到推板窑顶上烘,那样做一定前功尽弃;

四是窑炉的选用和窑温的控制。我曾经使用过几座窑烧制朱泥大壶,同样的壶坯,同样的窑温和操作,在有的窑烧成功,但在有的窑就烧失败。其中的原因我也作过探讨,可能与窑密封性能和自动控制环节升温的平稳度有关。像我们这样的紫砂做手,在实践中摸准窑炉的“个性”,适者用,废者弃,也是一种生存法则。具体到哪一款哪一型,倒也不一定,也并不是价钱贵就一定好。关于窑温烧到多少度,据文献记载,烧制朱泥壶其窑温低于其它紫泥壶,大约1100度左右,但这是说的朱泥小壶,烧制朱泥大壶,窑温要适当高些,一般控制在1150度左右。

五是开窑操作不当极易功亏一篑。就像朱泥大壶干燥慢同样道理,其烧成后的温度下降速度也慢,也极不均匀。因为大壶各个部位的厚实度相差很大,要让其有一个相互适应自然冷却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一点都不能着急。目前我在大壶烧成后的冷却环节是这样操作的:就是关上电门,停止加温,让大壶在高温保温状态下慢慢自然降温,过三天再来做慢慢开窑的操作。这样做,能最大限度避免壶体出现“惊破”(由于快速冷却而造成陶器出现裂纹)或爆裂,提高成品率。

当然,制作一把成功的朱泥大壺,要注意的环节还有很多,比如选矿的准确、备料的精细、造型设计中的钝化、椭圆处理、干湿度掌控等,每一道环节都与成功与否相关。只有把每一道环节都做得符合泥料的内在特性与成型规律,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韩其楼《紫砂古籍今译》北京出版社 2011年

〔2〕吴山 《中国紫砂辞典》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

〔3〕徐凤龙、张鹏燕《寻找紫砂之源》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

猜你喜欢
泥料红泥客商
卜算子•秋日思怀
关于烧结红泥消化生石灰系统的改造
展氏菜行
这一瓶
末了
李邕题三字半匾
意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