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小学:合作型家庭成长联盟探索

2020-01-14 12:44向婕
中国德育 2020年24期
关键词:资源库家校资源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的素质、教养、人格、言谈、举止、生活方式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家庭也是学校最重要的教育合作伙伴。但传统的家校共育模式存在学校向家长单向式输出、行政化干扰过多等现象,不利于家校共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为了充分融合来自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中来,从2010年起,嘉兴市实验小学开展了合作型家庭成长联盟建设实践,探索家校共育新模式。合作型家庭成长联盟是在班级中建立,由有共同目标的个体家庭组成的合作性团队,是学校、家庭间的一种互助合作性组织。它与学校教育是平行推进的,是在学校教育之外的另一种教育形式,具有合作性、联动性、成长性的特征。在具体实践中,学校重点围绕建设理念、建设形式、活动内容、资源开发、机制保障五个方面进行合作型家庭成长联盟(以下简称“家盟”)的实践探索。

一、以合作多赢、多维成长的理念指导

家盟意在达成以下几方面的合作,即教师与学生间的合作、家长与学生间的合作、学生与学生间的合作、家长与家长间的合作以及家长与教师间的合作,从而实现多个层面的教育资源共享,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基于此,我校在家盟创建之初制定了四条基本原则:

1.同向性原则

组成家盟的家庭对于联盟工作有较为一致的认识,能够形成相对一致的教育观点和看法。

2.紧密性原则

要求组成家盟的家庭是居住较近或是联系相对紧密的家庭,以便于活动的定期开展。

3.异质性原则

组成家盟的家庭要能够为孩子的活动提供不同的指导与服务。

4.持续性原则

每一位家盟成员能够结合家盟活动记录册,有周期地、持续性地开展相关活动。

二、以自主创建、主体参与的方式建设

家盟的组建是整个活动过程的关键,同一个家盟中的不同家庭要在短时间内成为一个团队,达到彼此间的认可。

1.了解需求,确定方向

在家盟这个设想提出后,学校曾向家长下发一封信函,目的是为了帮助家长明确自己能够为联盟组建所做的工作。同时学校也会收集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家长的需求。

2.团队组建,形成联盟

考虑到开展家盟活动的丰富性、便捷性及多样性,每一个家盟应由六至八户家庭组成,班主任负责具体的建立及联络工作。每个家盟成立独立的家庭工作室,比如家庭读书室、家庭实验室、家庭数学吧、家庭体育场、家庭小网吧、家庭手工坊等,由家长担任工作室的指导教师。每个联盟需要自行设计名称、相关标志并定期开展活动。为了帮助各个联盟更好地开展活动,指导小组还明确了相应的活动要求。在活动时间方面,原则上家盟每月开展一次活动,轮到的家庭负责相关活动的设计、安排和指导。在参与人员方面,每次活动,负责统筹的家庭需邀请家盟中所有的孩子共同参加。在活动要求方面,每次活动后,要有较为详细的相关记录。

良好的团队氛围是合作型家庭成长联盟实施的基本保证,系统、周密、科学的计划是活动开展的前提。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专业的校外拓展培训师为家盟的组建提供指导。在此过程中,家长们要在半小时内互相认识,并且为自己的联盟设计队名、口号、标识,还要对组内的成员进行分工,制订出第一次的活动计划。

三、以丰富综合、实践体验的原则设计

1.以“两个动作、四项结合”的方式设计家盟活动

在活动设计指导方案中,我们提出了“规定动作+自选动作”的基本模式,引导家盟组织通过结合学校活动、传统节日、课本、家长职业等设计家盟活动。

2.以“行前计划+行后反思”的方式确保活动展开

在联盟活动前期,每一个家庭成长联盟都拿到了一本合作型家庭成长联盟活动记录册,通过制订活动计划梳理思路。同时,在活动结束后,也要求联盟能够针对活动过程进行思考总结,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在学校网站上展示。

四、从多元整合、动态生成的角度开发

在家盟活动中,我校形成了社会资源、家庭资源与学校资源的良好联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们的资源开发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发性资源库生成

自发性资源是指家盟的内部资源,每个联盟中都由六至八户家庭组成,那么每个家庭都会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源库。家长所从事的职业及自身的兴趣爱好都能成为联盟活动的资源来源,这就意味着每个联盟拥有相对固定的资源库。

2.校本资源库建设

自发性资源比较固定,但同样由于其资源有限,决定了其存在周期性缺乏的情况。为此,课题组成员通过合作型家庭成长联盟的家长情况问卷调查,梳理家长根据职业所能提供的资源形式以及基于自身能力所能提供的服务形式,比如讲座、辅导、培训等。在梳理过后,形成相对丰富的校本性资源库,更好地为联盟活动提供帮助。

3.校外家盟基地建设

在内部资源形成的同时,课题组还积极开辟校外家盟基地,从而真正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目前,通过家盟工作的开展,我校已开辟出嘉兴市科技馆、王店聚宝湾等多个联盟基地,便于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外活动。

五、以动力激活、长效发展的机制推进

要保证家盟工作长期有序地开展,学校就需建立相应的管理及推进机制。

1.人員组建机制——基于需求,灵活调整

基于家长实际需求,在联盟活动过程中,学校会根据家长及联盟活动的需求,进行人员的调整,以便于活动更好地开展。

2.建设培训机制——主题式、参与式培训

家盟成员的培训,更多是通过主题交流或沙龙探讨的方式开展,比如“联盟活动设计主题展示会”“我们的联盟我做主——主题研讨会”等。

3.评价激励机制——悦纳评价,激发动力

在每学期的秘书长联席会议上,进行最具人气联盟、最具创意联盟、最具活力联盟、最具号召力秘书长、最具创意秘书长等多个奖项的评比,以正面悦纳的方式来激励家盟活动的良性循环。

4.交流分享机制——开辟板块,推介宣传

学校网站上开辟了家校联盟主题板块,宣传介绍每次的联盟活动,成长联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最快了解其他联盟的活动情况。正在建设中的“合作型家庭成长联盟”专题网站,也将成为联盟与联盟间最有效的沟通平台。

经过十年的探索实践,学校组建合作型家庭成长联盟900余个,活动开展近万次,形成了良好的家校互动氛围,并为家校间的文化共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我校有关合作型家庭成长联盟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经验,被立项为浙江省家庭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成果获得嘉兴市第九届教学科研奖一等奖、长三角地区家庭教育论文评比二等奖等。

在实践中,家盟活动得到了来自教师、家长及学生的高度认可,创新了家校合作的形式,发挥了家长主观能动,创新了家庭参与学校教育的新模式。总之,合作型家庭成长联盟的建设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基本准则,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真正达到“家校有效合作,共建学生成长乐园”的目的。

【向婕,浙江省嘉兴市实验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 邓培钧

猜你喜欢
资源库家校资源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资源回收
高职高专护理教学资源库建设浅谈
构建可持续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若干思考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