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鹤草主要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020-01-15 06:20君,杨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0年4期
关键词:仙鹤草水提物类化合物

李 君,杨 杰

(中国药科大学 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1100)

仙鹤草 (AgrimoniaeHerba),蔷薇科植物龙牙草 (AgrimoniapilosaLedeb.) 的干燥地上部分,野生资源丰富,多分布于浙江、江苏和湖北等地。据药典记载其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咯血、吐血、崩漏下血、疟疾、血痢、痈肿疮毒、阴痒带下、脱力劳伤等,具有悠长的使用历史。目前国内中医临床上,多将仙鹤草与其他中药或方剂配伍使用,用于慢性泄泻、溃疡性结肠炎、IgA肾病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1-7],起到化瘀止血,清热解毒的作用。此外还有文献对仙鹤草中有效成分和药效研究进行了报道,仙鹤草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三萜类、酚类、挥发油类、异香豆素类、有机酸类等,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氧化、驱虫抗菌、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等药理活性。综述目前已发现的仙鹤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为更深入的开发利用仙鹤草提供理论依据。

1 化学成份

仙鹤草中主要的化合物类型有黄酮类、酚类,异香豆素类、挥发油类、五环三萜类和有机酸类等。

1.1 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

仙鹤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目前已从仙鹤草中分离得到30多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黄酮类、黄酮醇类和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Granica等[8]通过对水解产物和糖苷配基标准的分析,证明仙鹤草水提物中主要含有山奈酚、槲皮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及其糖苷类化合物;此外还有二氢黄酮醇类如,花旗松素及其糖苷类化合物[9-10]。Kato等[11]从仙鹤草地上部分甲醇提取物中首次提取得到:(-)-香橙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Santos等[12]用HPLC-PDA-ESI/MS方法在仙鹤草乙酸乙酯部分首次检测到牡荆素、槲皮素-O-半乳糖苷和山奈酚-O-乙酰基鼠李糖苷。Nguyen等[13]从仙鹤草地上部分80%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黄酮苷类化合物:Agriflavone,团队也首次在仙鹤草中提取到另一种化合物:山奈酚-3-O-[(S)-3-羟基-3-甲基戊二酰基(1→6)]-β-D-葡萄糖苷。

1.2 酚类化合物

1.2.1 间苯三酚类衍生物

间苯三酚类衍生物是极性较小的一类化合物,是仙鹤草的主要活性成分,目前已分离得到9种间苯三酚类衍生物。上海药物研究所[14]从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仙鹤草酚 (Agrimol) A、B、C、D、E ;Yamaki等[15]从仙鹤草乙醚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得到仙鹤草酚F、G ;裴月湖等[16]从仙鹤草根芽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鹤草酚(Agrimophol)和伪绵马素(Pseudoaspidin)。李宁等[17]采用2DNMR技术对鹤草酚1HNMR信号归属进行了完善,并对其13C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

1.2.2 儿茶素及其衍生物类化合物

目前已分离得到8种儿茶素及其衍生物类化合物,其结构主要为黄烷-3-醇类化合物。Granica等[8]在仙鹤草水提物中获得儿茶素(Catechin);刘红霞等[18]从仙鹤草全草醇提液中首次分离得到去氢双儿茶素A (Dehydrodicatechin A);覃乐松等[19]从丙酮提取物中得到龙牙草醇(Pilosanol) A、B、C;Kim等[20]从全草甲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的到Isopilosanol A、Isopilosanol B、Isopilosanol C。

1.2.3 原花青素类化合物

从结构上看,原花青素是由多个儿茶素或表儿茶素结合而成,低聚原花青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Granica等[8]在仙鹤草水提物中分离得到原花青素低聚物原花青素B3(Procyanidin B3) 和三聚原花青素(Trimeric procyanidin);Kim等[20]从全草的甲醇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原花青素衍生物Pilosanidin A和Pilosanidin B;Santos等[12]从仙鹤草水醇提取物中发现仙鹤草素 (Agrimoniin),原花青素二聚体(Procyanidindimer),原花青素三聚体 (Procyanidintrimer),原花青素四聚体 (Procyanidintetramer);Nguyen等[13]首次从仙鹤草地上部分80%乙醇提取液中提取得到新的鞣质类化合物Agritannin。

1.3 异香豆素类化合物

目前已从仙鹤草中提取分离得到6种异香豆素类化合物,裴月湖等[9]从仙鹤草根芽的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仙鹤草内酯-6-O-β-D-葡萄吡喃糖苷 (Agrimonolide 6-O-β-D-glucoside) 和仙鹤草内酯 (Agrimonolide);Kato等[11]首次从仙鹤草地上部分甲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去甲基仙鹤草内酯-6-O-β-D-吡喃葡萄糖苷;Kim等[20]首次从仙鹤草分离得到三种苯乙基异香豆素苷,用NMR,MS和ECD技术鉴别其分别为(3S)-去甲基仙鹤草内酯-4'-O-β-D-吡喃葡萄糖苷,(3S)-仙鹤草内酯-6-O-α-L-阿拉伯呋喃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和(3S,4R)-4-羟基仙鹤草内酯-6-O-β-D-吡喃葡萄糖苷。

1.4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

仙鹤草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主要为乌苏烷型,刘红霞等[18]在仙鹤草全草的醇提液中首次分离得到的三萜类化合物:27-羟基-α-香树脂醇 (27-Hydroxy-α-amyrin)、地榆皂苷Ⅱ (Ziyu-glucoside Ⅱ)和3-O-乙酰坡模酸 (3-O-Acetyl pomolic acid),此外还有科罗索酸 (Corosolic acid)、委陵菜酸 (Tormentic acid)、1β,2α,3β,19α-四羟基-乌索-12-烯-28-羧酸和1β,2β,3β,19α-四羟基-乌索-12-烯-28-羧酸。Ma等[20]在仙鹤草中首次发现了 (1S,3R,17R,18R,19R,20R,22R)-1,3,19,22-Tetrahydroxy-28-norurs-12-en-2-one,并用圆二色光谱技术进行了推断验证。此外还发现了坡模酸 (Pomolic acid)和表委陵菜酸(Epitormentic acid)。

1.5 有机酸类化合物

刘红霞等[18]在仙鹤草全草的醇提液中首次分离得到的有机酸类化合物:异香草酸 (Isovanillic acid),原儿茶酸 (Protocatechuic acid);Granica等[8]等从仙鹤草水提物获得三个酚酸类化合物:新绿原酸 (Neochlorogenic acid)、隐绿原酸 (Cryptochlorogenic acid)和3-O-p-香豆酰基奎宁酸 (3-O-p-Coumaroylquinic acid);Santos等[12]用乙酸乙酯对仙鹤草的地上部分进行提取,得到p-香豆酸 (p-Coumaric acid)和鞣花酸 (Ellagic acid)。

1.6 挥发油类化合物

赵莹等[22]用挥发油提取器对仙鹤草中挥发油进行提取,通过GC-MS得到的挥发油进行分析,鉴别出了21个化合物,其中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和α-没药醇的含量较高。谢显珍等[23]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采用GC-MS结合保留指数双重定性的方法对仙鹤草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了鉴定,共鉴定出48个化合物,其中含量较高的化合物有雪松醇、α-蒎烯、伽罗木醇、α-萜品醇和乙酸龙脑酯等。姚惠平等[24]对湖南和浙江产仙鹤草中的挥发油进行了比较,其中共有成分51个,除上述化合物外还分析得到芳樟醇、1-(2-呋喃基)-己酮、α-松油醇和桉油精等化合物。挥发油类化合物结构复杂多变,同分异构体数量庞大,需要进一步探究。

1.7 其他

此外在以上文献中提取到的化合物还有正二十九烷,反式对羟基肉桂酯[9]原儿茶醛 (Protocatechuic aldehyde)β-谷甾醇(24R)-乙基-3β,6β-三羟基胆甾醇、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18]、Dihydrodehydrodiconifeyl alcohol 9'-O-β-D-glucose[13],两个色原酮类化合物5,7-二羟基-2-丙基色酮7-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Takanechromone C[11]。

2 药理作用

仙鹤草在我国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补虚。在二十世纪早期,民间主要用其驱虫,随着药理学的兴起,研究者增加了对仙鹤草的药效研究,目前有文献报道仙鹤草除传统药效外还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抑菌、降血糖等药效。

2.1 抗炎作用

贺菊乔[25]将仙鹤草与二至丸等合用用于治疗精囊炎;靳锋[3]自拟肾炎方中含有仙鹤草,用于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IgA);王玉林[4]运用王氏肾炎汤治疗IgA,多味中药与仙鹤草合用;解乐业与谷越涛[5-6]分别将仙鹤草与自拟配方联用,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以上均由临床使用验证,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在以上炎症的治疗过程中,主要运用仙鹤草止血凉血,补益肾气的传统功效。JIN等[26]研究发现仙鹤草乙醇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卡拉胶致大鼠足肿胀有抑制作用;另外还从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银锻苷(Tiliroside),将其作用于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上,结果表明银锻苷能显著抑制一氧化氮(NO)的产生,但对TNF-α和IL-6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银锻苷显著下调LPS诱导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环氧化酶(COX2)表达水平,p-JNK和p-p38蛋白的表达也显著被抑制,而对p-ERK1/2和IκB-α蛋白的表达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银锻苷的抗炎机制除了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p38信号通路外,还可能涉及到iNOS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的下调,以及MAPK/JNK的失活。Bae等[27]的研究结果表明仙鹤草对BV2小胶质细胞无细胞毒性作用,且能够抑制LPS诱导产生的NO,同时抑制TNF-α,IL-6,IL-1等促炎因子的表达。Taira等[28]从仙鹤草提取物中分离得到Pilosanol N,发现此化合物可以抑制LPS/IFN-γ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NO的表达,能够清除NOR3产生的NO或氮自由基。表明此化合物可以通过调控NO的产生和清除,来下调NO的表达水平;此外,iNOS的表达也被抑制,猜测此化合物可能是通过抑制iNOS和COX-2蛋白在细胞的表达来抑制NO的产生,最终起到抗炎作用。此外,Kim等[29]对仙鹤草甲醇提取物作用于小鼠体内炎症模型 (卵清蛋白(OVA)诱导的小鼠气道炎症模型)和体外炎症模型(LPS-RAW264.7巨噬细胞)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仙鹤草可以通过调节TRIF依赖的Syk-PLCγ/AKT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可能对炎症引起的哮喘疾病具有治疗效果。综上所述,仙鹤草提取物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反应发展,抑制炎症因子和相关受体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维持机体稳定。

2.2 抗肿瘤作用

宋富利等[30]选择结肠癌患者60例,在经过根治性手术后接受FORFOX4方案化疗,并联合胸腺五肽进行治疗,随机30例作为观察组,剩余30例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再给与仙鹤草鞣质(10 g/d)治疗,在化疗四个周期后仙鹤草鞣质辅助治疗组患者免疫力得到改善,治疗效果优于观察组。田露露等[31]的研究结果显示,仙鹤草总黄酮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有抑制作用;另外,还探究了仙鹤草不同部位对HepG2、HGC-27和Caco-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各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茎的抑制作用强于根,叶和花;在此作者的另一篇研究中指出仙鹤草挥发性成分能显著抑制HepG2细胞增殖,其发挥药效的成分有棕榈酸、反式角鲨烯、α-亚麻酸[32]。蔡田恬等[33]采用SRB法检测仙鹤草水提物对4种肺癌细胞 (HCC827、H1650、H1299、H358) 增殖的抑制作用,孵育时间为72 h时,仙鹤草水提液(3.2 mg/mL)对HCC827、H358、H1650的增殖抑制率和顺铂(5 μmol/L)无显著性差异,对H1299的抑制效果优于顺铂;当顺铂(0.5 μmol/L)和仙鹤草水提液合用时对肺癌细胞的抑制率可达92.49%,组合用药的抑制作用均高于单用仙鹤草水提液或顺铂,因此,仙鹤草水提物可以与顺铂联合用药,提高药效。在此作者的另一篇研究报道中指出,仙鹤草水提液可以促进胰腺癌细胞BXPC-3和PANC-1的凋亡[34]。Wang等[35]用MTT法验证了仙鹤草水提物对体外培养的S180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通过建立体内移植S180肿瘤小鼠模型,观察仙鹤草水提物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证明仙鹤草水提物对S180肿瘤细胞在体内外均有抑制作用。综上结果表明,仙鹤草提取物在体内外水平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可为开发仙鹤草抗肿瘤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2.3 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陈进秋等[36]用高糖干预HepG2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IR-HepG2),仙鹤草中提取得到的黄酮类和三萜类化合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可以改善IR-HepG2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在浓度为2.5 μg/mL时黄酮类化合物的效果要优于三萜类化合物,二者在此浓度下均能在降低ROS水平的同时促进SOD的释放,且能降低丙二醇(MDA)的含量,改善IR模型中的氧化应激状态,此外还能抑制JNK基因的表达,促进Akt和IRS基因的表达,抑制p-JNK和p-IRS-1 ser307蛋白的表达,因此仙鹤草中的黄酮和三萜类化合物可通过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改善IR-HepG2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降低JNK蛋白和IRS-1ser307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使IRS-1/PI3K/Akt胰岛素信号传导回归正常,改善氧化反应引起的胰岛素抵抗。黄双双等[37]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在仙鹤草给药剂量为24 g/kg时能够有效降低小鼠血糖。Jang等[38]的研究结果表明仙鹤草水提物可以改善高脂饮食引起的糖代谢异常,可能是通过降低促炎因子TNF-α和IL-6的同时提高脂联素的浓度,起到改善作用。Teng等[39]从仙鹤草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种化合物,对胰岛素抵抗的HepG2细胞进行了葡萄糖代谢评估,其中,乌苏酸的活性最强,下降值与二甲双胍对照组相似;仙鹤草内酯和去甲基仙鹤草内酯有效地增加了肝细胞中胰岛素介导的糖原水平;在浓度为20μM的情况下,5种化合物均显着提高(p<0.05)肝葡萄糖激酶的活性,去甲基仙鹤草内酯作用最佳,其次是仙鹤草内酯。仙鹤草内酯和去甲基仙鹤草内酯通过降低葡萄糖-6-磷酸酶和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的活性,抑制胰岛素抵抗的HepG2细胞的糖异生作用,减少内源性葡萄糖的生成,从而增加糖原水平,糖原含量升高,使胰岛素抵抗情况得到缓解。Na等[40]的研究结果显示,仙鹤草地上部位95%乙醇提取物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PTP1B)和α-葡萄糖苷酶有抑制作用。仙鹤草乙醇提取物在浓度为30 μg/mL时可以抑制64% PTP1B的活性。继续分离后发现乙酸乙酯部分表现出最强的PTP1B抑制活性。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芹菜素-7-O-β-D-葡糖醛酸-6'-甲酯、山萘酚-3-O-α-L-鼠李糖苷、熊果酸和委陵菜酸,对PTP1B的活性均有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 (3.47 ± 0.02) μM、(0.50 ± 0.06) μM、(0.10 ± 0.03) μM,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山奈酚-3-O-a-L-鼠李糖苷、熊果酸和委陵菜酸对α-葡萄糖苷酶有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 (11.2 ± 0.2) μM、(29.6 ± 0.9) μM、(28.5 ± 0.1) μM、(23.8 ± 0.4) μM。综上所述,仙鹤草提取物中具有多种活性成分,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发挥治疗糖尿病的药效。

2.4 抗乙酰胆碱酯酶作用

Seo等[41]从仙鹤草地上部分提取得到8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6种具有乙酰胆碱酯酶 (AchE) 抑制活性,IC50值在 (76.59 ± 1.16) μΜ到 (97.53 ± 1.64) μΜ。Nguyen等[13]从仙鹤草地上部分提取得到19种化合物,除去三种无活性化合物外,其他化合物对AchE均表现出中等程度的抑制作用,IC50值为 (60.20 ± 1.09) μΜ到 (92.85 ± 1.12) μM。以上结果表明,仙鹤草提取物具有一定抗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

2.5 抗氧化作用

Chen等[42]首次报道了仙鹤草内酯和去甲基仙鹤草内酯可通过Nrf2相关信号通路促进Ⅱ期解毒酶的表达,并且对DNA氧化损伤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仙鹤草内酯和去甲基仙鹤草内酯通过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激活Nrf2通路,抑制p38磷酸化,激活 ERK、JNK、MAPK蛋白磷酸化,提高SOD抗氧化酶活性,有效地减轻了H2O2诱导的细胞损伤。Kim等[43]的研究结果显示,仙鹤草50%甲醇提取物具有醛糖还原酶 (AR) 抑制活性和1,1-二苯基-2-吡啶并肼基 (DPPH) 自由基清除活性。分离得到化合物仙鹤草素(Agrimoniin)具有抗RLAR和DPPH清除活性,IC50值分别在1.6到13.0 μM。此外仙鹤草素、木犀草素-7-O-葡糖醛酸、槲皮素、木犀草素和阿福豆苷在高山梨醇条件下对AR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首次观察到在高山梨醇条件下,可降低大鼠晶状体山梨醇积累,抑制值分别为47.6%、91.8%、76.9%、91.8%、93.2%。且仙鹤草素、木犀草素-7-O-葡糖醛酸和阿福豆苷对重组人AR的抑制呈非竞争性抑制模式。可以通过抑制AR活性和增加机体抗氧化活性来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综上,仙鹤草提取物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发挥其抗氧化作用,抑制由此引发的病症。

2.6 抗菌、驱虫作用

Yamaki等[15]从仙鹤草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四个酚类化合物仙鹤草酚C (Agrimol C)、仙鹤草酚F (Agrimol F)、仙鹤草酚G (Agrimol G)和鹤草酚 (Agrimophol)。这四种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芽孢杆菌和诺卡氏菌均有显著的抑制活性。余琼等[44]对23种中草药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进行筛选,结果显示,仙鹤草醇提物和水提物的抗菌效果较优,并进一步对醇提物和水提物中的有效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发现醇提物的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石油醚萃取物中,水提物的主要活性物质可能是鞣质。Adamu等[45]从羊身上采集的成年血蜱寄生虫与仙鹤草酚G (Agrimol G) 孵育3小时,与阿苯达唑或伊维菌素联合使用,通过扫描和透射电镜进行比较发现对寄生虫的角质层具有明显的破环作用,在药物处理后出现多泡体,推测仙鹤草酚 G通过破坏微管网络发挥作用。

2.7 对妇科疾病的治疗

于瑞娜等[46]从临床案例对仙鹤草的治疗作用进行了说明,仙鹤草与益母草等合用可治疗月经过多,仙鹤草主要起到化瘀止血的作用;与败酱草、大血藤、当归等合用可治疗盆腔炎症引起的痛经,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与生化汤、益母草、黄芪合用,可治疗产后恶露不绝;与败酱草、升麻、黄芪等合用,可治疗HPV感染。Lee等[47]使用基于荧光偏振的竞争结合测定法检测仙鹤草对雌激素受体的结合活性;测定了仙鹤草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评估了仙鹤草对3种雌激素依赖性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仙鹤草水提物可促进MCF-7细胞增殖,并且能够上调雌激素应答基因pS2和PR mRNA水平的表达。综上结果表明,仙鹤草可用于改善雌激素缺乏相关的绝经症状或治疗绝经后的妇科疾病。

2.8 其他

此外,仙鹤草还用于治疗急慢性痢疾[48]、美尼尔氏综合征[49]、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50]等疾病,对紫外辐射引起的细胞损伤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51]。经临床验证仙鹤草对各种乏力性疾病具有改善作用[52],仙鹤草的50%乙醇提取液对尿酸诱发痛风痛疼模型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53]。最新报道指出仙鹤草和五倍子提取物混合使用具有强的抗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54]。

基于此,对以仙鹤草作为君药的中药复方复方仙鹤草肠炎方进行了药效学评价,该方目前收载与2015版《中国药典》,多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具有多年的临床使用经验。叶天利等[55]将96例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整肠生胶囊组和仙鹤草肠炎组各48例) 进行治疗后,复方仙鹤草肠炎胶囊组的治愈率达75%,而整肠生胶囊组的治愈率为16.67%,表明复方仙鹤草肠炎胶囊治疗效果显著。另有研究[56]探究了复方仙鹤草肠炎片对慢性肠炎的临床作用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为76.2%,而对照组的治愈率仅为21.43%。以上研究表明,复方仙鹤草肠炎方治疗肠炎效果显著,但关于其活性物质和药理机制仍不明确,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试验对复方仙鹤草肠炎方中的化合物进行了体、内外表征,对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进行了药效学评价,并探究了其抗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复方仙鹤草肠炎方中活性成分丰富,可通过调控炎症相关巨噬细胞的极化有效改善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

3 结语

仙鹤草野生资源丰富且分布较广,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通过文献汇总发现,仙鹤草提取物中有黄酮类、酚类、异香豆素类、五环三萜类、有机酸类和挥发油类等多种化合物,在抗炎、抗肿瘤、抗氧化、抗菌、驱虫、抗乙酰胆碱酯酶、糖尿病和妇科疾病的治疗领域具有确切的药理作用。目前对仙鹤草的研究多集中在地上部分或全草,缺少对花、叶、根、茎的单独研究和比对,未能进一步推断其发挥药效的活性部位。多种成分多个作用靶点是中药发挥治疗作用的一大特点,但成分的复杂和靶点的多样性也为明确其药理作用机制增添了难度,仙鹤草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究和明确,通过对仙鹤草中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总结,为开发仙鹤草潜在的药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仙鹤草水提物类化合物
仙鹤草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手性磷酰胺类化合物不对称催化合成α-芳基丙醇类化合物
麻疯树叶中3个新的糖苷类化合物
不同土壤对仙鹤草愈伤组织增长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1,3,4-噻二唑取代的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体外抗真菌活性
湖北海棠水提物减轻乌头对心脏毒性的研究
大蒜水提物抑菌作用的研究
五味子水提物抑菌活性的研究
SPE-UHPLC-DAD法测定植物油微量酚酸类化合物的方法研究
重用仙鹤草治眩晕